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编:412100代码:430221区号:0733
拼音:ZhūZhōuXiàn,ZhuzhouXian
株洲县位于湖南省东部,湘水中游。总面积1381平方千米。总人口44万人(2003年)。
株洲县辖7个镇、11个乡:渌口镇、朱亭镇、淦田镇、白关镇、雷打石镇、三门镇、古岳峰镇、龙凤乡、龙潭乡、砖桥乡、平山乡、太湖乡、洲坪乡、南阳桥乡、仙井乡、姚家坝乡、堂市乡、王十万乡。县人民政府驻渌口镇。
渌口镇 面积:64.2平方千米 人口:53600人 。邮编:412100 代码:430221100
全镇辖8个居委会、19个村委会:关口、向阳、伏波岭、姚家岭、南塘、甘塘坡、接龙桥、桔园;王家洲、双月、渌口、湾塘、柏树、象石、松岗、西塘、子规、杨梅、快山、花园、东塘、蛇头、团山、杨塘、汤家冲、排上、思梅桥。镇政府驻南江北路36号。
位于湘江、渌江交汇处的东北岸,故名渌口。元时属湘潭州。明清时属醴陵县。1949年置镇,时为醴陵县直属镇。1959年划归株洲县,为县城所在地。1992年并入均坝乡成现制。
朱亭镇 面积:88平方千米 人口:28422人 。邮编:412108 代码:430221101
全镇辖3个居委会、22个村委会:港街、新街、车站;小花、政花、凤凰、塘改、黄龙、龙形、高伏、黄洲、天长坪、杉桥、石圳、塘源、双江、朱家垅、马桥、兴隆、红旗、九丘坳、春石、高升、水口、排楼。镇政府驻场坪。
古称浦湾。南宋乾道二年(1166年),朱熹游南岳曾途经此地,就地结亭讲学,故名朱亭。原属湘潭县,1959年划人株洲市郊区,1961年为黄龙公社,1965年归株洲县管辖,1967年改向阳公社,1972年复为黄龙公社,1984年改乡,1994年撤乡建镇,1997年与黄龙乡合并成黄龙镇,2002年更名为朱亭镇。
雷打石镇 面积85.8平方千米 人口:33012人 。邮编:412103 代码:430221104
全镇辖3个居委会、23个村委会:沧沙埠、公道、青石;胜塘、城围、霞石、盘石、砖桥、龙塘、胜利、泉丰、铁篱、龙岩、建强、布塘、龙泉、新林、中心、脉湾、小冲、养鲤、农科、金塘、扶椅山、东林、仙鹅。镇政府驻伞铺垅。
镇东北昔有磨盘山,相传山上有巨石如磨,周围九石似牛,俗称“九牛推磨”,后被雷击,故名雷打石。原属湘潭县,1953年建镇,1956年升为县直属镇。1959年划入株洲市郊区,1961年复为株洲市郊区直属镇。1965年划归株洲县,为县属镇;1967年为建新镇,1968年并入雷打石公社,1970年改雷打石镇,1995年并入伞铺乡。
三门镇 面积:92平方千米 人口:33977人 。邮编:412104 代码:430221105
全镇辖2个居委会、22个村委会:上节街、下节街;范家洲、高岭、杨柳、黄田、松柏、莲花、湖田、马道坪、白石、苍霞、高峰、响水、福星、石亭、护塘、桎木、月形、株木、燕子、金牌、南江、湖坪。镇政府驻三门集镇上节街。
据光绪《湘潭县志》记载:“或言水中三石如门,或言岸旁山有三石门,今以水经注三峡之言并数三滩为三门似近”(三峡之言指昭陵滩、鹧鸪矶、三门滩),镇因此得名。解放前,镇街区称三门市,有谷米码头之称。原属湘潭县,1950年建镇,1956年升为县属镇。1959年划入株洲市郊区,1961年复为株洲市郊区直属镇。1965年划归株洲县,为县属镇。1986年撤三门乡并入三门镇。
古岳峰镇 面积70.9平方千米 人口:24056人 。邮编:412105 代码:430221106
全镇辖1个居委会、19个村委会:汤圆坳;向阳、三望、洪宜、横塘、石塘、翟家、金台、友谊、廖家、和太、赵山、金盘、白壁、长山、柔公祠、岳峰、坝塘、栗树坪、腰塘。镇政府驻汤元坳。
境内衡山余脉之一山,为南岳72峰之一,昔有古寺,故名古岳峰。镇由此而得名。原属湘潭县,1959年划入株洲市郊区,1961年为古岳峰公社,1965年划归株洲县,1984年改古岳
峰乡,1998年撤乡建镇。
淦田镇 面积:100平方千米 人口:2.3万人 。邮编:412107 代码:430221107
