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空城计的故事 诸葛亮简介 诸葛亮空城计的故事

诸葛亮简介

诸葛亮基本信息数据来源 : 历史百科-诸葛亮

中文名诸葛亮别名孔明,卧龙国籍/朝代三国国号蜀汉职业蜀汉丞相,政治家,军事家民族汉族出生地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谥号忠武侯出生日期181(东汉灵帝光和四年)年农历七月二十三(辛酉年)逝世日期234(蜀汉后主刘禅建兴十二年)年(甲寅年)农历八月二十八陵寝勉县定军山爵位武乡侯主要成就提出《隆中对》,作出战略规划,助刘备夺取荆州,益州,治理蜀地,平定南蛮,发明木牛流马,改造连弩代表作品《隆中对》《出师表》 《诫子书》等家庭成员诸葛珪,诸葛瑾,诸葛均,黄月英,诸葛乔,诸葛瞻

他是烽火连天时蛰居深山的伏龙,十年沉潜未出,却既能观天下之大势,又能享田园之乐,好不快活;他是羽扇纶巾吟诗作赋的谦谦君子,才比管仲,智堪无双;他是洞悉战局的谋士,满腹经纶,虽书生意气,却安坐营帐中指点江山,屡立战功。他是诸葛亮,是东汉末年三国群雄并起时的一颗明星。

诸葛亮画像

公元181年,琅琊郡县,诸葛亮呱呱坠地,即今天的山东沂南县,虽琅琊郡县已经消散在历史的起承转合中,但琅琊诸葛氏却因着诸葛亮的名字永远的留在人们的记忆中。中原曹氏,江东孙氏,琅琊诸葛氏,在硝烟四起的东汉末年,似乎在冥冥中,给了诸葛亮一个绝佳的舞台,是跌宕起伏的时势,还是因了他心中的匡天下之志也未可知,才有了这样精彩绝伦的历史画卷。

建安十二年,未及而立之年,二十七岁的诸葛亮就得到了刘备的青睐,于是有了家喻户晓的“三顾茅庐”的故事,他面对地图,清晰而精辟的分析了当时的天下大势,这是诸葛亮从悠闲自得的乡野踏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步,他用自己的观察和谋略为刘备勾画出了一个详细的战略蓝图,而果不其然,随后刘备的战略部署基本都是沿着既定的路线前进的。

诸葛亮心中是怀着统一汉室的理想的,这也是他蛰居多年未出,最后却选择站在刘备的阵营的原因之一,火烧赤壁,三国鼎立之势方成;夺荆州,占益州,上兵伐谋,他以智取胜,势如破竹,让敌人闻风丧胆。建安二十六年,蜀汉政权建立了,这是诸葛亮生命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只可惜天不遂人愿,英雄终究是气短,公元234年,诸葛亮出师北伐时身上已经带着伤病,他最终没能等到江东孙氏的援兵,阖然长逝。可谓真真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空城计的故事

说到空城计,就不得不先提下马谡。话说当日马谡受诸葛亮之命,镇守蜀国要地街亭。诸葛亮本来十分信任马谡,认为其是难得一见的良将,然而马谡却过分轻敌,接下来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

诸葛亮像

打败马谡的司马懿并没有浅尝辄止,而是继续挥师前进,没有给蜀军留一丝喘气之力。此时属下来报,诸葛孔明此时正在西城。司马懿听后仰天长笑不止,孔明啊孔明,你今日死期已至,哈哈哈哈,看我如何取你狗命。

司马懿对副官说道,传令下去,所有兵马加快速度。

不消片刻,魏军十万人马已经行至西城城下。但眼前的一幕却让司马懿惊呆了。他本以为诸葛亮此时正在号集手下布防工事,满城应该一副御敌的状态。

眼前的事实是西城面前空无一人,无任何防御措施。远远望去,诸葛亮正悠悠然坐于城墙之上。旁边立有两个书童,一个手持拂尘,正在帮诸葛亮拂琴。

诸葛亮空城计的故事 诸葛亮简介 诸葛亮空城计的故事

副官见状,喜出望外:将军,此时不攻,更待何时?我们杀了诸葛亮一个措手不及。

司马懿一脸阴沉,默默说道:不急。

副官不解:将军此话何意?现在城中无一守军,末将冲上去,定能活捉他诸葛孔明。

司马懿说道,他诸葛孔明何等聪慧狡诈之人,我十万大军压境,他怎么会如此束手就擒?

将军意思是其中有诈?

必然有诈!

末将先率一队人马过去刺探个究竟,将军稍后。

万万不可,孔明能如此安坐城上,城下定有机关重重,城门之后必然伏有重兵。

副官听后面露骇色。

司马懿又沉思良久,最后调转马头,喊道:撤!

正所谓机关算进太聪明,城内确实守军甚缺,诸葛亮故意虚张声势,却不想司马懿正好中计,实在让人又叹又奇!叹的是司马懿大好战机没有把握,奇的是空城计真乃千古神计。

诸葛亮七擒孟获

公元225年,诸葛亮率兵入南蛮。而此时南蛮内部刚经历内讧,高定军事政变杀了前首领拥护孟获称王。诸葛亮派马忠和李恢兵分两路攻打南蛮,自己率军击败高定主力部队,杀了叛军高定。孟获退回益州郡。五月,蜀兵渡过沪水,进入云南,于孟获交战,生擒孟获。

