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虎(南京工程学院)教授主要论文索引
数字继电保护系统中CAN总线通信的实现《微计算机信息》(2007/02)西二楼科技期刊阅览室TP36/1] 摘要:介绍了CAN总线的介质访问方法与技术特点,分析了CAN总线在数字继电保护系统中的应用可行性和所传送数据流的性质,给出了DSP的McBSP(多通道缓冲串行接口)与CAN控制器接口的硬件配置方案和软件设计流程。
基于双同步坐标的无刷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最大风能追踪控制《电网技术》(2007/03)[西二楼科技期刊阅览室TM7/5]
摘要:建立了包含风力机、齿轮变速箱和无刷双馈电机的无刷双馈风力发电系统整体模型。从转子在参考坐标下的d-q模型出发,研究了基于双同步坐标的无刷双馈电机的数学模型。根据无刷双馈电机的特性,采用磁链定向的矢量变换控制技术设计了一种新型功率控制系统。该系统通过控制发电机的控制绕组进行交流励磁,进而实现变速恒频发电机的有功、无功解耦控制,并最终实现了捕获最大风能的高效性和有效性。
利用摇摆曲线分析多机振荡《现代电力》(2007/01)[西二楼科技期刊阅览室TM7/6]
摘要:互联多机系统的机电振荡是制约系统稳定运行的一个重要瓶颈,利用摇摆曲线直接提取振荡信息已得到广泛重视。在多机系统中,提取系统振荡信息需要确定在什么曲线上提取。应用EEAC的分群理论把多机系统分成互补的两群,可以显示主导振荡模式的中心位置。EEAC等值机解决了曲线选择的问题,可以提取主导振荡信息。通过改进的多机Prony算法直接对多机曲线进行信息提取,可以更多地反映系统的振荡信息,并且各机组的振荡模态能够显示该机组对振荡模式的参与程度。通过对三机的小系统和华东-福建联网的大系统进行算例仿真可以看出,两种方法都可以提取出弱阻尼或负阻尼的振荡信息。EEAC曲线可以突出主导模式,多机Prony算法可以显示更多振荡模式及其模态。
基于总线耦合器的变电站监控系统设计《微计算机信息》(2007/13)[西二楼科技期刊阅览室TP36/1]
摘要:详细阐述了基于软PLC软件TwinCAT和Beckhoff总线耦合器的变电站监控系统的实现方案,描述了系统的硬软件配置及主要技术特点,介绍了软PLC技术的有关概念并描述了软PLC的实现。经过实践证明,基于总线耦合器的变电站监控系统提高了供配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且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强,组态灵活,应用前景非常广泛。
利用WinSock控件实现变电站之间的网络通信《南京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1)
摘要:提出了在变电站通信网络中使用WinSock控件进行报文发送,实现了变电站网络中点对点的数据通信,将实时数据转换成文本文件供后台监控调用,并介绍了编程技巧.
汽轮发电机组励磁系统参数辨识《南京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2)
摘要:通过对典型的励磁系统进行分析,确定其模型机构和需要辨识的具体参数,进行汽轮同步发电机组励磁系统参数可辨识性研究,得出在该模型下,通过设置合适的观测点,励磁系统的参数可唯一辨识的结论.以误差平方和最小为目标函数,采用进化策略法进行参数辨识,确定该模型结构下,励磁系统的各项具体参数.算例进一步验证能有效地辨识出励磁系统的参数.为汽轮同步发电机组励磁系统参数的辨识奠定了理论依据.
