雨中笠翁图书馆更多精彩请您欣赏 谈近体诗“孤平”的拗救 我们在创作近体诗作品的时候,有时为了不破坏诗意,常常会遇到难以避免的“孤平”问题,那就必须进行拗救。拗救的办法一般有三种:
一、孤平当句拗救:
办法是将五言的第三字、七言的第五字改仄成平。如:
格式:
1) 平平仄仄平 拗救 仄平平仄平
例:李白《夜宿山寺》:“恐惊天上人。”
2) 仄仄平平仄仄平 拗救 仄仄仄平平仄平
例:杜甫《至后》:“远在剑南思洛阳。”
3)仄仄平平仄仄平 拗救 平仄仄平平仄平
例:王昌龄《浣纱女》:“江上女儿全胜花。”
二、变格对句拗救:
用对句第三字的平声来补救出句,第四字(或三、四两字)的仄声。如:
格式:
1) 出句 仄仄平平仄 变格 仄仄平仄仄
结句 平平仄仄平 拗救 平平平仄平
例:白居易《赋得古草原离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 出句 平平仄仄平平仄 变格 平平仄仄平仄仄
结句 仄仄平平仄仄平 拗救 仄仄平平平仄平
例:黄庭坚《次韵裴仲谋同年》:“舞阳去叶才百里,贱子与公俱少年。”
3) 出句 仄仄平平仄 变格 仄仄仄仄仄
结句 平平仄仄平 拗救 平平平仄平
例:李商隐《登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4) 出句 平平仄仄平平仄 变格 仄平仄仄仄仄仄
结句 仄仄平平仄仄平 拗救 平仄仄平平仄平
例:陆游《夜泊水村》:“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三、一字双救:
用对句第三字的平声,既补救本句第一字的仄声同时补救出句第四字(或三、四两字)的仄声。如:
格式:
1) 出句 仄仄平平仄 变格 仄仄平仄仄
结句 平平仄仄平 拗救 仄平平仄平
例:刘敞《秋晴西楼》:“木落山觉瘦,雨晴天似高。”

2) 出句 仄仄平平仄 变格 平仄平仄仄
结句 平平仄仄平 拗救 仄平平仄平
例:王维《归嵩山作》:“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3) 出句 平平仄仄平平仄 变格 仄平仄仄仄仄仄
结句 仄仄平平仄仄平 拗救 平仄仄平平仄平
例:方乐《梦寻梅》:“马蹄践雪六七里,山嘴有梅三四花。”
以上这些拗救方法,都是前人经过长期的探索、总结出来的。只要我们能够熟练地掌握运用它,我们的创作就会得心应手。
(本篇资料来自中国文联出版社《快速写诗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