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总前委书记 淮海战役总前委书记是谁 淮海战役总前委书记

2016-05-27 11:24:07来源: 武林军事 责任编辑:军事小x0条评论

  淮海战役总前委书记

  在淮海战役中,中共解放军方面的作战是由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五人组成的总前委领导的,其中前三位为常委,而邓小平任书记。

邓小平照片

  据记载,邓小平曾经几次表示淮海战役是毛泽东交给他指挥的,而且部署也是他主持决定的。但是根据真实的历史,邓小平的这一说法是有问题的,他本身并没有过多地参与这场战役的决策和指挥。

  淮海战役是随着战局变化一点点打下来的,就计划和部署而言,虽然是一开始还并不成熟但也早已定下,是由粟裕最早提出再经过毛泽东等中央军委完善。所以,这方面的功劳是他俩的,与邓小平关系不大。

  总前委成立时淮海战役已经开打整整十天,而且实际上之后总前委五人也只开过一次全体会议,当时已是第三阶段,内容讨论的是接下去的渡江战役部署。可见总前委并没有真正指挥这场战役,它的意义只是领导和协调两大野战军。具体的战斗还是军队的领导和将领自己指挥的。

  此外,在淮海战役中,中野是配合华野作战的。在最后统计的结果里,华野总共歼敌约44万,占总数的80%,伤亡也有约9.1万,占总数的67%。可见淮海战役的主力是华野的,而非中野。而邓小平当时是中原野战军的政委,是无法指挥中野的。

  身为总前委的书记,邓小平在淮海战役中是重要的功不可没的,但远没有他说的那么大,可见他有争功之嫌。

  淮海战役支前民工

  淮海战役的胜利,不单单是共产党军队的胜利,更是广大支前民工的胜利。因为,当时支援前线的民工数量巨大,据统计高达543万人,远远超过了参战的军队的兵力数量。

支前民工照片

  这五百多万的民兵几乎都来自淮海战役战场周围的江苏、山东、安徽和河南四个省份。其中,随军的常备民工有22万,二线的民工有130万,其他近400万都是后方临时调动的。

淮海战役总前委书记 淮海战役总前委书记是谁 淮海战役总前委书记

  他们主要的任务是运送粮食和弹药装备。据说为了打这场战役总共筹集了9.6亿斤的粮食,最后运送到前线的也有4.3亿斤,而这些都是民工们靠小车推靠担子挑靠肩膀扛送过去。据说当时的民工队伍里,大小车辆有88万辆,挑子30万副。此外,他们的另一个任务就是,护送伤员。为此,准备的担架就有20万副,他们最后转运了9.8万伤员,这些士兵的生命都是他们拯救的。

  据说,战役初期,中共方面初步预算的兵力与民工的比例是1:3,可是到了第三阶段已经高达了1:9,也就是说战场上的每一个士兵身后,都有九个民工在支援他。由此可见百姓们支前的积极性之高。

  关于这些支前的民工,到现在还流传着一个小竹棍的故事。那是山东农民唐和恩支援时带在身边的棍子,他从家乡山东出发,之后的五个多月里他去了许多地方,包括江苏、山东、安徽三个省八十八个城乡,而他每经过一个地方都会在竹棍上刻下这里名字。

  淮海战役陈官庄

  陈官庄是淮海战役的主要战场之一,自1948年12月至次年1月是淮海战役第二、三阶段由我军对于国民党军进行的最大规模的一次村落攻坚战。人民解放军将杜聿明集团团团围困于以陈官庄为中心向外放射的五千至一万米范围内,并不断缩小距离,最终由两个独立旅一举进攻将其歼灭,淮海战役全面结束。

陈官庄战役

  陈官庄是我国河南永城东部的一个乡,与安徽萧县相接,作为淮海战役第三阶段的主战场,也是该战役结束的地方,乡内有革命烈士陵园。

  在淮海战役的第二阶段中,国民党军的黄维军团于双堆集被围困,敌方为了保护主力,决定放弃徐州,令杜聿明率三个兵团组成一个大集团,避开正面交战,前去解救黄维,再一同南下。于1948年11月底,杜聿明集团沿徐永公路呈纵队向前蜂拥移动。

  此时,华东野战军发现了南撤的杜聿明集团,于是全面追击围堵,使得敌军四下逃窜,全军混乱,杜聿明不得不暂停整顿。此时,我军乘机进攻,将其包围在一个极其狭小的范围内,敌军屡屡突围均被击退,敌方第十六兵团在突围中全数被歼。此时由于正好平津战役尚未完成包围,于是野战军对敌方进行了为期二十多天的包围修整,期间不少士兵携带枪支前来投降。