大型风力发电场等值建模研究综述《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01)
摘要:着重介绍了大型风电场等值建模的主要特点和发展过程,并对动态等值模型和稳态等值模型进行了分析比较,同时对当今研究的关键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
数字继电保护系统中CAN总线通信的实现《微计算机信息》(2006/20)[西二楼科技期刊阅览室TP36/1] 摘要:介绍了CAN总线的介质访问方法与技术特点,分析了CAN总线在数字继电保护系统中的应用可行性和所传送数据流的性质,给出了DSP的McBSP(多通道缓冲串行接口)与CAN控制器接口的硬件配置方案和软件设计流程。
汽轮同步发电机组的机械参数辨识《汽轮机技术》(2006/04)[西二楼科技期刊阅览室TK36/1]
摘要:以配有功频电液调节系统为例,选取特定的数学模型,进行汽轮同步发电机组机械参数可辨识性分析,得出可唯一辨识的结论,采用进化策略法进行参数辨识,算例验证能有效地辨识出机械参数,为汽轮同步发电机组机械参数的辨识奠定了理论基础。
基于CS8900的新型数字继电保护装置研制《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06/06)[西二楼科技期刊阅览室TN-19/1]
摘要:根据网络化、平台化对数字继电保护装置的要求,提出基于通信方式(嵌入式以太网、CAN总线)的数字保护装置设计方案。利用DSP和MPU构建出数字保护装置的硬件结构体系,并详细介绍了数据采集与计算子系统、逻辑和通信处理子系统、人机接口子系统、输入和输出子系统等,分析了各插件的电路结构和实现功能,完成的样机通过了保护功能和抗干扰电磁兼容性测试。
汽轮发电机组的调速系统参数辨识《电力自动化设备》(2006/12)[西二楼科技期刊阅览室TM76/1]
摘要:调速系统是汽轮发电机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准确建模,有利于提高汽轮发电机组的运行和控制水平。分析汽轮发电机组典型的调速系统,确定其模型结构和需要辨识的具体参数,进行调速系统参数可辨识性理论研究。得出在该模型下,通过设置合适的观测点,可唯一辨识调速系统量测环节的放大倍数、伺服机构时间常数、蒸汽容积效应的时间常数等参数。算例表明,利用可控量电磁转矩作为输入、可观量转子转速和汽门开度作为输出,以误差平方和倒数为目标函数,采用进化策略法进行参数辨识,能有效地辨识出调速系统的参数,并且具有唯一性。
嵌入式以太网技术在数字继电保护平台上的实现《电力自动化设备》(2006/11)[西二楼科技期刊阅览室TM76/1]
摘要:介绍了基于嵌入式以太网的数字继电保护平台结构,分析了以太网介质访问的特点,讨论了嵌入式以太网在数字保护平台中的应用可行性,围绕通信的实时性提出了几种设计方案,具体包括应用令牌传送协议、应用交换式HUB、改变网络拓扑结构和提高以太网的通信速率等,从继电保护需传送数据具有的特点考虑,兼顾技术和成本的综合比较,最终选择采用令牌传送协议的通信方案,并给出了用以太网控制器CS8900实现以太网通信的硬件设计方案和软件设计流程。
同步坐标下的无刷双馈风力发电机控制系统《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06)
摘要:从转子参考轴d-q模型出发,研究同步坐标下的无刷双馈电机(BDFM)的数学模型,根据BDFM的特性,采用磁链定向的矢量变换控制技术,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功率控制系统。该系统通过控制发电机的控制绕组进行交流励磁,实现变速恒频发电机有功、无功的解耦控制。同时,考虑到电机结构的复杂性以及电机参数随环境的可改变性,对功率环采用模糊控制,可以更好地增强系统的鲁棒性,从而实现最大风能捕获和高效发电运行。计算机仿真结果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以“用”为本 以“特”兴校——对工程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与发展的新思考《中国大学教学》(2006/12)[西三楼社科期刊阅览室G64/8]
教学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理念及其路径选择《中国大学教学》(2005/02)[西五楼过刊阅览室G64/8]
李氏指数及其在电力系统暂态信号分析中的仿真应用《电力自动化设备》(2005/03)[西五楼过刊阅览室TM76/1]

大型风电机组和电力系统联网及相关问题《现代电力》(2005/05)[西五楼过刊阅览室TM7/6]
电力电子技术在风力发电中的应用综述《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2005/04)
大型风力发电场等值建模研究关键问题分析《电气应用》(2005/12)[西五楼过看阅览室TM/6]
大型双馈风机稳态运行特性的仿真研究《电力自动化设备》(2005/12)[西五楼过刊阅览室TM76/1]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定位研究《中国大学教学》(2004/05)[西五楼过刊阅览室TM/6]
自动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实践《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4/09)[西五楼过刊阅览室G43/7]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