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新闻·文学悦读》2015.6.29
风趣天成写性灵
——读《一海粟诗词》
作者:禾祥居士(鲍周义)

断断续续,边赏边学地读完《一海粟诗词》。期间,脑海中不断涌現,清新、柔美、阳光、正直、冲和、纯净等褒益之词,最后,我选择了自然二字。
自然,本真也!不虚伪,最诚挚。肺腑之言,心灵之声,天成妙趣,神工之美,最能让人震撼,令人心折。
“欲呼慈父泪沾衣,梦里承欢醒却违”、“欲挽飘魂无觅处,梦回冷月照清闱”,这是对父毌的怀念;“欲诉离愁终不语,浓情沏作一杯茶”,这是对家室的温馨;“唯冀风肩能担雨,纵生云翮也梳翎。红尘不慕浮华念,独慎孤标亦德馨”,这是对儿辈的寄盼;“恹对尘嚣棘草生,路遥水险倦调筝。——阴晴莫向高天问,一任江湖坦荡行”,这是对自己的鞭策!字里行间,充满着虔敬、挚爱、温情和自律。性灵之作也!
一海粟说,她崇尚袁枚的“自把新诗写性情”。此言不差。性情即性灵。性者,天生之质;灵者,天赋之敏。尚自然,崇真美,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凡事若不能发自于心,又岂有真字可语?《一海粟诗词》能博得众多诗友喜爱,就贵在真诚!
真诚者必忠信,不仅对亲人,更要对朋友。“露重青蝉意,风高儒子襟。云深天路远,留取少陵心”,是对朋友烦恼的安慰和理解;“为许痴心承囯粹,焉教孤影对荒堂。蛮笺叠叠高标韵,载得风流碧水长”,是对朋友成功的庆贺和赞赏;“一程山水入冰弦,点点诗心对月圆。阔步唐风承宋雨,也将玉魄化兰田”,是对朋友事业的支持和激励;这些诗句,多么温馨,多么诚恳,多么热烈,没有忠肝义胆,没有古道热肠,能如此看待朋友的心意吗?难怪在她的博客中,有那么多的诗友愿意向她倾诉自己的郁闷和苦恼。
我和一海粟仅限于网上之交,并不了解她的创作背景,无法深析。但仅从作品本身,便可看出她是一位正直、纯洁、坚韧、刚強的女子!不要以为她的诗风只有温婉、轻柔。事关家囯,她一样会发出金刚怒目,震聋发馈的呐喊!
她走进圆明园,写出了“焦土焚时思国耻,铁蹄踏处恨狼烟” 的愤慨;登上避暑山庄,便发出“犹見版图存旧志,分明国土损残桑。”、“倭冦铁蹄狂掠处,枉叹峰脊筑宫墙”的控诉;听到美日勾结图谋霸占我国钓鱼岛的消息,即发表“金陵沉血恨,冷月忆卢沟,”、“同袍同忾日,亮剑为完瓯”的声讨!这不是风花雪月的吟咏,更不是心平气和的低唱。这是怒吼,是誓言,是战斗!
家国情怀,乃中华志士千年传统,一海粟不会例外。袁枚是才子,可惜过早退隐《隨园》,过了60多年不问世事的悠闲生活。他的诗话流传百代,而他的诗作却只是萤光苔草。一海粟生活在一个讯息时代,出门能风弛电疾,在家亦能视闻天下,所以,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都在撞击着她的心扉。一些涉及家国民生的题材,骚坛之中,有人不敢写,有人不写,有人胡乱写,但一海粟却能大胆面对,直言相谏。“松窗卧听乡关雨,词笔常牵家国忧”,“挥墨春秋留逸响,系怀家国荐心声”,“瘦肩担得三春苦,堹耒耕来四季风”,诗言志,这就是她的创作心志。她,时刻都在关心着国家大事,民生安乐。所以,在轨策歪榖,腐臭冲天的岁月里,她斥问“贪腐豪奢何滥哉,世风浮靡问谁裁”?她担忧“人心不古堪生虑,民意难平实可哀”,她疾呼“黎庶蓬门苦温饱”,她希望“务把春光早喚回”!她的担忧,她的愤怒,她的期盼,不都是天下苍生的时代呼声吗?
袁枚有首《马嵬》绝句:“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虽然也有点悯民之意,但只不过是一篇读后感而已。一海粟则不然,她直接地面对现实,直呼时弊,听到温州动车追尾,得悉农民工岁末回乡困难,以及甘肃校车惨剧、毕节流浪儿惨死、雅安地震、北京暴雨等等消息,无不奋笔直抒,表达自己的哀思和愤懑。那声情,那言语,令人沉重,发人深省。
当然,诗词是艺术,是经过升华、提纯之后的情感,是“山还是山,水还是水”,的妙悟。创作,不论如何抽象,如何超越,徜若失去本真,也将会失去艺术的光泽。
性灵不是术艺,不靠学而靠养。所谓学养,应该理解为学和养的统合。学,就是要学知识,学术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养,是养心、养德,坚其根本。唯有认真攻读,苦心琢磨,将德智融为一体,使灵肉化成精气,作品方有精神!
一海粟诗风,高标、厚实、直扑、明快,让人一目了然,很贴近现代读者的阅读情趣。立高者声远,心正人志诚,《一海粟诗词》,必将获得更多读者的喜爱!
附录 楚江闲鹤吟长雅评: 居士此文,高屋建瓴,深刻把握海粟诗词的特色,全面而又重点突出,将海粟作品真实的家国情怀作了出自内心的赞赏和点评,是一篇不可多得的文论。居士自身之情怀也由此得以展示。
品读佳作,受益匪浅!风趣天成写性灵。 静轩斋主吟长雅评: 拜读禾祥先生千字诗评文论,感佩先生文学功底深厚,冰壶之心见诸笺底,读之既能使人了解海粟君的诗词特点,又能感受其民本神采与爱国情怀,足见禾祥先生友情虔挚,笔力独到,令人感受其诗评里洋溢“霜锷扬辉耀,冰壶濯晶莹”之光彩,也感受到一海粟君与禾祥先生共有之词赋性灵!钦佩之至。
海粟 2015.7.16于凭海轩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