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炎为什么不杀孙皓 孙皓为何敢对司马炎口出狂言?孙皓何来的底气

  孙皓是东吴的最后一位国君,在位之间做了许多坏事,东吴最后只能选择投降。孙皓和太子把泥巴涂了自己一头一脸,双手绑在背后,到洛阳的东门,跪求晋朝皇帝司马炎的召见。司马炎派出使者解开两人的绳索,亲自出大殿迎接,正式接受孙皓的投降。一套繁琐的仪式结束之后,孙皓登上大殿,拜见司马炎。司马炎指着大殿上的一个空位,说:“我设下这个座位等待你已经很久了。”司马炎说这句话,自然是胜利者的骄傲。司马炎当然有资格骄傲。在其父司马昭的手上,已经平定的蜀汉,天下二分。而司马炎即位不久,就废掉魏国最后一个皇帝曹奂,登基开国,建立晋朝。而之后十来年,就一统天下。昔日的敌国君主,如今却跪倒在自己的脚下。

  按照常理,孙皓听到了这番话,应该是羞愧难当才是。可是,孙皓没有,他昂着头,大声说:“我在南方,也设下一个座位,等待陛下很久了。”群臣大惊失色。这是什么意思呢?威胁司马炎自己也想着抓到司马炎吗?就算是昔日有这样的雄心壮志,可是如今却已经沦落为阶下囚。司马炎一怒之下,孙皓以及许多的嫔妃大臣,就有可能人头落地呢!孙皓为什么这么牛?一旁司马炎的宠臣贾充看不惯了。贾充说:“听说你在南方经常挖人眼珠,剥人的面皮,有没有这样的事情呢?”贾充的意思很明白,你孙皓就是一个暴君,正因为你的残暴,才丢掉了江东大好河山,才会落到国破成囚的地步。今天在大殿上,还狂言什么!可是,孙皓一句话铲回来,把贾充咽得半死。孙皓说:“是啊,我是经常这么干。做人臣子的,却谋杀他的君王,对待那些对君王不忠的,就要用这种刑罚来对待。”贾充一听,羞愧难当。

司马炎为什么不杀孙皓 孙皓为何敢对司马炎口出狂言?孙皓何来的底气

  当年,魏帝曹髦不满司马昭专权,率领几百太监、卫士,就想要去杀掉司马昭。贾充听闻,紧急调派成济率领军队前去阻挡,最后杀掉了曹髦。可以说,天下人都知道贾充谋杀君王这件事情。虽然贾充很有权势,但是在历史上,却注定要成为弑君的奸佞。那么,孙皓为何口出狂言,犹如疯狗一般,见谁咬谁呢?原来,这并非是孙皓多么有骨气,就算是被俘虏,也要保持什么君王的节操,而是孙皓做皇帝多年,专横已久。在东吴,就算是宰相也不敢顶撞一句,无论是你这个人出身如何,权势如何,只要触怒了孙皓,孙皓就要把你剥皮抽筋。孙皓此人,不知道如何当一个好皇帝,可是却无师自通,成为一个三国最坏的皇帝。就连当初推举孙皓担任皇帝的丞相、将军,也在孙皓即位不久,一言不合,就被孙皓杀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16851/60176234650.html

更多阅读

司马迁为什么不喜欢卫青霍去病 卫青与霍去病的关系

读《史记》,特别是《卫将军骠骑列传》都会有一种感觉:本朝将军卫青、霍去病与匈奴作战战功显赫,威震天下,但司马迁不喜欢、甚至可以说是厌恶他们,这是为什么呢?我想做一些探讨。首先,司马迁是个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文人,“文主战武主和”思

司马昭为什么不称帝 司马昭

  司马昭字子上,河内温人(今河南温县)。司马懿次子。昭随父抗蜀,多有军识。景初二年,封新城乡侯。正始初,迁洛阳典农中郎将。曹髦时,继兄司马师为大将军。专揽国政,阴谋代魏。甘露五年,杀魏帝曹髦,另立曹奂为帝。景元四年,分兵谴钟会、邓艾、

司马氏篡魏杀尽曹 司马氏何以能击败孙刘曹统一中国?

 三国末期不能被看作是“世无英雄,使庶子成名”的时代。公元280年,三国归晋。司马氏何以能击败孙刘曹统一中国?有此结局,固有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在其中,但司马懿教子有方,而孙刘曹后继无能人恐怕才是主因。 司马懿世家豪族出身,早年在

声明:《司马炎为什么不杀孙皓 孙皓为何敢对司马炎口出狂言?孙皓何来的底气》为网友清白小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