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厥阴心包经 手厥阴心包经图片【经穴位置、作用、主治功效】

手厥阴心包经 - 概述 人体十二经脉之一。简称心包经。
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表里。
手厥阴心包经,流注时辰为下午七至九点,即戌时。
人体横膈膜以上的虚热症,心包经可主泄,胸闷,恶心想吐,可压中指或内关等穴以消除上焦热。  手厥阴心包经 - 病变表现

该经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手心热,肘臂曲伸困难,腋下肿,胸胁胀闷,心痛,心烦,面红,目黄,喜笑无常等。

 
手厥阴心包经 - 穴歌 心包九穴天池近,天泉曲泽郄门认,间使内关输大陵,劳宫中冲中指尽。
 手厥阴心包经穴图的位置、作用、主治功效

   
    手厥阴心包经穴,归属于手厥阴心包经的腧穴。据《针灸甲乙经》及《医宗金鉴》等书载述,手厥阴心包经所属穴计有:天池穴、天泉穴、曲泽穴、郄门穴、间使穴、内关穴、大陵穴、劳宫穴、中冲穴。共九穴。
    根据《手厥阴心包经穴国家标准部位表》,以下详解手厥阴心包经穴位图的位置、作用、主治功效等。
    天池穴
    【位置】 在胸部,当第4肋间隙,乳头外1寸,前正中线旁开5寸。

    【解剖】 在胸大肌外下部,胸小肌下部起端,深层为第四肋间内、外肌;有胸腹壁静脉,胸外侧动、静脉分支;布有胸前神经肌支及第四肋间神经。
    【主治】 胸闷,心烦,咳嗽,痰多,气喘,胸痛,腋下肿痛,瘰疬,疟疾,乳痈。
    【配伍】 配列缺、丰隆治咳嗽;配内关治心痛;配支沟治胁肋痛。
    【刺灸法】 斜刺或平刺0.5~0.8寸;可灸。本穴正当胸腔,内容心、肺,不宜深刺。
    【附注】 手厥阴、足少阳之会穴。
    天泉穴
    【位置】 在臂内侧,当腋前纹头下2寸,肱二头肌的长、短头之间。

    【解剖】 在肱二头肌的长短头之间;有肱动、静脉肌支;为臂内侧皮神经及肌皮神经分布处。
    【主治】 心痛,胸胁胀满,咳嗽,胸背及上臂内侧痛。
    【配伍】 配内关、通里治心痛、心悸;配肺俞、支沟治咳嗽、胸胁痛;配侠白、曲池、外关治上肢痿、痹、瘫、痛。
    【刺灸法】 直刺0.5~0.8寸;可灸。
    曲泽穴
    【位置】 在肘横纹中,当肱二头肌腱的尺侧缘。

    【解剖】 在肱二头肌腱的尺侧;当肱动、静脉处;布有正中神经的本干。
    【主治】 心痛,善惊,心悸,胃疼,呕吐,转筋,热病,烦躁,肘臂痛,上肢颤动,咳嗽。
    【配伍】 配神门、鱼际治呕血;配内关、大陵治心胸痛;配大陵、心俞、厥阴俞治心悸、心痛;配少商、尺泽、曲池治疗肘臂挛急、肩臂痛。
    【刺灸法】 直刺0.8~1寸,或者用三棱针刺血;可灸。
    【附注】 心包经合穴
    郄门穴
    【位置】 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5寸。

