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许多读书人并不知道中国古代有一部最神奇最灵验的预言诗《梅花诗》
宋诗《梅花诗》是宋朝诗人邵雍的一首奇特的谶语预言诗,因为预测的朝代十分应验,到了清朝就被统治者严禁刊印。
邵雍,字尧夫(公元1011年-1077年),北宋哲学家、理学家、易学家、诗人。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合称“北宋五子”。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虽是儒学大师,但一生受道家《庄子》和《列子》的影响较深,并以道家易学结合儒家易学,形成独特的《周易》观,为两宋理学实际上的奠基人。
《梅花诗》是邵雍根据易象易数法推演成书的一部推测国运的谶语诗作,历来解读的人很多。由于从北宋到清朝这几个阶段都预测得非常准,此诗被誉为中华千古预言。而从民国时期的预测就各有各的解读了,没有一个统一的版本。下面是我对《梅花诗》的扼要解读:
《梅花诗》十首·北宋·邵雍
第一首 北宋
【预言北宋兴衰:以靖康事变为中心的北宋史事】
荡荡天门万古开,几人归去几人来;
山河虽好非完璧,不信黄金是祸胎。
第二首 南宋
【预言南宋兴灭:以崖山之役为核心的南宋史事】

湖山一梦事全非,再见云龙向北飞;
三百年来终一日,长天碧水叹弥弥。
第三首 元朝
【预言蒙元兴落:以忽必烈大哉乾元立国的元朝史事】
天地相乘数一原,忽逢甲子又兴元;
年华二八乾坤改,看尽残花总不言。
第四首 明朝
【预言明朝兴废:以朱元璋一统中原之举的明朝史事】
毕竟英雄起布衣,朱门不是旧黄畿;
飞来燕子寻常事,开到李花春已非。
第五首 清朝
【预言满清兴亡:以多尔衮入关为标志的清朝史事】
胡儿骑马走长安,开辟中原海境宽;
洪水乍平洪水起,清光宜向汉中看。
第六首 民国(北京)
【预言民国北朝:以袁世凯暨北洋军阀时期为主题的史事】
汉天一白汉江秋,憔悴黄花总带愁;
吉曜半升箕斗隐,金乌起灭海山头。
第七首 民国(南京)
【预言民国南朝:以蒋介石及抗战内战时期为主题的史事】
云雾苍茫各一天,可怜西北起烽烟;
东来暴客西来盗,还有胡儿在眼前。
第八首 共和国时期
【预言共和国:以毛的文ge及小平改ge为主题的史事】
如棋世事局初残,共济和衷却大难;
豹死犹留皮一袭,最佳秋色在长安。
第九首 民.主法制时期
【预言民.主法制建设时期:以人类共同价值观为宗旨的潮流趋势】
火龙蛰起燕门秋,原壁应难赵氏收;
一院奇花春有主,连宵风雨不须愁。
第十首 统一国家
【预言统一主权国家:以四海归一华夏主体为目标的中国梦】
数点梅花天地春,欲将剥复问前因;
寰中自有承平日,四海为家孰主宾。
如果逐字逐句展开分析,又要成为长篇大论,那就冲淡了这十首诗的精彩意境。
这里只举几个例句作个简单的解析:比如第二首“湖山一梦事全非”,是指南宋建都临安,在西湖边上,依山傍湖,而皇帝终日沉迷于荒淫醉梦之中;“长天碧水叹弥弥”,是指宋元最后一战崖山之役时所上演的最悲壮的一幕。又如第三首“忽逢甲子又兴元”,暗指忽必烈建立元朝;“看尽残花总不言”,暗喻元顺帝时宦官扑不花扣压危机险情以至元朝衰败退出中原之事。
再如第五首“胡儿骑马走长安”,是指清军入关,长安意为明朝国都北京长安街,代指中华;“洪水乍平洪水起”,第一个洪水是指领清军入关的洪承畴,第二个洪水是指太平天国的洪秀全。
第六首“汉天一白汉江秋”,意指在秋天兴起的武昌起义导致民国的诞生;“憔悴黄花总带愁”,是指虽然民国建立了,但是要么袁世凯称帝,要么张勋复辟帝制,因而愧对黄花岗烈士。
第七首“东来暴客西来盗”,暗喻东部地区的暴力武装和西部地区的苏联势力;“还有胡儿在眼前”,代指日本鬼子侵略中国。其它句子不作过多解释,只有自己领悟。北宋哲学家、诗人邵雍,因为一组千古预言《梅花诗》,从而成为伟大的预言家、卓越的易学家和杰出的诗人。
*作者:易道禅,诗人、作家、自由撰稿人。出版有诗歌、散文、小说、专著等多部作品。鱼羊秘史原创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