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狄德罗的小说《修女》讲诉了什么故事
修女是狄德罗塑造的一个女性人物。狄德罗生平最杰出小说之一就是《修女》,后来读者对狄德罗所写的修女一书,给予了高度评价。狄德罗借修女这一人物,揭露了修道院的黑暗统治。《修女》讲述了一个十分悲惨的故事,女主角苏珊是一名律师的私生女,因为身份的原因,父亲将苏珊送进了修道院。
修女剧照
在充满着虚伪、残忍、变态的修道院中,美丽而又聪明的苏珊渐渐变得忧郁。在修道院中,苏珊的心灵和肉体受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折磨,这一切悲惨的遭遇让苏珊喘不过气来。苏珊受不了修道院中疯狂而没有人性自由的生活,她想逃离修道院,想要摆脱这种非人的生活。苏珊一次次的逃亡,每当失败重回修道院时,苏珊都想以自杀来了解自己的性命。虽然苏珊最后逃出了修道院,但是她却没有逃脱法律对她的追究。
狄德罗在《修女》这部作品中,用修女苏珊悲惨的生活遭遇揭露了修道院黑暗的一面。全书充满了血与泪的控诉,读过《修女》的读者,都会同情苏珊的悲惨遭遇。正如狄德罗评价修女时所说:“我不认为将来对修道院的揭露还能写出比这更可怕的讽刺。”在这部哲理小说中,狄德罗用生动的文字和情节,展现了修道院虚伪、残忍乃至疯狂的一面。狄德罗通过《修女》这部小说,旨在批判黑暗反动的宗教界。
德尼·狄德罗的简介
德尼·狄德罗是法国十八世纪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以及作家,同时德尼·狄德罗也是百科全书派的代表人物。德尼·狄德罗于1713年在法国朗格勒市的一个小资产阶级家庭出生。德尼·狄德罗的父亲是一名手艺人,因制刀工艺精湛,所以德尼·狄德罗的父亲在当地有很高的名气。
德尼·狄德罗雕塑
德尼·狄德罗自幼接受基督教教育,等到入学年龄时,德尼·狄德罗曾先后就读于朗格勒学校、巴黎的耶稣会学校。虽然德尼·狄德罗自幼接受基督教教义熏陶,但是德尼·狄德罗长大后并没有接受神甫职务。德尼·狄德罗16岁时,前往巴黎大学就读,1732年,德尼·狄德罗从巴黎大学毕业,并获得文学学士学位。在巴黎大学读书期间,德尼·狄德罗一直半工半读,他一面给牧师写道词,一面研究文学。
等到德尼·狄德罗从巴黎大学毕业后,他在巴黎从事文学创作。德尼·狄德罗是一名天才式人物,他精通意大利语、英语等多门文字,曾经还翻译过沙夫茨伯里的《德性研究》。1745年,法国出版商邀请时年34岁的狄德罗翻译英国百科全书。狄德罗着手翻译时发现,英国这套百科全书内容太过支离破碎,并且里面的宗教思想十分乏味枯燥。斟酌之下,狄德罗决定编写一套更好的百科全书。狄德罗除了主编《百科全书》之外,还编著了大量著作。诸如《怀疑者漫步》、《论盲人书简》、《生理学的基础》、《拉摩的侄儿》都是狄德罗的作品。
狄德罗的美学思想内容是什么
狄德罗的美学思想对哲学界、文学界乃至美术界都产生了悠久而深远的影响。狄德罗的美学思想是他依据唯物主义的观点而提出的。狄德罗在研究美学思想时,他提出了“美在关系”说,即事物的所有性质都是美的根源。除此之外,狄德罗还将“美在关系”中的关系分为了三种,即实在的关系、虚构的关系、察知的关系。
狄德罗
根据三种关系分类,狄德罗又将美分为三种,即“与我有关系的美”、“在我身外的美”、“虚构的美”。狄德罗的美学思想之一“虚构的美”,即就是艺术家们所创造的美,比如莫奈的画作、毕加索的作品等,都是“虚构的美”。按照狄德罗提出的“美学关系”,他解释了什么是现实美,以及什么是艺术美。狄德罗认为,艺术美可以称为“模仿的美”,作品为了达到艺术美效果,狄德罗主张在创作作品时,需要效仿自然,切忌墨守成规,或者一味模仿古人的作品。
在狄德罗看来,大自然才是最好的素材,大自然中的美要高于艺术家们所创造的艺术美。狄德罗作为一名思想家,他认为艺术创作既应该注重艺术真实,而又不能违背自然真实。从狄德罗所倡导美学思想内容来看,狄德罗在艺术美上,主张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从某一方面来说,狄德罗更偏向于理想主义。在美学思想中,狄德罗还提出个体应该注重审美鉴赏力的培养。
1 2 下一页 在本页阅读全文←支持左右键盘翻页→
关键字:狄德罗 责任编辑:wangpingwei狄德罗的思想有哪些