  至49年1月6日,华东野战军与冀鲁豫军队两个独立旅一并发动总攻,直至10日下午,杜聿明被俘,我军取得了淮海战役的全面胜利。

2016-05-27 11:24:07来源: 武林军事 责任编辑:军事小x0条评论

  饶漱石与淮海战役

  至今为止,在大多数人心目中,粟裕是淮海战役中功劳最大的一名指挥员,甚至得到了毛主席“淮海战役第一功”的称誉。然而,此外还有一种说法提到了另一个人,称其才是淮海战役中的第一大功将,那个人就是饶漱石。

饶漱石

  饶漱石是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同时也是一名极其杰出的政治家,曾经担任华东军政委主席以及中共中央华东局书记,他还是上海市的第一任市委书记。那么在政界具有如此高地位的一名大人物,为何会销声匿迹呢?

  据悉建国初期,有一个高饶反党事件,而饶漱石就是高饶集团的中心人物,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内高层首次出现分裂的一场斗争事件,饶漱石正是因为此事被免职、判刑,于1975年病逝。然而至今,对此事持有反对态度的声音不少,有不少人认为,饶漱石其实是第一大冤人,只是至今尚未能得到平反。那么他与淮海战役又有什么关系呢?

  如今我们能找到淮海战役的相关将领功绩很少是会提到饶漱石的,但是根据当时的记载,饶漱石不仅参与了淮海战役的制定,并且在电报中都是名列第一位的,由此可见饶漱石必然属于淮海战役的领导层之中。此外,中央对于淮海战役三个阶段发出的贺电中,饶漱石的名字都是排在华东区的首位,想必饶漱石在战役中定然贡献了重大的功劳。

  饶漱石一直是华野的政委,也未曾离开淮海战场,那么最后又为何会由粟裕成为战役的代司令呢?饶漱石在淮海战役中的功绩是否被抹去的确值得我们深思。

  淮海战役示意图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里的一次极大胜利,虽然我方士兵用少数的伤亡换来了大片的战俘和胜利,但事实上,在这场战争中,我方军队受到了极大的阻拦,状况一度十分危急。让我们通过淮海战役示意图来看看当时的战争状况。

淮海战役示意图

  在淮海战役中,解放军和国民军都投入了巨大的兵力物力。在这张淮海战役示意图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双方交战的主要地点。作为解放军的先锋部队,粟裕带领的华野军队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在碾庄剿灭黄百韬部队。而这次围剿得益于贾汪起义,这次起义为粟裕成功拦截黄百韬军队减少了许多时间。

  在双方部队陷入交战时,蒋介石又派遣了别的部队来救援黄百韬。当时的粟裕一方是在攻打黄百韬部队,但另一方还在拦截前来救援的邱清泉等部队,面对蒋介石新派的救援部队他再无抵抗之力。幸好的是毛泽东迅速地派遣了刘伯承和邓小平,陈毅等人,带领中野军前来救援。

  在双方兵力的默契配合下,他们一方剿灭了黄百韬势力,另一方攻占了国民军的供给地宿县。然后双方势力又一次分工合作,一方围剿黄维的机械部队,另一方围住了邱清泉和李弥等人的部队。在通力合作之下,黄维部队在双堆集这个地方被成功剿灭。之后双方兵力合并,在休养生息20天之后。他们对名将杜聿明的部队发起了总攻。其实原本杜聿明部队时可以逃过这场战役的,但是由于蒋介石的胡乱指导,导致在这场战争中,被解放军一举歼灭。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26551/60932579034.html

更多阅读

徐蚌会战淮海战役台湾版 第一章 知兵堂徐蚌会战pdf

徐蚌会战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蒋介石投掷了如此巨大人力、物力,结果这关键一搏,还是惨遭“滑铁卢”,是蒋介石用人不当?是南京最高指挥部决策失误?是奸人出卖?还是内部失和?······ 怀冰◎著 封面设计◎邱元昌 跃升文化事业有限公司荣誉出

徐州淮海战役纪念塔 淮海纪念塔要门票吗

清明时节雨纷纷,苍天抽泣悼英魂,映花带泪梨裹素,祭奠先烈励后人。淮海战役纪念塔正门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一九五九年四月四日由国务院决定在江苏省徐州市兴建,一九六○年四月五日奠基,一九六五年十月一日建成开放。淮淮战役烈士纪念塔座落

淮海烈士纪念塔作文 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

  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在市南郊,凤凰山麓。为纪念在淮海战役中牺牲的烈士而建。淮塔上面的碑文为毛泽东书写的"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九个闪闪发光的镏金大字。塔高三十八点一五米,前有平台和一百二十九级石阶,庄严雄伟。塔上端雕刻着

声明:《淮海战役总前委书记 淮海战役总前委书记是谁 淮海战役总前委书记》为网友你大爷的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