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达夫沉沦全文 揭秘: 忧郁文人郁达夫鲜为人知的军事才能

  郁达夫17岁时,即随长兄郁曼陀东渡日本留学深造。在此期间,他亲身感受到了身为“弱国子民”的歧视和屈辱,这不仅令他写出了轰动一时的小说《沉沦》,而且令他在自传体作品《雪夜》中写出了这样的认识:“是在日本,我开始看清了我们中国在世界竞争场里所处的地位;是在日本,我开始明白了近代科学——不问是形而上或形而下——的伟大与湛深;是在日本,我早就觉悟到了今后中国的运命,与夫四万万五千万同胞不得不受的炼狱的历程。”用今天的话来讲,也就是说当年的他已经明白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而且对于中国后来所遭受到的被践踏被凌辱的命运也不幸而言中了。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郁达夫愤然而起,参加了由胡愈之等人组织的上海文化界反帝抗日大联盟;1932年“一·二八”事变发生,他不仅提笔写下了通讯报道《沪战中的生活》,向世界披露日本强盗的侵略行径,而且与鲁迅、茅盾等43人联名发表了《上海文艺界告世界书》,强烈抗议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1933年1月,他更是毅然决然地参加了由蔡元培、宋庆龄等人发起组织的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以自己的行动奋力反抗侵略者的滔天罪行……

  此间的郁达夫既是一名“战士”,又是一名尚未完全脱离原有生活习气的“文人”。——因为与妻子王映霞的情感纠纷不断,他一气之下闹到了报端;为了彻底摆脱这场纠葛,他更是负气跑到福建,当了一名省政府的参议。但是生气归生气,发怒归发怒,在国家大事与家庭小事的矛盾面前,他还是能够区分出轻重与缓急来的——

郁达夫沉沦全文 揭秘: 忧郁文人郁达夫鲜为人知的军事才能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正在福州任上的郁达夫二话不说便出任了该地区救亡协会的理事长,并亲自承担起《救亡文艺》的编辑工作;1938年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成立,厅长郭沫若聘请郁达夫为主管对敌宣传的第七处处长,他同样是欣然承允,后来只因错过了抵达武汉的日期,而改任为三厅的设计委员;同年4月,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郁达夫被推选为常务理事及研究部的主任,他依然是兴高采烈地走马上任,并且代表文协,多次奔赴前线进行劳军和视察。此间,他还以记者的身份,写下了大量的通讯报道以及散文随笔,向全国人民详细地报道前线的战况,全面地分析战局的形势。

  ——这里有对侵略者罪行的报道,字里行间充满着仇恨。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23751/330985022580.html

更多阅读

郁达夫江南的冬景赏析 江南的冬天郁达夫感受

《江南的冬景》是郁达夫的散文名篇,比较全面地体现了郁达夫散文的美学特征,有丰富的审美意蕴。该文被选进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一)》等多本教材,可作为“定篇”类文本进行审美性教学。在教学实践中依据这篇文本的特点

郁达夫 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 酒醉鞭名马

“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关于郁达夫一诗的闲聊一代文豪鲁迅以其犀利的笔锋闻名于世,然而他同他那个时代的许许多多的知识文化分子一样也写会吟诗对唱,以诗言志。鲁迅的诗一如其文犀利,辛辣,幽默自成一派,名句辈出,比如“横

郁达夫与孙荃、王映霞、何丽有的爱情 郁达夫与孙荃

郁达夫与孙荃、王映霞、何丽有的爱情文/赵冬富阳城里清末民初的轮船码头是商业中心,附近有条满舟弄,居住着郁家三兄弟——曼陀(1884-1939)、养吾(1891-1971)、达夫(1896-1945)。他们的父亲郁企曾(1863-1898)早年亡故,全家的主心骨是母亲陆氏(1

声明:《郁达夫沉沦全文 揭秘: 忧郁文人郁达夫鲜为人知的军事才能》为网友花开似锦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