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我们消逝的文化印记 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 长念琅琊

央广网临沂1月13日消息(记者冯烁 韩民权 刘华栋 王成林)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随着2015年电视剧《琅琊榜》的热播,“琅琊”二字瞬间被炒热,江苏、山东、安徽多地纷纷争抢“琅琊”之名,似乎都想借着电视剧的热播分一杯羹,推广本省的旅游业,安徽滁州琅琊山更是把风景区内的建筑“会峰阁”更名为“琅琊阁”。

根据影视作品改地名的事件屡见不鲜,但商机又能火热几时?在2016年视频排行榜上,《芈月传》早已取代了《琅琊榜》,刚刚被唤醒的“琅琊记忆”是否又将重归尘土,地名文化的“富矿”该如何保护,绵延千年的乡土风情又该由谁来维系?

冬日的临沂,晨曦初露,薄雾朦胧,12岁开始学习山东快书的钮中栋和往常一样清晨5点起床练功:“王羲之,是书圣,琅琊郡里有门庭。历史胜迹说不尽,一代新人换旧人。”

快板书中唱的“琅琊郡里有门庭”,说的正是钮中栋的家乡——山东临沂。

“琅”指像珠子一样的美石,“琊”是像玉一样的骨。不过,如同热播剧《琅琊榜》被新剧取代,千年“琅琊”也慢慢淡出了临沂人的记忆。

“临沂古称琅琊,始于东汉,秦朝统一六国后,琅琊为全国三十六郡之一。东汉章帝建初元年至五年间迁都开阳,即今临沂。至此,临沂始称琅琊。”导览员介绍说。

图为博物馆内的琅琊历史。

如今,临沂已经成为山东省GDP排位前列的大城市,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也正在掩埋解说员口中的历史长河。

于芹,是临沂市地方史志办公室副主任,和同事们专注于古琅琊文化的研究。他手里这本民国时期的《琅琊县志》,泛黄的书页记录了琅琊的历史。他介绍,从隋文帝统一全国后,琅琊郡就已经消失,民国十四年也就是公元1925年, 将山东全省划分为十个道,琅琊道的官府就驻扎在咱们现在的临沂城,但是到民国十七年它就撤销了。虽然行政区划不再出现琅琊的名字了,但是琅琊文化它一直在临沂。比如,在西郊还有一条路叫琅琊王路,文化还是在往下延续。

琅琊地名虽然已经消失,不过对研究地名文化的于芹来说,他更愿坚信,所剩不多的琅琊文化依旧有着长久不衰的生命力,历经岁月的涤荡,脆弱中带着坚强。

沂水拖蓝蓝几许,泥沱双月映古今,苍山叠翠翠如何,平野晓霁换新颜,野馆汤泉话炎凉,孝河凝冰说到今,神峰积雪雪映天,普照夕阳几度红……

致我们消逝的文化印记 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 长念琅琊

图为琅琊八景之一:孝河凝冰古今对比照

古临沂有8处自然风景,因为景色秀美被当地老一辈人称为“琅琊八景”,但随着城市规划的不断调整,有的已经旧貌换新颜。

这是临沂城区一条名为洗砚池的老街,街道不宽,古槐夹道,书圣王羲之的故居安静地坐落于此。故居内不仅有百年学府琅琊书院,更有琅琊八景之一“普照夕阳”。

当两鬓斑白的临沂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程建民,如儿时般再次站在普照寺前,他依旧能熟练地用指尖勾勒出过去的景色。程建民介绍,这个庙是后来为了纪念王羲之,同时为了把琅琊八景之一恢复起来,但是天气的变化、地理的变化,同时房屋的变化,已经看不到普照夕阳的这种景色。

也就是这样一个饱含回忆的地方让程建民时常感到隐隐的忧伤。

程建民表示,老年人应该是都知道,中年人也有记忆,青年和少年、孩子这一块应该知道的不算太多。我们的文化遗产,美好的东西、美好的记忆在逐渐消失。

上世纪八十年代,临沂出版了一本名为《琅琊乡音》的神话故事集,厚厚的页码记录着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故事,那是程建民那一代人脑海中童年的味道。而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 熟悉的是电视剧《琅琊榜》,却不再记得“琅琊故郡,沂州新府。东接青日,西连济菏。”这优美的《琅琊赋》。

日复一日,钮中栋还在唱着“琅琊”的故事,程建民也在为留住“琅琊八景”奔波努力,未来的子孙是不是也能够携带着祖先的馈赠,将琅琊文化的基因传承在灵魂里,他们也不知道。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18851/741825415424.html

更多阅读

婚后曾经嫖过的小姐来找我怎么办? 结婚后老婆做小姐

婚后曾经嫖过的小姐来找我怎么办?张姐:这是一个忧伤故事,这是我从未跟任何人提起的故事。故事的开始,我必须提到一个姐姐。那是我们楼上的邻居,小时候我很皮,我的外公外婆受不了我了,让我父母把我带回新疆,而在那段小学的时光里,都是姐姐

市井小热昏,我们身边的文化——采访艺人周志华伯伯 小热昏

还记得敲着小锣鼓说唱“阿六头杭州生来杭州长,天生个脾气象爹娘……”这首歌的人吗?还记得那个说着标准杭州话评新闻的“阿六头”吗?还记得每晚八点在杭州一套准时出现的“老开心”吗?他,就是小热昏传人——周志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

我们最后的校园民谣 郭敬明 校园民谣歌手

【我们最后的校园民谣】我喜欢的音乐是两个极端——摇滚和校园民谣。我记得我第一次这么说的时候的确有人伸手过来摸我的额头看我是不是发烧。我有六盘心爱的CD,《校园民谣1》,《校园民谣2》,《高晓松作品集》,以及麦田公司的红白蓝系列

关爱员工 好利来:爱的文化 从爱员工开始

爱心在公司高层、员工与顾客之间传递,事业在甜甜蜜蜜之中壮大。 钟丽,好利来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在记者面前不止一次流泪,那是发自肺腑的感动的泪花。在一个多小时的采访中,她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我们的员工真的非常可爱”,说得最多的一个

声明:《致我们消逝的文化印记 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 长念琅琊》为网友浮生醉清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