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溪老街 屯溪珍眉

 

   屯溪珍眉简称"屯绿",是安徽屯溪一带所产炒青绿茶的总称。

    屯溪珍眉之所以品质优异,主要是由于它们产地有优越的自然环境。除具备一般茶区气候温 润,雨水充足,土质松疏等条件外,还具有山高谷深云雾多,溪涧遍布湿度大,林木茂盛水 土好等特点。黄山山脉绵延150多公里,高山峻岭,层峦叠嶂,新安江、青弋江、昌江三条 大河发源于此,千百条溪流纵横交错,四百多万亩山林保土保水,形成一个“晴时早晚遍地 雾,阴雨成天满山云”的蔽荫高湿的自然环境。茶树大多生长在海拔300—1000米之间山坡 上,天天处在云滋雾润之中,不受寒风烈日侵蚀,因而叶片肥厚,经久耐泡;再加上茶区遍 生香花,采茶季节正是山花烂漫之时,花香熏染,所以,屯溪绿茶显得特别清香。该茶条索紧密,匀正壮实,色泽绿润,冲泡后汤色绿明,香气清高,滋味浓厚醇和,是我国绿茶中的名品。“屯绿”属炒青类,屯绿毛茶又称“长炒青”。其做法起源于松罗匹茶的制法,品种有珍眉、贡熙、特针、雨茶、秀眉、绿片等6个花色18个不同级别,此外还可窖制茉莉、珠兰、玉兰、玳玳、桂花、玫瑰等花茶。“屯绿”在明万历年间(1573~1620)即在国际市场上首露头角,1913年已远销欧美各国。曾被誉为“首屈一指的好茶”、“绿色金子”。1920年屯溪有100多家茶商经营绿茶,有“屯溪船上客,前渡去装茶”之说。屯绿一直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品,畅销5大洲50多个国家和地区。
 
1、屯溪绿茶历史与现状
 

    《清史稿·地理志》称屯溪为“茶务都会”,徽州六县、浙西、赣北之绿茶也在此集散,故称“屯绿”,在国际茶市称屯溪茶(TwailayTea),“屯溪绿茶”是一个地域品牌,不是屯溪生产的绿茶产品的简称。.

    屯溪绿茶的制作,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此茶采制精细,鲜叶原料多为一芽二叶或三叶嫩梢,制作方法分炒青和烘青两种。炒青是将鲜嫩叶揉捻以后,在茶锅里炒制成茶,用这种方法制成的绿茶芬香馥郁,茶汁浓厚,汤色碧绿清新。烘青是鲜叶揉捻以后,在烘笼里用木炭烘制成茶。烘青的特点是颜色深厚,茶叶醇和,汤色明净。“屯溪绿茶”是黄山市大宗出口产品,是我国炒青中出类拔萃的品种。

    据《皖南茶叶概述》记载,太平天国时期(1851—1854),徽州的婺源东乡俞德和、俞德昌、胡源馨、金泰隆四家茶号,各精制眉茶千百箱不等,运往香港出售,获利优厚。光绪22年(1896),屯溪福和昌茶号改进精制技术,从眉茶中提取“抽心珍眉”,销往欧洲各国,一举蜚声世界。另一家茶号应当时俄国客商的需要制成“特贡”试销,也获得好评。

    早在清朝光绪年间,“屯绿”就誉满国内,并销往欧洲和美国。1949年以后,“屯溪绿茶”的生产销售进入了新的时期,品种不断创新,畅销五大洲80多个国家和地区,1981年和1985年,屯溪茶厂生产的特珍一级、珍眉一级荣获国家优质产品银质奖。1988年,由屯溪茶厂、霍山茶厂生产拼配的“安徽绿茶”——特珍特级和屯溪茶厂生产的特珍一级,在希腊雅典第27届世界优质食品评选会上获银质奖。

    自1980年代茶叶供过于求以来,屯绿产区产品结构发生变化,黄山毛峰等名优茶产销量剧增,高中档炒青毛茶减产。由于价格因素,目前高档炒青绿毛茶已经无有,屯绿出口茶多为低档货,且造假着色加糊等陈规陋习卷土重来,进一步陷入产品质量和价格的恶性循环。处于贫困线下的茶农生产低档炒青只是为了谋生;加工厂商降低质量是为了利润;出口商面对质量问题也无可奈何。如何走出困境,进一步调整产品结构,少生产或不生产外销绿茶,可能是一条不归之路。



2、采制工艺


    鲜叶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初展,选其芽壮叶肥,白毫茂密者,经摊放、杀青、揉捻、烘坯、锅炒、复烘等六道工序精制而成。

1.摊放:

    采回的芽叶必须经过精心拣剔,剔除不符要求的鱼叶、叶片及杂质等物。摊放1--2小时,表面水蒸发干净即可。2.杀青:要求高温杀青,杀匀杀透,青气消失、香气显露,才算达到杀青适度。杀青叶含水量都控制在60%左右。

(1)用6SST—30/40连续滚筒杀青机,每次利用杀青机作业前,必须较长时间的预热滚筒确保吸收足够热源。避免每次投叶产生筒壁及筒体尾部粘叶现象。预热必须启动滚筒运转,以防止筒体受热变形。

