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任继学自拟验方——中风方
①理气反正汤
处方:珍珠母5g,沉香3g,乌药2g,白蒺藜5g,佛手5g,丹参5g,桑枝10g,青皮3g,胆星15g,郁金3g,水煎服。
主治:中风病(理气)。
②醒脑通脉散
处方:血竭15g,藏红花20g,葛根30g,三七25g,麝香15g,牛黄25g,珍珠5g,白花蛇10g,玳瑁20g,胆星15g,川芎15g,白薇10g,共为细面,每服15g,1日3次,生黄芪15g,丹参5g,水煎后,冲散送下。
主治:中风病(化瘀)。
简评:出息入息 清静无为
“嵇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苏东坡大学士的禅诗,写的却是中医健康的真谛!
书上说:风为诸邪之首!上了岁数的人,最怕中风这个病。因为一旦中风,语言、肢体都将受到限制,人不能正常行动,基本生活质量都无法保障,实在不是件容易消受的事儿。
更为严重的是,中风后遗症不易痊愈,多数患者到老都不能康复,严重者会卧床多年。
举一个例子吧:我有一个王性的朋友,为人敦厚,侍母至孝。他的老母亲五十多岁罹患中风,卧床十九年后,撒手人寰。在这十九年里,我这位仁兄夫妇每日为其母亲擦洗按摩身体,老人十九年卧床期间,身上没有生过一个褥疮,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这要放到一般家庭之中恐怕就不会这么乐观了,十九年哪,久病床前无孝子啊!我给好多朋友都讲过这个事情,如果重写《孝经》,我这位仁兄就应该是第二十五孝!
这一个发生在我身边的真人真事,让很多朋友感动之余,更多的则是不寒而栗!换成自己会怎样?不管是卧床十九年老母亲的角色,还是王兄夫妇的角色,没有人愿意选择,甚至没有人敢想。中风后遗症带给现在家庭的将是无尽的痛苦。
可是中风这个病,并没有因为我们的恐惧而远离,恰恰相反,生活条件越好吧,发病率还越高,避无可避,防不胜防!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书上说过的。可是在现实中却为什么用不上啊?

诚然,趋吉避凶是每个人的良好愿望,更是每个人应有的权利。“风性善入,无孔不入”,如何避法呢?
苏大学士的“端坐紫金莲”的修持办法,是否有道理呢?如何做到“八风吹不动”呢?
《经》上说:“风者,百病之始也,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此因时之序也。”这一个清净的法门,是几千年来,人类孜孜以求的最高境界。儒释道法墨,百家思想,虽各有所主,然而对生命的研究莫不归于清净二字。
清静,即可“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现在好多朋友,在追求清净的路上可谓虔诚!各种皈依、坐床的闹剧屡屡上演,大有蔓延之势。以为找到了蒲团,打得了坐,就算是得了清静法门,就可以了脱得了生死,真是可悲可叹。大家可曾听过“空门不空、身外无法”的说法呢?
清静,不是思想上的。我们现在所理解的清静是神识上的,不是客观上的。就好比苏大学士一样,被佛印禅师回了“放屁”二字,就坐不住了,急忙走下金莲,去找“和尚”理论。未曾想这“秃驴”着实可恨,居然嘲笑大学士“八风吹不动,一屁打过江”,大学士来之不易的清静修为,就这样毁在了一个刁钻的和尚手里,可悲可叹。所以像我们这些凡夫俗子,还是远离这些个和尚道爷的好,以免被忽悠!
清静,在去年的文章里我就总结过:气血循行无碍为清,六神行处如常为静。气血循行无碍,是六神行处如常的体,六神行处如常是气血循行无碍的用,这个体用关系是不能颠倒的,否则,即使有苏大学士的文凭,也一样抵不住“屁大”的打击,更何况大风苛毒呢?
大家这会儿可能该有气了,说了这么多,清净之法如何?简单的很,就一句话:放下思想,腹式呼吸!
大家注意了,我说的放下思想可不是要大家去搞什么意识上的清静,是让大家不要乱加主观意念,只要认真观察腹式呼吸就可以了。思想上的问题,思绪上的问题,听之任之,不要去理,就做到了。时间一长,妙用无穷。不想被老和尚奚落的朋友们可以用我这个法则试试了!最后送大家一首养生打油:“有事别摸和尚庙,烦心莫敲道士门。常将出息观入息,便是百年长寿人。”
侵权必究,转载本文须注明:
来源:儒风大家(微信:rufengdajia)
爱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