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诗词 文学大家顾炎武的诗全集

文学大家顾炎武的诗全集

顾炎武是历史上是一位伟大的横跨两朝的经学家,顾炎武还研究天文仪象、河漕、典制,对郡邑掌故、兵农及经史百家都有研究,并通音韵训诂。在清朝初期创立了新的治学方法,从而成为清代的一代宗师,被誉为”清学开山始祖“。而且顾炎武在历史上也是一位好作乐府诗人。

顾炎武画像

其代表作有:“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出自顾炎武的《精卫》“清切频吹越石笳,穷愁犹驾阮生车”,出自顾炎武的《又酬傅处士次韵》;“雾灵山上杂花生,山下流泉入塞声”;出自顾炎武的《古北口》,“东临真定北云中,盘薄幽并一气通”出自顾炎武的《五台山》,“白下西风落叶侵,重来此地一登临”出自顾炎武的《白下》,“长看白日下芜城,又见孤云海上生”出自顾炎武的《海上》,“丰碑遥见炳奎题,尚忆先朝宠日殚”出自顾炎武的《过苏禄东王墓》,“秋山复秋山,秋雨连山殷”出自顾炎武的《秋山》, “昔日金枝间白花,只今摇落向天涯”出自顾炎武的《赋得秋柳》等等。

据《顾亭林诗谱》统计,顾炎武一生所作赋诗428首332篇,据推断顾炎武的诗清顺治年间二十余篇,其中可以断定为作品的有——包括议论文6篇——“(1645年)乙酉四论”、(1646年)《庙号议》、(1646年)《庙讳御名议》,(1660年)《顾与治诗序》等等。

文学大家顾炎武的名言警句大全

顾炎武在明末清初是一个为所有人都非常仰慕的杰出的经学家、音韵学家,思想家、史地学家,晚年开启了清代朴学风气,主要以行己有耻为主,博学文章,合学与行、治学讲究经世。而顾炎武的31条语录在当时也是非常震惊人心的肺腑之言,他与王夫之、黄宗羲3人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顾炎武画像

像《日知录》中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日知录》卷十三《廉耻》“故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辞主乎达,不论其繁与简也;人生富贵驹过隙,惟有荣名寿金石;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礼义廉耻,是谓四维;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等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顾炎武所著的《日知录》中的名言,这样的名言字眼,在顾炎武墓地的12块刻碑中,最为突出,他的名言也大多题材都是因时事感伤时写出。

其主要作品有《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日知录》《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学五书》《韵补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等。

顾炎武可以说是一位学问渊博不可多得的人才。他的一生辗转,为在清初时期立了一种新的治学方法,也成为了清初时期的一代宗师,被誉为“清学开山始祖”。

文学大家顾炎武自督读书的故事

在清代文坛,顾炎武所扮演的是一个“开山鼻祖”式的角色,而且也被后人称为开国儒师,可见其学问是做得非常棒的。而他的学问都来源于他对各类书籍的热爱,来源于他对书籍的用心研读,以及对各类社会现象的认真观察与思考。如果要用一个词语来形容顾炎武的学问,那么“博学洽闻”是很合适的。

顾炎武雕像

经过大量实践与思考后,顾炎武发明了一种非常有效的读书治学方法,即将治学与经世相互融合,使其相互统一,而不是相互独立。而顾炎武本人也是一直都在采用这种方法读书,因此顺利地摘取了多种学科成果,为后世留下了一本又一本经典的学术著作。这些著作涵盖了多个学术领域,比如经学、音韵等,由此可见顾炎武之博学程度。

不过,正是因为顾炎武的博学,所以他对科举是很不满的,其所撰写的文章也非常不符合科举要求,所以他一直都没有取得功名。为此,他便彻底与科举绝缘,而将心思都投注在历代古籍上,并将其中有关国计民生的记录都截取出来,同时又参考了其他材料,最终编撰了一些非常有价值的书籍,至今都被人们奉为经典。

可见,顾炎武是很会读书的,而且也确实读了很多书。他与当时醉心科举的书呆子是不一样的,他们只是满口空谈,而顾炎武却十分务实,是很注重知识的实际用处,而不是利用这些知识去炫耀或发牢骚。在明末清初那种浮华不实的时代,顾炎武的思想是非常可贵的,因而他的宗师地位也是实至名归的。

文学大家顾炎武纪念馆在哪

顾炎武是中国思想界与学术界的重要人物,所以某些相关地区也纷纷为其修建纪念馆,以供各界访客参观,从而进一步宣传他的生平事迹与思想,而从各地赶来的游人也可借此机会瞻仰其形象。顾炎武是江苏昆山人,所以在当地也有其故居,而人们今天所参观的顾炎武纪念馆便是在其故居的基础上修建的。

顾炎武纪念馆照片

不过,这个纪念馆不仅仅包括故居建筑,还包括其他建筑,比如祠堂等,所以其面积非常大,是很有文化氛围、很有古典气韵的地方。走进这座纪念馆,可想象顾炎武从小到大的生活状况,可以想象他用心读书的情景,想象他认真研读各种各样古书散文的惬意情景,想象他为了经世致用的理念而勤奋研习的情景,以及他和自己的好友一起谈论国事、一起愤世嫉俗的生活情景,等等。

