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文公谲而不正 孔子为什么说晋文公“诡而不正”?

 孔子这样评价春秋时期的两位霸主,他说:“齐桓公正而不诡,晋文公诡而不正。”
    怎么讲呢,在孔夫子看来,齐桓公还是比较正派的,不怎么狡猾。而晋文公虽然看起来彬彬有礼,道貌岸然,但实际上,他这个人诡诈的要不得。
    
晋文公谲而不正 孔子为什么说晋文公“诡而不正”?
    话说晋文公拜先轸为元帅,从晋国出发,去援救宋国时,先打败了卫国,卫成公撒腿就跑到山里去了。接着,晋文公又围住了曹国。
    曹共公慌了,马上召集群臣问计。
    大夫僖负羁说:“晋公这次打到我们曹国来,完全是因为上次您不尊重他,偷看他洗澡,与他结了怨,他的怒气还没消,所以我们不能来硬的。臣愿意出使晋营,向他谢罪请和,可以救一国百姓之难。”
    僖负羁满怀信心,自认为他有这个面子。因为上次他曾经暗暗结交过落魄时期的晋公重耳。
    曹共公还在犹豫,你有这个把握吗?重耳是个睚眦必报的人,未必好说话呀。
    这时,另一个大夫于朗站起来大喝一声道:“主公,僖负羁是汉奸!卖国贼!他以前曾经偷偷结交过重耳,千万不能听他的,他这一去,定是卖国之计!”
    曹共公糊涂了,那怎么办呢?
    于朗就高调说道:“杀了他!为曹国人民除害,这样的汉奸,杀一个少一个!”
    曹共公摇了摇头:“负羁虽然不忠,但看在他世代忠良的份上,死罪可免,那就罢了他的官职吧。”
    僖负羁本来还准备去说退晋兵的,不料却被曹共公罢了官,也就只好谢了恩,出朝为民去了。
    出于好意,竟然丢了官,这僖负羁可真算得上是无妄之灾了。
    
    不久,晋文公、先轸攻城来了。
    经过几个回合的较量,小小的曹国哪里是他们的对手,不仅损兵折将,连祖坟也都被他们挖了。
    曹国一直期待着楚国来救他们,但最终没有等到。
    实在抗不下去了。曹共公没奈何,只好脱光了衣服,牵着一只羊子,推了一个大棺材车,在诸大夫披麻戴孝的陪同下,出城向晋文公重耳投降,跪在地上,磕头认输。
    裸身,表示愿意为奴(成为晋国的附庸);
    羊子,表示像绵羊一样顺从乖巧;
    棺材,是留给自己的,表示如果晋文公不肯原谅的话,就杀了他,让诸大夫们收尸。
    重耳总算出了一口胸中的恶气,他也在慢慢欣赏了他的肋条之后,就把他赦免了。
    曹共公投降后,献出了曹国最有钱的三百个官贵的名单。
    晋文公问,你知道你为什么会输吗?因为你国家的腐败分子太多了!于是,他就照着这个名册,一个个的抄家,没收了他们的财产,分赏给了晋国的军士们。
    就这样,他们在曹国大发了一笔横财,没有一个人能够逃脱。
    而僖负羁却因为恰在此前被罢了官,名单上没有他,所以他的财产分文未损。这真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晋文公问:“为什么不见僖负羁?”有人回答说:“僖负羁已经被曹君免了职,开除了,所以不在名册之列。”
    晋文公说,哦,这样啊,寡人要好好的报答他。于是,就派出军队,将僖负羁的地盘保护了起来,传令说:“不许惊动,如有犯僖氏一草一木者,斩首!”

    却说魏犨和颠颉这两个人,大概是无聊了,就在一起喝酒说酒话,我们这些人出生入死,擒君斩将,主公赏我们却少的可怜,他僖负羁其实没有半点功劳,不过就是当时送了一盘肉,现在却这么看重。
    颠颉就说:“这个人如果到晋国做官,我们都要被他欺压,主公凭什么要赏他,不如一把火烧死他算了!就像烧介子推一样,免得后患。主公就是知道了,难道还真的斩了我们不成?”
    魏犨说:“言之有理。”
    二人继续饮酒,到了半夜,就带着人马,围住僖负羁的家园,放起火来,火焰冲天。不一时,僖负羁全家都陷于一片火海之中,最终,僖负羁在劫难逃,被烧成了焦尸!大火一直烧到第二天早上才熄。

    晋文公大怒,就要诛杀放火的魏犨、颠颉二人。
    赵衰奏曰:“此二人陪着您有十九年流亡的苦劳,近日攻城夺寨又立了有大功,可以赦免,将功抵过!”
    文公怒道:“寡人取信于民,靠是是令。臣不遵令,不能为臣;君不行令,不能为君。不君不臣,何以立国?”
    赵衰又奏曰:“主公言之有理。不过,魏犨勇猛过人,冲锋陷阵少不了他,杀了实在可惜呀!况且治罪,应该从重从严惩罚首犯即可,臣以为,只杀颠颉一人,就可以警示众人了,不必都杀。”
    文公这才消了怒气:“如果能够重申法令,警示众人,寡人又何必多杀。”
    就这样,魏犨留下了一条性命;颠颉却被斩首了。
    颠颉押上刑台的时候,晋文公指着他骂道:“你焚烧僖大夫的家,是什么意思?欲陷寡人于不义吗?”
    颠颉呵呵从容对答道:“想当年,介子推他把自己大腿上的肉挖下来给你吃了,这么大的功劳,却什么赏赐也没得到,最终还被一把火给烧死了!何况他僖负羁只送了盘猪肉,难道,他的功劳比介子推还大吗?”
    文公大怒:“介子推……是他自己跑了,关寡人何事?快斩!”
    颠颉的脑袋,就被砍了下来。

    晋文公的诡诈,从他对待无价值的功臣和有价值的罪犯,已可见一斑,比起后世的曹操,强百倍。曹操,是以奸诈出了名的人,把名声都弄坏了,而晋文公则已经奸诈到让你认为他根本就不奸诈的境界上了,没有留下任何给别人说坏话的把柄。
    所以孔子也就用一句话“诡而不正”来总结他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17351/949522850617.html

更多阅读

“正而不谲”与“谲而不正” 谲而不正

【原文】子曰:「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它这一段,只是指出了两种不同的“事实情况”,却没能指出,这两个事实情况中,所蕴含的“道理”。再说,它的“起始句”,也没能对这一段的内容,起到“提示”的作用。【宜调整为】子谓何以为

晋文公攻原 晋文公攻原 晋文公攻原-原文,晋文公攻原-译文

晋文公攻原①,裹②十日粮,遂③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④而退,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⑤待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⑥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遂罢兵而

晋文公生平 晋文公 晋文公-人物生平,晋文公-家族成员

晋文公(是《左传》载公元前671年-前628年;《史记》载公元前697年-前628年),汉族,姬姓,名重耳。初为公子,谦而好学,善交贤能智士。后受迫害离开晋国,游历诸侯。漂泊19年后终复国,杀怀公而立。文公对内,拔擢贤能:以狐偃为相;先轸为帅;赵衰(赵国先祖)、胥

声明:《晋文公谲而不正 孔子为什么说晋文公“诡而不正”?》为网友仰面清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