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性德词全集(一)
文.纳蓝性德/校.如梦/转录.老兵
纳兰性德,清顺治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1655年1月19日)诞生于北京。本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娶两广总督尚书卢兴祖之女为正妻,二人恩爱情笃,但成婚只三年,卢氏亡于难产,这对纳兰是一沉重创痛,令其伤情彻骨,从此其词风也为之一变,所谓“悼亡之吟不少,知己之恨尤深。”几乎是无词不泪。清康熙二十四年五月晦已丑(1685年7月1日),纳兰以三十一岁少壮之年,因“寒疾”而殁。纳兰被称为清初“满洲第一词人”,其词向以长愁伤感闻名,人称“哀感顽艳”;其创作独具纯情锐感,不假工力,直指本心,王国维誉其“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纳兰词笺注?前言》中将其词艺术成就总括为“真纯、自然、深婉、凄美”八字。
纳兰一生著《通志堂集》二十卷之多,其中赋一卷,诗、词各四卷,经解序三卷,文二卷,《渌水亭杂识》四卷(另有附录二卷)。又有《词林正略》(惜其未传),有考订、编辑之《大易集义粹言》八十卷,有《陈氏礼记集说补正》三十八卷,又与顾贞观合作编选《今词初集》、《名家绝句钞》、《全唐诗选》等书。纳兰之词其生前即有刻本问世,,产生过“家家争唱《饮水词》”,“传写遍于村校邮壁”之轰动效应。
可惜其年事不永,即如陈聂恒于《答秋田书》中所云:“吾友容若,其门地才华直越晏小山而上之,欲尽招海内词人,毕出其奇远。方骎骎渐有应者而天夺之年,未几辄风流云散。”这未始不是词史上之一大憾事。
志怀高远,才华横溢,却“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
1.梦江南
昏鸦尽,小立恨因谁?急雪乍翻香阁絮,
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
2.菩萨蛮
萧萧几叶风兼雨,离人偏识长更苦。欹枕数秋天,
蟾蜍下早弦。夜寒惊被薄,泪与灯花落。
无处不伤心,轻尘在玉琴。
3.又
催花未歇花奴鼓,酒醒已见残红舞。不忍覆余觞,
临风泪数行。粉香看又别,空剩当时月。
月也异当时,凄清照鬓丝。 4.又
春云吹散湘帘雨,絮黏蝴蝶飞还住。人在玉楼中,
楼高四面风。柳烟丝一把,暝色笼鸳瓦。
休近小阑干,夕阳无限山。 5.菩萨蛮
隔花才歇帘纤雨,一声弹指浑无语。梁燕自双归,
长条脉脉垂。小屏山色远,妆薄铅华浅。
独自立瑶阶,透寒金缕鞋。
6.又
晶帘一片伤心白,云鬟香雾成遥隔。无语问添衣,
桐阴月已西。西风鸣络纬,不许愁人睡。
只是去年秋,如何泪欲流。
7.临江仙
点滴芭蕉心欲碎,声声催忆当初。欲眠还展旧时书。
鸳鸯小字,犹记手生疏。
倦眼乍低缃帙乱,重看一半模糊。
幽窗冷雨一灯孤。
料应情尽,还道有情无?
8.又
昨夜个人曾有约,严城玉漏三更。一钩新月几疏星。
夜阑犹未寝,人静鼠窥灯。
原是瞿唐风间阻,错教人恨无情。小阑干外寂无声。
几回肠断处,风动护花铃。
9.虞美人
春情只到梨花薄,片片催零落。夕阳何事近黄昏,
不道人间犹有未招魂。
银笺别梦当时句,密绾同心苣。为伊判作梦中人,
长向画图清夜唤真真。 10.又
曲阑深处重相见,匀泪偎人颤。凄凉别后两应同,
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半生已分孤眠过,山枕檀痕涴。忆来何事最销魂,
第一折技花样画罗裙。
11.又
银床淅沥青梧老,屧粉秋蛩扫。采香行处蹙连钱,
拾得翠翘何恨不能言。
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背灯和月就花阴,
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
12.又(秋夕信步)
愁痕满地无人省,露湿琅玕影。闲阶小立倍荒凉。
还剩旧时月色在潇湘。
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红笺向壁字模糊,
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
老兵转录制作

如梦校录,来自绝妙好词
07。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