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起源 中医阐述 刮痧的起源是什么

  随历史之发展,刮痧未能像针灸等疗法一样得以系统发展,而是流于民间。

  清代《痧胀玉衡》王庭《序》中所说先是乡人用粪秽感痧,例制用钱蘸油而刮,然行之大都为妇人,为名医所不及。

  刮痧最初适应证仅为痧证,痧证的记载较早见于宋代王荣《指述方瘴疟论》称之为挑草子。元代医学家危亦林的《世医得效方》对痧证的描述 (乙腹绞痛、冷汗出,胀闷欲绝,俗谓搅肠沙)。

  在明代医书中,多沿用了危氏的说法,但将沙字变为了痧。如明代张凤逵在《伤暑全书》中载有绞肠痧一症。清(康熙年间)郭右陶《痧胀玉衡》使痧病的证治始备,在痧病病源方面《痧胀玉衡。痧原论》中指出 症先吐泻而心腹绞痛者,痧从秽气发者多 先心腹绞痛而吐泻者,从暑气发者多 心胸昏闷,痰涎胶结,从伤暑伏热发者多 遍身肿胀,疼痛难忍,四肢不举,舌强不言,从寒气冰伏过时,郁为火毒而发痧者多。"

  《痧胀玉衡》将痧病分为遍身肿胀痧、闷痧、落弓痧噤口痧、角弓痧、扑鹅痧、伤风咳嗽痧、痘前痧胀等4 5种痧病痧病主要由于气候因素如夏日暑气炎蒸,燥气炽灼,间或淫雨诌绵,忽而烈日蒸晒,所酿不正之疠气,流于天地间,人在气交之中,触其毒者,无论男女老幼皆可能染病。痧病的盛行季节,以夏、秋为最,春次之,冬极少见。

  痧病主要特征有二:一是痧点,二是酸胀感。

  痧病主症多现头昏脑胀,胸烦郁闷,全身酸胀,倦怠无力,四肢麻木,甚则厥冷如冰。入气分则作肿作胀,入血分则蓄为瘀 遇食积痰水,结聚而不散,则脘腹痞满,甚则恶心呕吐。

  痧病治疗方面《痧胀玉衡。刮痧法》指出 背脊颈骨下、及胸前胁肋、两背肩臂痧,用铜钱蘸香油刮之。头额腿上痧,用棉纱线或麻线蘸香油刮之。大土腹软肉内痧,用食盐以手擦之。清代论述痧病的专著日渐增多如叶桂《温热湿痧三种》,陈延香《中暑痧症疗法》,韩凌霄彻痧要编》,王凯《痧症全书》,沈金鳌《痧症燃犀照》,王士雄《吊脚痧证》、《绞肠痧证》,欧阳调律《痧法备旨》,胡风昌《痧症度针》等数十种专著。

刮痧起源 中医阐述 刮痧的起源是什么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20651/929334544362.html

更多阅读

刮痧后背部颜色判断 刮痧的好处和注意事项

刮痧的好处和注意事项――简介刮痧,是中国传统的自然疗法之一,它是以中医皮部理论为基础,用器具(牛角、玉石、火罐)等在皮肤相关部位刮拭,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之目的。 那么刮痧的好处都有哪些呢?又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呢?刮痧的好

刮痧疗法 刮痧疗法 刮痧的五个简单方法

中医调查发现,冬天的到来,有很多人都会选择刮痧来度过这个寒冷的冬天。刮痧的功能很多,而且刮痧也没有副作用,那么你知道刮痧吗?刮痧又可以刮拭哪些穴位呢?今天小编就带着大家走进刮痧的海洋世界,下面一起来看看吧。刮痧的五个简单方法

刮痧注意事项和禁忌症 刮痧的注意事项 不为人知的刮痧禁忌

在中国传统的中医疗法中,刮痧是倍受人们欢迎的一种疗法,因为它不但可以调理身体缓解疲劳和压力,而且感觉也很舒服。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实刮痧也是有禁忌的,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刮痧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刮痧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吧!刮痧

背部刮痧的好处 背部刮痧的好处有哪些?

中医认为脊柱两侧的足太阳膀胱经上的俞穴,为内脏气血输注之处,刺激背部脏腑俞穴,对五脏六腑的精气有直接的调节作用。根据神经分布和经络腧穴的特点,通过出痧的形式,达到疏通经络、驱邪散热、提高人体抵抗力的功能。不仅可以祛风泄热,还可

背部刮痧的好处 背部刮痧有哪些好处

   很多人在生病,像是很多上火之类的小病的时候都会想到刮痧这种治疗方法,刮痧是一种对身体比较有好处的治疗方法,但是,很多人都知道有好处,却不知道有哪些好处。那么,背部刮痧有哪些好处呢?背部刮痧有哪些好处,背部刮痧可以减肥吗?

声明:《刮痧起源 中医阐述 刮痧的起源是什么》为网友小冷血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