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才子解缙趣味故事 有关明朝才子解缙的故事

明朝才子解缙趣味故事 有关明朝才子解缙的故事

    明朝才子解缙是明初声名鹊起的才子。他生于朱元璋时代,代价都知道朱元璋是个草根皇帝,比较容易冲动,一言不合就要砍头的节奏。解缙敢于向朱元璋说真话而不怕被砍头,是明朝一代直臣,也是个有故事的人。下面来看看有关解缙的故事是什么。

    明朝遗老钱谦益的《列朝诗集小传》,如此描述他的聪明绝顶:

    “五岁时,族祖抱置膝上,戏之曰:‘小儿何所爱?’应声作四绝句,其一曰:‘小儿何所爱,夜梦笔生花。花根在何处,丹府是我家。’……年十九举进士,倚待辄数万言,未尝起稿,善为狂草,挥洒如雨风。才名炫赫,倾动海内。”

明朝才子解缙

    万历时的状元焦竑,在《玉堂丛语》中这样评价他的才华:“解缙之才,有类东方朔,然远见卓识,朔不及也。”

    这是把他和西汉的文学家东方朔比较。

    因为是才子,行事异于常人,洋溢着真性情,人们说他重义轻利,笃于故旧,乐于引荐士人,常常对人说:“宁为有瑕玉,不为无瑕石。”

    这可以看做他的自况,是一块有瑕疵的美玉,而不是一块无瑕疵的石头。

    “重义轻利,笃于故旧”的品性,自然是胸无城府,心无崖岸。

    人们出于景仰,向他索取诗文墨宝,每天络绎不绝,他是来者不拒,从来没有厌倦的意思。

    友人提醒有些人不应当给予,他笑着说:“雨露岂择地而施哉?且人孰不可与进者?”一派名士风度。

    他历事洪武、建文、永乐三朝,受到三位皇帝的刮目相看,在建文、永乐的鼎革之际屹立不倒,得以进入内阁,参预机务,最终却死于锦衣卫诏狱,令人感慨系之。

    解缙,字大绅,江西吉水人,洪武二十一年考中进士。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23151/639310146594.html

更多阅读

解缙故事(上万言书) 上皇帝万言书

二 上万言书洪武二十一年(1388)对解缙来说真是喜事连绵,这年会考,解家“一门三进士”:解缙、解缙的哥哥解纶、解缙的妹夫黄金华三人同科考取进士。这年解缙才19岁。江西吉水解家一门三进士的消息轰动了整个南京城。朱元璋知道后,也引以为

明朝三大才子解缙 杨慎 徐文长 一代才子解缙

纵观整个明史,英雄好汉辈出,人才多如牛毛,为何我只提三大才子呢?事实证明此三人实至名归,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们就是;编修《永乐大典》的明朝第一才子解缙,屹立三朝不倒的名臣杨廷和的儿子,正德六年的状元杨慎,嘉靖年间协助胡宗宪平定沿海寇

明代大学土解缙的故事 解缙对联故事大全

奇才留逸事 古今传美名历史上的解缙,字大绅,又字缙绅,号春雨,又号喜易,洪武二年十一月初七出生在育水鉴湖(今江西省吉水县文峰镇)的一个书香门第之家。他是洪武进士,官至翰林学士,5岁应口成诵,7岁能文,有“神童”之称,在历史上是个在诗文和书法

明朝大才子解缙之死 大明才子解缙

明朝大才子解缙之死凉月轻风伟人毛泽东引用过他的名联1941年5月19日,毛泽东主席在延安干部会上作报告,题目是《改造我们的学习》,在这篇报告中,伟人引用了一条楹联:“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这副流传了500

声明:《明朝才子解缙趣味故事 有关明朝才子解缙的故事》为网友我想你了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