全镇辖2个居委会、25个村委会:车站、新街;长雅、让水、鲇鱼山、宏图、横岭、蟠龙、铜锣、三峡、粟塘、浒涧、建宁、新马、淦田、梓湖、棋盘、清南、青山、南港、仙娥、瑶泉、八斗、东冲、南塘、毛坪、梓木。镇政府驻淦田。
据《湘潭县志》引许叔重注:“淦、泥地。字一作冷。又水入船中为淦,以之名田。”故名淦田。原属湘潭县,三国时为当时建宁县的县城,1959年划入株洲市郊区,1961年建淦田公社,1965年划归株洲县,1968年太湖、平山2公社并入淦田公社。1982年淦田公社析置淦田镇。1994年乡镇合并为新的淦田镇。原八斗乡原属湘潭县,1959年划入株洲市郊区,1961年为八斗公社,1965年划归株洲县,1984年改八斗乡,2005年并入淦田镇。
白关镇 面积:79平方千米 人口:2.5万人 。邮编:412101 代码:430221108
全镇辖1个居委会、17个村委会:白关;白关、芭蕉、成家坝、旭日、宋家湾、天福、东庄、大岭、双牌、云盘、团山、沙堤、残梅、烟竹、苦竹、线江、林场。镇政府驻白关铺。

据考,五代时,马殷踞有湖南,建立楚国,于摆断坳(又名柞头坳)至朱田铺设立五关,以防盘踞江西的杨行密人马入侵。白关为五关之一。南宋以来,为长沙经龙头铺通醴陵之古驿道中的一铺,故名“白关铺”。现镇政府驻白关铺,故名。镇域大部原属湘潭县,1951年划入株洲市郊区,1959年又由醴陵划入4个村,1965年划归株洲县辖;1988年划出6个村入市郊区;1992年划出4个村、1个林场、1个村民小组组建大京风景名胜区(原大京乡);1993年4月撤乡建镇。原大京乡1992年4月由白关乡划出4个村和1个林场组建而成。2005年并入白关镇。
龙凤乡 面积:53.4平方千米 人口:14100人 。邮编:412112 代码:430221200
全乡辖13个村委会:龙凤、长远、生田、天台寺、兴台、天石、中田、茅塘、四房、山田、金福、李马、福冲。乡政府驻龙凤桥。
相传境内昔有一石桥,桥南有一山丘似龙,东有一山丘似凤,缀名龙凤桥,乡由此而得名。原属湘潭县,1959年划归株洲市郊区,1961年属龙凤公社,1965年划归株洲县,1967年为长征公社,1972年改龙凤公社,1984年改乡。
龙潭乡 面积:72.5平方千米 人口:8654人 。邮编:412112 代码:430221201
全乡辖11个村委会:新坝桥、韶华、新田、太水冲、乐云、水源、龙潭、新燕、紫云、同古、太花。乡政府驻毛家坪。
据传,离毛家坪3千米溪水曲处有一潭,有龙于潭内戏水,故名龙潭。乡由此得名。原属湘潭县,1959年划入株洲市郊区,1961年属龙潭乡公社,1965年划归株洲县,1967年为上游公社,1972年为龙潭公社,1984年改乡。
砖桥乡 面积:58.12平方千米 人口:12500人 。邮编:412108 代码:430221202
全乡辖13个村委会:庙湾、诸前、太田、曲尺、铁沙、马迹、西冲、花田、川石、石双、文家、杉木桥、烂泥冲。乡政府驻庙湾。
驻地近处溪水上昔有一桥,古青砖砌成,故名砖桥。原属湘潭县,1959年划入株洲市郊区,1961年属砖桥公社,1965年划归株洲县,1968年并入朱亭公社,1984年改砖桥乡。
平山乡 面积:37.85平方千米 人口:13300人 。邮编:412108 代码:430221203
全乡辖1个居委会、9个村委会:平山;平山、星桥、官塘、泉塘湖、龙潭、白鱼、华石、红石、黄泥塘。乡政府驻平山塘。
此地昔有一山塘,名平山塘,京广铁路经此置站,取名平山塘车站,其名遂显,乡沿用此名。原属湘潭县,1959年划入株洲市郊区,1961年为平山公社,1965年划归株洲县,1967年为东风公社,1972年复置平山公社,1984年改乡。
洲坪乡 面积:80.5平方千米 人口:25100
人 。邮编:412106 代码:430221207
全乡辖1个居委会、20个村委会:昭陵;清水塘、泗洲站、马洲、洪垅、五架桥、石板桥、喜鹊桥、昭陵、霞石、大观、田家冲、乌鸦山、许家湾、将军、乌石垅、北坪、农科站、荷塘、江边、菜花桥。乡政府驻清水塘村。