走进亭林祠堂,可以看到顾炎武的家族成员,看到顾家后人对顾炎武的尊敬之意;来到顾炎武墓地,可以感受到后世对顾炎武的敬仰之情;参观顾园与顾炎武故居,可把顾炎武的生活起居等情景都描述在脑海当中,可以对他的为人有更多更真切的了解。

顾炎武诗词 文学大家顾炎武的诗全集

虽然,纪念馆的很多建筑曾经被破坏过,游客看到的只是经过修复的结果,可是整体气韵依然存在,游客依然可以感受到浓浓的文化与古典气息。在千灯镇,这座纪念馆的建筑是最具明清时代风范的,游人参观纪念馆当然能见识这种历经数百年沧桑变幻的古典风貌。

怎样评价文学大家顾炎武

顾炎武是我国明代时期,不论是在政治上还是经济上,都享有极高声誉的一位政治家、思想家以及教育家。而顾炎武流传于后世的精神财富也是十分丰厚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就是从顾炎武的嘴里说出来的,表达了无比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怀。因此,说到顾炎武是怎样的一个人,爱国这一个标签是无论如何都撕不掉的。

顾炎武画像

顾炎武生于1613年,祖籍是江苏省昆山市,本名并不是叫顾炎武,而是名绛,字忠清。待到后来,顾炎武十分的崇敬文天祥的学生王炎午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而改名为炎武,字改为宁人,号亭林先生,并且还自我署名为蒋山佣。从改名字这一件事,也可以充分的看出顾炎武的爱国情怀。

顾炎武少年时期,十分的爱好学习,并且很有天赋,对于一些经世致用的学识十分的着迷。当清军侵犯了他的家乡昆山市时,顾炎武毅然决然的投笔从戎,从家抗清义军。但是由于兵败,最终只能流浪于江苏省南北一带,在1682年逝世。

在政治上,顾炎武也有很多的著作,例如《军制论》、《形式论》等等,直至今日,仍然被许许多多的政治家、军事家以及企业家封为圣经,时刻抽空学习其中的到来,以在自己的战场上面取得胜利。在文学上,顾炎武的代表作就有《精卫》、《与友人书》、《白下》等等,对于后人的启发也很大。

顾炎武与无心法师顾玄武有关系吗

在最近的电视剧当中,受人追捧的就是《无心法师》这一部电视剧。在《无心法师》这一部电视剧当中有一个人物,名字叫做顾玄武。很多人一开始听到这一个名字,都以为是顾炎武,并且还以为顾炎武与顾玄武之间有些关系,实际上顾炎武与顾玄武一点关系都没有。

顾炎武雕像

顾炎武是明代的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教育家、政治家以及思想家,我们今天听到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句充满爱国主义情怀的话语,就是顾炎武说出来的。对于后世的爱国主义教育,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顾炎武生于1613年,逝世于1682年。家乡是江苏省昆山市,逝世后也是被葬于江苏省昆山市故居。顾炎武的故居吸引了很多的爱国主义认识前去瞻仰,希望在顾炎武的故居当中,体会到顾炎武的爱国主义情怀,从而可以提升自己对于国家的热爱,使得自己的人格更加的完美。

顾炎武故居一开始只有六亩,但是,经过了多年的维护与扩建,面积已经达到了六十亩。除了一开始的顾炎武起居生活区与顾炎武墓之外,还增加了许许多多的基础设施,例如顾炎武祠堂、顾炎武雕像等等,将顾炎武的爱国主义精神进一步的弘扬。

顾炎武生平的著作十分的多,在军事上著有《形式论》、《军制论》等等。而在文学上,则著有《与友人书》、《白下》等等,对于后人的教育意义极大,受到后人的大力追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19451/14832113854.html

更多阅读

芝兰玉树诗词欣赏 芝兰玉树是什么意思

“芝兰玉树”这一成语多次出现在后人诗词当中,在古代文人当中,纯洁高尚之意地位颇高。以下分享几首有关“芝兰玉树”的诗词。大家不妨说说自己最喜欢哪首。浣溪沙(示孟氏女)举案家风未肯低。清心端自秀深闺。芝兰玉树宁馨儿。早岁安

古代咏月诗词句大全 中国咏月诗词鉴赏

谈到月亮,人们就会想到美丽的神话传说,而在诗词文学中,你夜常常能发现月亮的踪迹!畅游在中国古代诗词的海洋里,你一定会被一些琳琅满目的咏月诗词所吸引。“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是李白与明月作伴的美好愿望;“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

新疆美景盘点 盘点诗词中的四川美景

  古往今来,四川的美景都吸引了来自各个时代不同国度的人来观光游览,在古代有许多文学大家笔下都曾描写过四川的美景,它们或是巍峨雄伟,或是清幽秀丽,或是记录历史。就让小编带着你去诗词歌赋中寻觅四川美景,跟着诗歌去旅行。  登峨

声明:《顾炎武诗词 文学大家顾炎武的诗全集》为网友傻瓜的情殤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