手厥阴心包经 手厥阴心包经图片【经穴位置、作用、主治功效】

    【解剖】 在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有指浅屈肌,深部为指深屈肌;有前臂正中动、静脉,深部为前臂掌侧骨间动、静脉;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其下为正中神经,深层有前臂掌侧骨间神经。
    【主治】 心痛,心悸,胸痛,心烦,咳血,呕血,衄血,疔疮,癫疾。
    【配伍】 配大陵止咯血;配曲泽、大陵治心痛;配梁丘、足三里、太冲治神经性呕吐;配内关治急性缺血性心肌损伤。
    【刺灸法】 直刺0.5~1寸;可灸。
    【附注】 心包经郄穴。
    间使穴
    【位置】 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解剖】 在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有指浅屈肌,深部为指深屈肌;有前臂正中动、静脉,深层为前臂掌侧骨间动、静脉;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前臂外侧皮神经,其下为正中神经掌皮支,最深层为前臂掌侧骨间神经。
    【主治】 心痛,心悸,胃痛,呕吐,热病,烦躁,疟疾,癫狂,痫证,腋肿,肘挛,臂痛。
    【配伍】 配支沟治疟疾;配尺泽治反胃、呕吐、呃逆;配水沟、太冲治癔病;配腰奇治癫痫。
    【刺灸法】 直刺0.5~1寸;可灸。
    【附注】 心包经经穴。
    内关穴
    【位置】 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解剖】 在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有指浅屈肌,深层为指深屈肌;有前臂正中动、静脉,深层为前臂掌侧骨间动、静脉;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下为正中神经掌皮支,最深层为前臂掌侧骨间神经。
    【主治】 心痛,心悸,胸痛,胃痛,呕吐,呃逆,失眠,癫狂,痫证,郁证,眩晕,中风,偏瘫,哮喘,偏头痛,热病,产后血晕,肘臂挛痛。
    【配伍】 配公孙治肚痛;配膈俞治胸满支肿;配中脘、足三里治胃脘痛、呕吐、呃逆;配外关、曲池治上肢不遂、手振颤。配患侧悬厘治偏头痛;配建里除胸闷。
    【刺灸法】 直刺0.5~1寸;可灸。
    【附注】 心包经络穴,八脉交会穴~通阴维脉。
    大陵穴
    【位置】 在腕掌横纹的中点处,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解剖】 在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有拇长屈肌和指深屈肌腱;有腕掌侧动、静脉网;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正中神经掌皮支,深层为正中神经本干。
    【主治】 心痛,心悸,胃痛,呕吐,惊悸,癫狂,痫证,胸胁痛,腕关节疼痛,喜笑悲恐。
    【配伍】 配劳宫治心绞痛、失眠;配外关、支沟治腹痛、便秘;配水沟、间使、心俞、丰隆治癫、狂、痫、惊悸。
    【刺灸法】 直刺0.3~0.5寸;可灸。
    【附注】 心包经输穴、原穴。
    劳宫穴
    【位置】 在手掌心,当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的中指尖处。

    【解剖】 在第二、三掌骨间,下为掌腱膜,第二蚓状肌及指浅、深屈肌腱,深层为拇指内收肌横头的起端,有骨间肌;有指掌侧总动脉;布有正中神经的第二指掌侧总神经。
    【主治】 中风昏迷,中暑,心痛,癫狂,痫证,口疮,口臭,鹅掌风。
    【配伍】 配后溪治三消、黄疸;配涌泉治五般痫。
    【刺灸法】 直刺0.3~0.5寸;可灸。
    【附注】 心包经荥穴。
    中冲穴
    【位置】 在手中指末节尖端中央。

    【解剖】 有指掌侧固有动、静脉所形成的动、静脉网;为正中神经之指掌侧固有神经分布处。
    【主治】 中风昏迷,舌强不语,中暑,昏厥,小儿惊风,热病,舌下肿痛。
    【配伍】 配内关、水沟治小儿惊风、中暑、中风昏迷等;配金津、玉液、廉泉治舌强不语、舌本肿痛;配商阳治耳聋时不闻音。
    【刺灸法】 浅刺0.1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附注】 心包经井穴。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25951/770633817968.html

更多阅读

手太阴肺经循行图 肺经 肺经-概述,肺经-循行

肺经,即手太阴肺经之简称。十二经脉之一。该经起自中焦(腹部),向下联络大肠,回过来沿着胃的上口贯穿膈肌,入属肺脏,从肺系(气管、喉咙)横行出胸壁外上方,走向腋下,沿上臂前外侧,至肘中后再沿前臂桡侧下行至寸口(桡动脉搏动处),又沿手掌大鱼际外缘出

肾经经络图解 中医经络知识之足少阴肾经图解

足少阴肾经概述足少阴肾经为人身十二正经之一。足少阴肾经的巡行路线1.经脉循行:起于足小趾之下,斜向足心(涌泉)出于舟骨粗隆下,沿内踝后向上行于腿肚内侧,经股内后缘,通过脊住(长强)属于肾脏,联络膀胱。 肾脏部直行脉:从肾向上通过肝和横

中医基础:足少阴肾经

  1.循行部位:足少阴肾经起于足小趾端,斜向于足心(涌泉穴),出于舟骨粗隆下(然骨穴),经内踝后进入足跟,再向上沿小腿内侧后缘上行,出埚窝内侧,直至大腿内侧后缘,人脊内,穿过脊柱,属肾,络膀胱。2.分支腰部的直行分支:从肾上行,通过肝脏,上经横膈,进入

小人背后出阴招 摔跤手出阴招

没想到除了日本深夜节目之外,日本摔角也一样"精采"!下面是小编专门为您整理好的:摔跤手出阴招。摔跤手出阴招 在大阪的DDT Pro摔角大赛中,Joey Ryan利用他的弟弟把对方Danshoku Dino打到没有反击的能力!

声明:《手厥阴心包经 手厥阴心包经图片【经穴位置、作用、主治功效】》为网友梦旅鹿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