乡政府驻地江岸边有一地名北坪,1950年民主建政时,缀名为洲坪乡。原属醴陵县,1959年划入株洲市郊区,建立洲坪公社。1965年划归株洲县,1984年改洲坪乡。1992年空洲村民组划入雷打石镇。
南阳桥乡 面积55.6平方千米 人口:22100人 。邮编:412100 代码:430221208
全乡辖17个村委会:早禾冲、竹园冲、南烟冲、乘霞垅、周家埠、横江、铁西、南岸、竹基、城塘、三望冲、大坝桥、马家湾、建佐湾、桐山、南阳桥、袁家洲。乡政府驻建佐湾村。
明时邓姓在乡政府驻地里许建有桥,名“南阳桥”,乡以此为名。原属醴陵县,1959年划入株洲市郊区,属洲坪公社,1961年为南阳桥公社,1965年划归株洲县,1984年改南阳桥乡。
仙井乡 面积:74.5平方千米 人口:32410人 。邮编:412100 代码:430221209
全乡辖24个村委会:雷家桥、晓岭、高泉、王竹、黄霞、倚塘、高坝、漂沙井、梅仙、油圳、千弓塘、芦下桥、关王庙、张公岭、凳头、小良、陈家山、吴田山、龙凤冲、曾家冲、石子塘、泉塘、斑竹园、檀木桥。乡政府驻王竹。
因由鸿仙乡与漂沙井乡合并而成,故名仙井。原鸿仙乡原属醴陵县,1959年划入株洲市郊区,1961年为鸿仙公社,1965年划入株洲县,1967年改红星公社,1984年改鸿仙乡。原漂沙井乡原属醴陵县,1959年划入株洲市郊区,建漂沙井公社,1984年改乡。1998年原鸿仙乡与漂沙井乡合并设立仙井乡。
姚家坝乡 面积71.14平方千米 人口:21800人 。邮编:412102 代码:430221210
全乡辖19个村委会:姚家坝、长垅、童家湾、芷钱桥、八眼塘、杨家桥、张家湾、石庄、同化寺、田心、东方冲、光明山、南田桥、沈家桥、稍光铺、卦石、水口庙、竹山、桐木冲。乡政府驻姚家坝凤形山。
此北1千米溪上有坝,相传为姚姓所建,故名姚家坝。原属醴陵县,1959年划入株洲市郊区,属姚家坝公社。1965年划归株洲县,1967年改名为东方红公社,1984年改姚家坝乡。
堂市乡 面积:77.23平方千米 人口:25600人 。邮编:412107 代码:430221212
全乡辖17个村委会:堂市、板塘、金华、楼下、矶头、大垄、龙泉、蜈蚣、排塘、土城、大庙前、黄竹、湖塘、城背、迎春、太水田、新和。乡政府驻坪上。
濒湘有集市,又因乡驻地昔有“吉氏祠堂”,遂连缀成“堂市”而得名。原属湘潭县,1959年划入株洲市郊区,1961年为堂市公社,1965年划入株洲县,1984年改堂市乡。
王十万乡 面积79.6平方千米 人口:27412人 。邮编:412111 代码:430221213
全乡辖1个居委会、20个村委会:王十万;腊树、象形、颜家、赤石、挽洲、神山、长源、荷包、山塘、梅冲、花石、米斗、银牌、石龙、新湖、王十万、石灰冲、傅家冲、枫仙桥、榜头。乡政府驻小花石。
相传有王姓巨贾居此,家资十万,故名王十万,以此得名。原属湘潭县,1959年划入株洲市郊区,1961年为王十万公社,1965年划归株洲县,1984年改王十万乡。
太湖乡 面积:128平方千米 人口:2万人 。邮编:412107 代码:430221214
全乡辖22个村委会:九狮、桐梓、黄花、长形、果田、永丰、永福、水库、太湖、凤形、龙门、洪塘、清塘、满塘、邓家、李家、茨塘、泉龙、周家、太安、黄泥、花冲。乡政府驻桐子坡。
境内有段谷地较宽坦,当地人叫“湖”,名大潮冲。又因当地土语“大”、“太”不分,遂书写成“太湖冲”。原属湘潭县,1959年划入株洲市郊区,1961年为太湖公社,1965年划入株洲县,1968年并入淦田公社,1984年改太湖乡。原长冲乡原属湘潭县,1959年划入株洲市郊区,1961年为长冲公社,1965年划入株洲县,1984年改乡。2005年长冲乡与太湖乡合并设立新的太湖乡。
** 以上面积人口根据05年荷塘区区划调整批复的内容,部分数据根据《湖南地名网》修订;代码根据《2006湖南行政区划代码》;沿革根据《中国政区大典》(部分根据其他资料加以修改),地名来历根据《湖南地名网》(东南涛声整理)**
爱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