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女服饰 中国古代仕女服饰汇

古代仕女服饰主要有两大类:

一、上衣下裳制;

二、衣裳连属制。

1、春秋战国时期:

西周前主要为上衣下裳制,春秋战国时,出现了一种将上衣下裳连成一件衣服的深衣。

梳椎髻,穿曲裙宽袖袍服,下着裙,束带。

2、汉代梳垂髻,穿绕膝深衣(也作申衣,上衣下裳连成一体的长衣),束带。

仕女服饰 中国古代仕女服饰汇

3、梳垂髻,上穿襦(短上衣),下着长裙,腰系禁步,头钗花。上襦下裳是中国古代仕女的基本服饰。

4、梳灵蛇髻,内穿襦裆,外罩无袖短袄,下着长裙

5、梳双环望仙髻,穿宽袖衫,套半臂,着长裙,脚蹬高头履。

6、梳垂髾髻,戴步摇,方额(将额发修成直线)上穿宽袖衫,下着杂裾。下摆饰袿(三角形之飘带)

7、梳丫髻,穿大袖衫,着长裙,束腰裙,脚穿高头履。

8、梳盘恒髻,穿窄袖上衣,着长裙,腰带束至胸部,很像现在朝鲜族妇女的服饰。

9、梳流苏高髻,穿窄袖襦衫,着长裙,披领巾(窄幅帛巾),系禁步。这种发式和服饰这种一直保持至明朝

10、梳惊鹄髻,穿窄袖衫,套半臂,下着长裙,披绢帛。面部做酒晕妆(两颊抹浓胭脂像酒晕一样),脚穿笏头履

11、梳小双髻,穿窄袖衫,套半臂,着间裙(用不同颜色的布条拼成之长裙),披长帛

12、戴高冠,穿不制矜(不用纽带,两襟敞开,露内衣的窄袖褙子),内束围裙。缠足陋习约始于宋朝,据传最早始于南朝陈代,至南宋开始盛行,这之前妇女仍保持天足

13、梳流苏髻,穿窄袖衫,着长裙,系宫绦和禁步,披长帛

14、戴冠,穿不制矜,内着长裙,此时已盛行裹足

15、梳双髻,穿窄袖衫,外罩比甲,着素裙

16、梳牡丹头,披云肩,上穿宽袖衫,下着长袖,披领巾,系禁步

17、戴假高髻,穿窄袖背子,下着花裙,穿翘头弓鞋

18、清初汉族仕女的服饰基本上保持着明末的特点

发髻较低,高髻已不见,松鬓扁髻为明末清初汉族妇女的时髦发式。

梳松鬓扁髻,扎勒子,穿扣身衫子,下着凤尾裙。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24751/28041692278.html

更多阅读

中国古代神话对后世文学发展的影响 中西神话与文学

1、中国古代神话为后世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中国古代神话是中国文学史的开端,是中国文学史的第一页。古代神话是远古人类借助想象以反映自然和社会生活为内容的故事,反映了原始人类特有的意识形态,它通过幻想的形式,反映了那个时

中国古代著名数学家及其贡献 古代著名数学家

刘徽刘徽(生于公元250年左右),三国后期魏国人,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数学家,也是中国古典数学理论的奠基者之一.其生卒年月、生平事迹,史书上很少记载。据有限史料推测,他是魏晋时代山东邹平人。终生未做官。他在世界数学史上,也占有杰出的地位

中国古代书信文化常识珍藏版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大全

中国古代书信文化常识(珍藏版)【刘卿学语文】【网络综合+原创整理】书信:不见面的礼仪古人在日常生活中,以"自谦而敬人"为原则,因而要借助于各种礼仪来体现之。当人们由于种种原因不能见面,只能将情感诉诸笔墨,托诸邮驿时,礼仪依然不可或

中国古代文学鉴赏论文 中国古代文学论文选题

摘要:中国古代文学在中华民族精神形成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古代文学传统可以概括为八点,即载道、教化、救世、哀民、崇义、养性、言情、尚美。从宏观的角度考察中国古代文学传统,认识中国文学传统所表现与折射出来的民族精

中国古代唯心主义历史观漫谈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

中国古代唯心主义历史观漫谈作者:酒国英雄这里,首先我要说明一点。中国古代的历史哲学,主要是唯心主义的历史观,其内容五花八门千奇百怪,厘清起来十分困难。根据性质上的不同,我把它们分为两类:一是唯心主义的历史循环论,二是唯心主义的历

声明:《仕女服饰 中国古代仕女服饰汇》为网友永不放弃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