狄德罗思想分为哲学思想和美学思想。狄德罗在哲学思想上倡导形而上学辩证法和认识论、唯物辩证主义和契约论。从狄德罗思想来看,他对哲学思想有很全面的认知。从某一方面来说,狄德罗思想既能反映出形而上学,又能反映出辩证法。1749年,狄德罗发表了《论盲人书简》,在这一文章中,狄德罗充分表达了自己对唯物主义思想的看法。
狄德罗作品
在狄德罗看来,世界如同一个大系统一样,里面只存在时间、空间与物质三要素。就物质本身来说,因为自身具有动力,所以不需要其它力量的参与。而运动作为物质的一种属性,只有物质和运动联合在一起,才能造就出一个丰富而美丽的世界。总而言之,世界之所以能统一,最终都是源于物质。因为物质不断运动,所以世界上才会衍生出纷繁多彩的新鲜事物。
除此之外,狄德罗还指出,联系和统一是一种相互包含的关系。同时,狄德罗还认为,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自然事物不但可以相互转化,同时它们在转化的同时,还会涉及物质的变化。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狄德罗思想存在形而上学的倾向,他将自然中的一切变化都归结于“纯粹数量的增长”。狄德罗认为,自然中的因素是一种组合的事物,它是一成不变的。即使自然中的物质存在着变化,那么这也是元素在循环。
狄德罗代表作品有哪些
狄德罗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以及作家。狄德罗代表作有很多,并且涉及到了各个领域。1759年到1781年,狄德罗曾为法国雕塑展览写过评论文章,在评论文章中,狄德罗指出以布歇为代表的雕塑家们所提倡的“罗珂珂”风,只是迎合了贵族阶层的审美趣味。随后,狄德罗指出,艺术家们应该创作一些提倡现实主义的作品。
狄德罗百科全书
《私生子》、《一家之主》是狄德罗在戏剧方面的代表作品。狄德罗在研究戏剧作品时发现,喜剧作品和悲剧作品很难划清界限,为了冲破古典主义的局限,狄德罗创作了一种新的戏剧形式,他主张用散文展现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后来,狄德罗将自己所创作的戏剧形式称为“严肃剧”。所以,从另一方面来说,狄德罗代表作《私生子》和《一家之主》都是严肃剧。
狄德罗的戏剧作品在艺术创作形式上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比如狄德罗为《私生子》和《一家之主》所写的序言就有很高的理论价值。除此之外,《关于演员的与众不同之见》是狄德罗代表作之一,在这一作品中,狄德罗探讨了演员的表演技巧,狄德罗认为演员在淋漓尽致展现剧本中人物的同时,切忌让自己沉迷在角色中难以自拔。
演员既要以极高的热情投入到角色演绎中去,同时又要保持冷静的心态来应对演出之外的生活,而这恰好就是演员的“矛盾”所在。
狄德罗是哪个国家的人
通过了解狄德罗生平经历得知,狄德罗是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他在哲学领域的贡献,推动了十八世纪哲学界的发展。那么,在了解狄德罗生平经历时,也会一并了解狄德罗是哪个国家的。在记载狄德罗生平成就的书籍中,大多详细介绍了狄德罗是哪个国家的。
狄德罗
狄德罗于1713年法国朗格勒市的一个小资产阶级家庭出生。此后,狄德罗一直在法国去世,直到1784年离世。狄德罗作为法国十八世纪杰出的思想家和法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他在哲学领域和文学领域的建树远远超过了同一时期的思想家。1745年,狄德罗应法国出版商的邀请,将英国百科全书翻译成为法文版。狄德罗接下翻译任务后,发现英国这版百科全书的内容支离破碎,丝毫没有系统性。随后,狄德罗决定重新编写百科全书。在狄德罗的组织下,1749年,卢梭也参与了《百科全书》的编纂。
在狄德罗的指示下,卢梭编写了音乐和经济学方面。1772年,《百科全书》二十八卷面世。1746年,狄德罗出版的《哲学思想录》被法国法院查禁了。随后,狄德罗又因反对宗教言论,而被法国政府抓捕入狱。等到狄德罗出狱后,他一直致力于编写百科全书。因为顽强的精神,让狄德罗成为百科全派的领袖人物。狄德罗除了编写大量的词条之外,他还著有多本阐明哲学观点的书籍。
上一页 1 2 在本页阅读全文←支持左右键盘翻页→
关键字:狄德罗 责任编辑:wangpingw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