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钩镶法选(Gourang:Chinese Disarm Shield)》发布后得到了很多朋友的支持,非常感谢大家。几天下来,在微博这里有不少人提出一些疑问,这也怪我考虑不周,只是公布了自己琢磨的东西、却没有更细致的说明解释钩镶相关。这里汇总一下,一一作答,也算是从个人理解角度来给钩镶做一个科普罢。
? 钩镶在西汉之后就被淘汰了,昙花一现而已
首先钩镶在西汉和东汉都有出土、画像上也频繁出现,直至魏晋时期依然在使用。目前为止最后一次形象证据出现在东晋晚期画像砖上(就是之前钩镶法选的题图)。这样的话,哪怕不算先秦时期的雏形(战国时期记载的“钩强”、“钩拒”),这东西也在中国至少流行了600年,比“唐刀”、“抗战大刀”、“宝剑”这类普通民众耳熟能详的中国兵器流行时间都要长久,怎么能说是昙花一现呢?
其次,消失≠落后?。历史上人类发明创造的很多事物,其消失只是因为时代背景发生变化、不符合后来的习惯而消失,但它本身的价值不容置疑。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古罗马的军事制度。汉代还出土有一些非常具有开创精神的武器,譬如结合了钩镶的刀、带有护手环概念的剑,其思维已经直接脱出古典时期、跨过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到近代的欧洲刺剑军刀类兵器高度一致了。
至于为什么中国有这样良好的冷兵器格斗发展开局,却没有保持下去,这恐怕就需要更专业细致的讨论分析了。本猫猜测,大概是因为汉晋之后战乱过于频繁,环境导致当时的中国在步兵方面需要的是可以快速训练补充的低成本军队,同时精锐军队则开始盛行重型人马具装,使得这种精细而复杂的单挑格斗技术及相应武备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同样的成本完全可以训练更多弓箭手和长矛兵,他们在战场发挥的作用更大)。所以,它们在汉代这样天下一统、崇尚武力且热衷于单挑私斗的氛围下刚刚有所起步便戛然而止,后朝再也没有恢复。

? 钩镶是专门克制汉代卜字戟的,所以是种功能单一的武器
从出土砖画上可以看出,首先钩镶是一种陆战、水战皆宜的武器(海军陆战队... ...);其次它可以应对刀盾、长剑等各种兵器,并不仅限于戟。我的实际对练经验也证明了钩镶的功能性,虎贲骑士团上海分团的对练伙伴、美国BotN国家队的Richard先生都见证过、体会过。他们不是几个人,而是练习古今中外各种兵器的几十人之众。
而类似这样攻防结合概念的格斗类盾器,世界各地都有。比如印度羊角盾、北非摩尔人的Adarga盾、意大利的Lantern盾等。不过它们出现年代都晚于钩镶。
? 钩镶就是个铁条,力道大的武器都挡不住
这种观点,估计是因为没有冷兵器实战经验造成的。通过电脑屏幕和自己大脑的补充,片面的理解为钩镶就是硬碰硬的格挡对方武器。其实仔细看《钩镶法选》内容就应该明白,我专门解释了歌诀第一句“镶困一时,刀击一世”的含义:“钩镶终归到底并不是捕兽夹,它只能一瞬间控制住对方武器、并扭转化解其攻势,更重要的还是环首刀毫无阻滞的流畅跟进、给敌杀伤”。所以将它理解为专门卡住卜字戟、或者用来硬吃对手武器攻击,都是错误的。下面一个问题还会继续谈到关于钩镶具体使用的问题,本条先到这里。
? 你的钩镶尺寸与汉代文物不符,所以没有实践价值
首先,钩镶出土实物的尺寸范围很广,大小均有:徐州狮子山西汉楚王陵出土钩镶总长92cm、河南洛阳涧西1972年出土的东汉钩镶总长70cm、河南鹤壁出土的钩镶总长61.5cm。而本猫这件钩镶总长56cm,与鹤壁出土文物尺寸只差5.5cm,中间镶板部分则尺寸一致。还需要注意的是,大部分出土钩镶尺寸都在60+cm,所以狮子山汉墓的92cm钩镶很可能是仪仗之用而非实战器(同样类似的武器还有出土的146cm的单手柄环首刀,这种比例的单手刀,人科人属智人种动物无法操控用于实战,只能是仪仗性质的礼器)。
其次,并没有人规定钩镶必须是长度多少到多少,但凡符合中间小铁盾(镶板)、上下有钩枝、中间有推刺这几个基本元素的,都算钩镶。而且,汉代本身就是一个创新开拓的时代,武器样式不拘一格、新式兵器层出不穷,如果我们还像明清八股那样局限于所谓“古制”,岂不是连古人都不如。我之所以用这样尺寸的钩镶,也正是为了适应当代环境(街道环境复杂、室内结构错综,需要灵活机动)、“古法今用”。
再者,钩镶的钩挡涉及杠杆作用等力学原理,实际打斗中不可能拿钩镶完全当盾牌用,硬吃长杆武器、双手武器都不太可能,而是一接触就迅速把对方的力引开中轴线、导向自己以外的位置。这种短兵的交刃绞击技术,说到底是在杠杆的不断变化中双方对于中线的争夺,各种武器异曲同工。
这样概念的武器,你去纠结几个厘米的长度差异才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反而对于此类兵器而言(比如欧式长剑硕大的剑格),小尺寸比大尺寸对于使用者的要求更高,这一点打过兵击实战的都懂,没有异议。
不过既然作为一种技术活儿,如果发挥不好、时机把握失误,变成你们所担心的“挡不住被砍死”也是完全可能的。比如欧洲16世纪就曾有一位剑技高超的剑士,对面的农民举着被戏称为德国大嫂子的德式双手大砍刀(Grosse Messer)猛劈过来,剑士信心十足的举起长剑(Long Sword)一个牛位起势准备去交剑反击(牛位起势是专门应对从上到下的劈砍,用己方强剑身架住对方弱剑身,然后在硕大剑格的保护下反转化解对方攻势并顺势反击),结果阴差阳错没有把握好,被一刀连人带剑劈开... ...
以上就是所有问题里最集中的几个点,希望能够解答大家的疑惑。最后,感谢幻想狂刘先生、雷武龙Tian、河森堡、子修在此四位兄弟,正是他们作为微博老饕支持我将成果扩展宣传到微博圈、并第一时间力挺,才有了《钩镶法选》这次的传播。
?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