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五壮士幸存者 狼牙山五壮士幸存者:哪怕死也要捞上几个鬼子

  英雄虽故去,壮举动天地。

  74年前,为掩护群众和部队主力撤退,“狼牙山五壮士”将日寇引上绝路后毅然跳下万丈悬崖,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篇章。随着岁月的流逝,那场壮举中幸存的葛振林、宋学义两位老人,也先后故去。抗战胜利70周年来临之际,记者来到河南省沁阳市,拜访了宋学义的女儿宋玉娥,和她一起重温了那段烽火连天的难忘岁月。

  “我父亲1918年生于沁阳市王曲乡北孔村,他出身贫苦,从小靠给地主家磨面为生。1939年夏,父亲在济源讨饭途中,巧遇抗日游击队,想到日本鬼子给一家人带来的不幸,他毅然参军抗日。”谈起父亲的身世,宋玉娥介绍说,“参军之后,父亲随部队一路北上,先后转战至山西、河北,一路上参加大大小小战斗十余次,多次受到上级表彰。”

  说起1941年9月25日,父亲和战友马宝玉、葛振林、胡福才、胡德林,圆满完成掩护部队主力和群众转移的任务后英勇跳崖的壮举时,宋玉娥说:“宁愿跳下悬崖粉身碎骨,他们也不当日寇的俘虏。面对身后万丈深渊,他们把所有武器砸碎后,高呼着壮烈豪迈的口号,相继跳下悬崖。”

狼牙山五壮士幸存者 狼牙山五壮士幸存者:哪怕死也要捞上几个鬼子

  采访中,宋玉娥讲到的两个小故事让记者感触颇深。

  跳崖之前,看着山下蜂拥而至的敌人,班长马宝玉拍着宋学义的肩膀,微笑着说:“如果今天能活下来,我会向组织提议做你的入党介绍人。如果我死了,你的入党介绍信就在我上衣口袋里。”听了班长的话,宋学义顿时泪流满面。后来马宝玉不幸牺牲,葛振林、宋学义因挂在悬崖壁上的小树上得以幸存。

  有一年,宋学义给中小学生讲课时,有人曾问他:“你们毕竟才5个人,面对数千名凶残至极的日寇,真的不怕吗?”“当时我们满脑子只想着完成任务,个个都杀红了眼,哪怕是死也要捞上几个鬼子,还有啥怕的!”语言虽质朴,但所表达出来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令在场的所有人动容。

  宋玉娥告诉记者:“五壮士的悲壮之举,令一向骄横的日寇个个心惊,当地百姓曾在暗处亲眼看见,日寇向他们跳崖的位置脱帽鞠躬。”

  宋玉娥非常平静地还原了这段被世人铭记的故事,如果不是记者再三追问,她不愿提起父亲的这段革命经历。“父亲生前常说,和长眠于地下的无数烈士相比,自己的这段经历又算得上什么。”

  1944年,宋学义转业到河北省易县,1947年返乡后先后担任北孔村党支部书记,并出席了全国劳动模范大会、全国民兵英雄代表大会。返乡后的20余年里,他克己奉公、清正廉洁,始终保持英雄本色,带领群众艰苦创业,使北孔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易水千古想壮士,狼山万世颂英雄。宋玉娥感慨地告诉记者:“父亲虽然走了多年,但他视死如归的献身精神和高大形象永远留在我的心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蓝月传奇 美女陪玩 热血传奇 套装赠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19151/75905468414.html

更多阅读

《狼牙山五壮士》文本细读及教学策略 狼牙山五壮士案始末

《狼牙山五壮士》文本细读及教学策略咬定壮字不放松,潜心沉入文字中。豪言壮举处处有,细读慢品识英雄。——题记【文本细读】《狼牙山五壮士》为中国作家协会重庆分会《红岩》编辑——沈重同志所作;是人教课标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寻访狼牙山五壮士的幸存者宋学义 狼牙山宋学义有后代吗

发表于:2011-04-25 14:25:26作者:润泽和谐  发短信加好友更多作品博客勋章:    级别:大校            积分:40045轩辕剑网络版-天之痕OL!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行为,惊天地、泣鬼神,激励过多少满腔热血的年青人。新中国成立

《狼牙山五壮士》课文批注 狼牙山五壮士批注

狼牙山五壮士【教材分析】:这篇精读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精神

狼牙山五壮士的真实故事 狼牙山五壮士真实情况

作者:王心文狼牙山五壮士的事迹在国内可以说是妇孺皆知。每一个儿童从上小学时就从课本上知道了他们的故事:1941年9月25日,我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5名壮士,在狼牙山上为掩护机关、群众和大部队转移,在胜利完成原定的阻击任务后,为了不暴

声明:《狼牙山五壮士幸存者 狼牙山五壮士幸存者:哪怕死也要捞上几个鬼子》为网友清明时节雨纷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