(2)当滚筒达到杀青温度时,即滚筒内空气温度达到110℃—120℃左右时,才能投叶作业。

(3)杀青时间的确定:将鲜叶或类似物质,从进料盘投入滚筒,测定排出滚筒的时间,可通过机架前端手轮丝杆机构改变滚筒倾角调控杀青时间长短,杀青时间根据不同名优茶、鲜叶嫩度、水分多少确定,以杀青适度为准,一般春茶为2分钟。

(4)每批鲜叶投叶结束后,约经一半杀青时间内,应脚踏出叶端机架、使滚筒急剧倾斜,快速排出杀青叶、防止焦叶、爆点。

3.揉捻:要求揉捻叶组织破碎程度为45至55%为适度;嫩叶要轻揉,老叶要重揉,嫩叶要冷揉,老叶要热揉。

屯溪老街 屯溪珍眉

锅温保持70℃左右,用单把揉的手法,将茶叶左右推揉成条,重力推揉,达到细胞破碎充分的目的,当达五成干时即可。

4.烘焙:分三次进行,第一次只烘至五成千,摊放1~2小时。第二次较低温焙至七、八成干,摊放6~12小时。第三次低温焙至足干。

5.锅炒:是形成茶独特品质的关键工序。其法是在保持锅温90℃左右时,每锅投叶量约1公斤,四指并扰,手掌张开,拇指朝上,小指向锅,运用腕力和臂力,双手将茶叶从锅底徐徐推向锅沿,当茶叶由上自由翻落时,双手捧茶轻轻搓捻,抖散结块,周而复始,当炒至六成干时,白毫显露出锅,再以焙笼文火烘干。

6.复烘。

3、条件     屯溪珍眉之所以品质优异,主要是由于它们产地有优越的自然环境。除具备一般茶区气候温润,雨水充足,土质松疏等条件外,还具有山高谷深云雾多,溪涧遍布湿度大,林木茂盛水土好等特点。黄山山脉绵延150多公里,高山峻岭,层峦叠嶂,新安江、青弋江、昌江三条大河发源于此,千百条溪流纵横交错,四百多万亩山林保土保水,形成一个“晴时早晚遍地雾,阴雨成天满山云”的蔽荫高湿的自然环境。茶树大多生长在海拔300—1000米之间山坡上,天天处在云滋雾润之中,不受寒风烈日侵蚀,因而叶片肥厚,经久耐泡;再加上茶区遍生香花,采茶季节正是山花烂漫之时,花香熏染,所以,屯溪绿茶显得特别清香。
 
4、产销

    珍眉是眉茶中的上品,是浙江的传统名茶,大部分县市都有出产,既内销又外销。精制眉茶的出口始于清代,现已成为主要的外销茶类,运销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销西、北非各国。出口眉茶包括特珍、珍眉、雨茶、贡熙、特针和秀眉等6个花色产品,均有严格的加工标准样和贸易标准样规定。特级珍品是眉茶中的高档产品,条索紧结有锋苗,色泽绿润起霜,香味浓醇,汤色明净,叶底黄绿嫩匀。全省眉茶一般年产量约5万吨,占全省茶叶总产量40%左右。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15351/578691348132.html

更多阅读

屯溪老街 屯溪老街到黄山风景区

结束了黄山一天的征程,疲惫不堪的我们傍晚来到屯溪老街。老街号称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充满徽州古民居建筑的,具有宋、明、清时代风格的步行街,位于黄山市府所在地屯溪区。经过一番折腾,我们在老街客栈安顿了下来,换下被雪水渗湿的衣服,休息

古镇 屯溪古镇_凡途知旅 黄山屯溪老街周围旅馆

屯溪古镇   屯溪古镇位于黄山市屯溪区中心地段,是指率水与横江汇合后,傍新安江而下的一片古街,被誉为活动着的“清明上河图”。是目前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具有宋、明、清时代建筑风格的步行商业街,西起老大桥,东至老街牌坊,全长l273米,

美食:茶叶的命名方式

茶叶的名字很多,排它个上千种是不成问题的,真正可以说是眼花缭乱。但是经一些学者分析研究,予以归类划分,却发现一些道道,颇有传神绘景之味,能够更好的理解茶叶、记忆茶名。   1.以茶叶的形状命名。六安瓜片,君山银针、洞庭碧螺春、珍

电石生产工艺流程简介 眉茶 眉茶-简介,眉茶-采制工艺

眉茶,英文名:Mee,属绿茶类珍品之一。外形条索紧结、匀整、灰绿起霜、油润、香高味浓。因其条索纤细如士女之秀眉而得名。眉茶起源于安徽、浙江、江西三省相联交界处的安徽省的休宁、屯溪、黟县、歙县,江西省的婺源和浙江省的淳安、建德

炒青绿茶和烘青绿茶 炒青、烘青、晒青和蒸青绿茶的相关绍

炒青、烘青、晒青和蒸青绿茶的相关绍――简介? 中国绿茶中,名品最多,不但香高味长,品质优异,且造型独特,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绿茶按其干燥和杀青方法的不同,一般分为炒青、烘青、晒青和蒸青绿茶。炒青、烘青、晒青和蒸青绿茶的相关

声明:《屯溪老街 屯溪珍眉》为网友后来呢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