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的林达光教授与宋庆龄本没有亲戚关系。但是,在宋庆龄的追悼会上,他跟他夫人陈恕却站在家属队伍里。原来,陈恕的父亲陈健安跟宋庆龄的弟弟宋子文情同手足。林达光第一次拜见宋庆龄拿的就是岳父大人的介绍信。林达光的二嫂孙穗英又是孙中山的孙女。正因为这两层关系,他便成了宋庆龄的亲属。
林达光(左四)为宋庆龄守灵
1950年,林达光在上海第一次见到宋庆龄。打这以后,他与宋庆龄保持了三十年的书信联系和交往。通过他和陈恕合著的回忆录,我们也可以进一步了解宋庆龄,尤其时文革那段时期的宋庆龄。
与林达光通信,宋庆龄落款都是自己的名字,最多加上“夫人”二字,但自1966年林达光大儿子林凯出车祸意外身亡之后,宋庆龄便改称“阿姨”。在这封首次以“阿姨”落款的安慰信里,宋庆龄写道:“我多么希望能在你们身边尽微薄之力。在这悲伤的时候,寄上我诚挚的爱。”
林达光夫妇陪同父亲及继母拜访宋庆龄
如按林达光二嫂的辈分论,宋庆龄应该是林达光的奶奶,但她又与林达光的岳父平辈。宋庆龄选择以“阿姨”相称,既拉近了她跟林达光夫妇的距离,让他们在悲伤之际感到一丝的慰藉,同时又不希望让人觉得她已经很老了,尽管那一年她七十有四了。
文革开始后,宋庆龄虽然没有直接受到冲击,但她父母的坟地被毁,石碑被砸。她写信给周恩来,请求中央保护其亲人的坟墓。不过,在1966年10月2日写给林达光的信中,她未提此事,但谈到她当时的处境。她写道:“我家附近发生的斗争确实让我昼夜不安,因为实在受不了那些尖叫和喧嚣声……我现在一精疲力尽……”于是,她萌生出回上海的念头。在1967年3月10日的信中,她告诉林达光:“这里的风暴很可怕。我在此已住了18个月,很希望回老家(上海)。但那里的形势加倍紧张,有人劝我暂时留下……”
周恩来与宋庆龄
劝他留下的应该就是周恩来。民主人士章士钊被抄家后写信给毛泽东,毛泽东批示:“送总理酌处,应当予以保护。”于是,周恩来开出了一份应予以保护的民主派人士的名单,头一个就是宋庆龄。周恩来又多次出面做红卫兵的工作,劝阻他们不要到宋庆龄家里去贴大字报。他说:“宋庆龄是孙中山的夫人。孙中山的功绩,毛主席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就肯定了的。我们应该尊重她,不能因为她妹妹是蒋介石的妻子就要打到她。”

1966年恰好是孙中山诞辰一百周年。在周恩来的指示下,人民出版社重印《孙中山选集》,并请宋庆龄题写书名。周恩来这么做就是昭告天下,宋庆龄没有被打到。。周恩来又责成上海修复了宋庆龄双亲的坟墓。不过,修复后的墓碑上“立碑人”只保留了宋庆龄一个人的名字,她兄弟姐妹的名字全都被删除了。
宋庆龄题赠的《孙中山选集》
宋庆龄在给林达光的信里也说到周恩来的处境。她写道:“总理没有时间休息,总是和8百万来串联交流的一组组红卫兵谈话,给予劝告。他把整个办公室让给5千名红卫兵当宿舍,每顿饭都和他们一起吃窝窝头,红卫兵对他真是又惊讶又佩服。总理成了他们的顾问,即使在半夜也随叫随到。”
在1969年10月15日的信中,宋庆龄又一次提起回上海的事。她写道:“总理忙得不可开交。他答应在我回老家前四、五天内来看我,我都已4年多没回去了,但到目前为止他还不能来……”周恩来与宋庆龄应该有个约定。如果总理没去看她,她就不能擅自搬回上海。周恩来之所以拖了那么长的时间没去看宋庆龄,或许想以“拖”来挽留宋庆龄。上海是文革派的大本营。宋庆龄真要回上海了,周恩来很可能就保护不了她了。要萧陶说,这样的“失信”,其实是为了保护宋庆龄。
那一年,宋庆龄唯一的表妹忍受不了迫害,从宋庆龄上海寓所对面的公寓跳楼自杀。在给林达光的信里,宋庆龄依然为表妹的死感到忿忿不平。她写道:“她从没做过任何事该遭到这种折磨。她被赶出自家大门,并抄走所有的家当后,他们还不让她到我家避难。我常在梦中见到她,想到她所受的磨难……”
宋庆龄表妹在上海自杀,周恩来当然会知道。这么一来,他就更不会让宋庆龄搬回上海居住了。
(萧陶原创,部分资料及图片来源于林达光和陈恕合著的回忆录。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