诸葛亮画像

首次抓住孟获,诸葛亮好酒好肉招待,并且故意让孟获观看蜀军军队实力,孟获看了并不服。诸葛亮就放他回去。之后却找来孟获副将,称孟获把罪名全部怪在他身上。副将十分生气,诸葛亮故意把他也放了。副将回去后,心中愤愤不平,就把孟获绑了送至蜀营。孟获第二次被抓,心里更是不服,诸葛亮再次放他回去。这次孟获回去也想出一计谋,其弟孟优假装来蜀营投降。诸葛亮识破其计,故意灌醉孟优。等到孟获来劫营的时候,再次被诸葛亮擒住。这第三次擒拿孟获,孟获仍不服气,认为不过是遭人暗算被计谋陷害,并不臣服。诸葛亮仍然放孟获回去。第四次孟获以为诸葛亮独自出来堪察地形,带兵欲偷袭诸葛亮时候,又中计被抓。第四次孟获部下感恩诸葛亮宽厚,竟然灌醉孟获,亲自把孟获送至诸葛亮军营。第五次被抓的孟获仍然是觉得被内贼陷害,于是诸葛亮又放回孟获。

如此反复几番,孟获并不臣服,最后孟获投奔木鹿大王还有乌戈国国王,两个大王虽然兵力强势却仍然被诸葛亮打败,孟获最后终于下跪起誓,永不反叛,效忠蜀国。至此,几次三番和南蛮征战,终于收复南蛮人心,保障了以后蜀国南境安宁。

两军交战必有死伤,为此南征回师途上,诸葛亮还命士兵制作了一种食用馒头来祭奠死去的冤魂。

诸葛亮出战之前曾有部下阻止,称南蛮险恶之地,不宜一国丞相出师,以防意外。可是诸葛亮擅长外交权术,人心连结,当时诸葛亮就已有征服南蛮免除后患之心。在南蛮境内,诸葛亮闻之孟获在当地破有人心,于是想到制服孟获,以其来统领南蛮效忠蜀国。于是便有了诸葛亮南征七擒七放孟获的典故。

诸葛亮后代

关于这个问题,我还真的没有认真想过。我向来是将他当做神一般的存在,而神会不会生孩子这个问题还真没考虑过。

诸葛亮画像

言归正传,诸葛亮的妻子,一个容貌不出众但才华出众的丑女,众所周知。所以这脑袋灵光的谋士连选择妻子的标准都与他人不同,不爱美女爱才女。但是让人郁闷的是,两人在婚后近三十年里都没有自己的孩子。古之有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孔明也着急,只能将大哥的二儿子过继为子,但不幸的是,此子在25岁时就去世了。好在去世时留下子嗣诸葛攀。天意弄人的是,诸葛亮大哥一家在东吴被满门抄斩,所以诸葛攀又回到大哥家,延续香火。

可幸的是,诸葛亮终是晚年喜得贵子,诸葛瞻。其子聪慧过人,记忆力强,完全继承了父亲的高智商,并且很得民心,仕途坦顺,为国捐躯。诸葛瞻的大儿子诸葛尚青葱年华,追随父亲脚步,上阵杀敌,为国捐躯,一门忠烈。

诸葛瞻次子诸葛京年纪尚幼,未上沙场。之后被征召为官吏,出任眉县县令,也算是完成祖父诸葛亮省钱未完成的心愿。

至此为史书上记载的诸葛亮的后代,那么再之后呢?

据传诸葛亮的第14代孙诸葛利,诸葛青及其四个儿子的后代多分布在浙江兰溪一代。而如今在浙江有个诸葛镇,是诸葛后裔最聚集的地方。

在我看来,我们何必那么在意?诸葛亮一代谋士的名声已经载入史册,我们那么想追寻他的血脉,难道是希望再出现一代如孔明的谋士吗?诸葛孔明,一人足矣。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25551/206742314540.html

更多阅读

我眼中的吴用——闫广成 吴用的故事情节

四大名著里我喜欢看《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可是我最爱看的是《水浒传》中的吴用。吴用是梁山泊义军军师,排名第三。他头戴一顶桶子样抹眉梁头巾,穿一领皂沿边麻布宽衫,腰系一条茶褐銮带,下面丝鞋净袜,省的眉清目秀,面白须长。他

《诸葛亮巧使空城计》缩写曹钰 诸葛亮空城计的故事

三国时期,诸葛亮错失街亭,司马懿乘势引大军15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当时,诸葛视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一班文官,也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里。众人听到司马懿带兵前来的消息都大惊失色。诸葛亮观望后说:“大家不要惊慌,我略用计策,便可教司

《三国志》中真正使用“空城计”的人 三国志13 可使用武将

近日,草根博友子金山先生写博客表示孙坚才是用“空城计”的第一人。让我不禁想起我在去年写成发表,并后来被人盗贴的那篇《<三国志>中真正使用“空城计”的人》来了。很遗憾,自己当初没有阅读《孙破虏讨逆传》,所以错过了这一重大事件。

西门豹的另外一个故事 西门豹的故事视频

复姓西门的,历史上有两个著名人物。一个确有其人,存在于二千四百多年前,叫西门豹;一个据我知道应该是文学中的,叫什么西门大官人。很小时候就知道西门豹,那会还在读小学。学校里评法批儒,组织了一个故事宣讲组,在各班级里巡回宣讲“儒法斗争

空城计的意思 “空城计”的管理启迪

     “空城计”的故事,因为《三国演义》一书的流传而广为人知,由此衍生的京剧“失空斩”更加脍炙人口,只要是票友都会唱上两句。但是,关于空城计的争论也一直存在。学界公认,根据各种史料,诸葛亮采用空城计的故事纯属小说家言,子虚乌

声明:《诸葛亮空城计的故事 诸葛亮简介 诸葛亮空城计的故事》为网友印画少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