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高考卷分全国卷和自主命题。全国卷又分新课标Ⅰ卷和新课标Ⅱ卷。
2016年福建、四川、广东、湖北、湖南、陕西、重庆、安徽8省不再自主命题,加上之前河南、河北、山西、江西4省,共12个省份使用全国新课标Ⅰ卷。海南、山东将有部分试卷采用全国卷,再加之使用全国新课标Ⅱ卷的12个中国周边省份,共计26个省份使用全国卷。
使用新课标Ⅰ卷的省份是人口大省,为了增加高考区分度,新课标Ⅰ卷的难度大于新课标Ⅱ卷。高校下放名额是以省(直辖市)为单位,所以使用新课标Ⅰ卷的考生间的竞争异常激烈。
【语文】
语文科目课标Ⅰ卷与课标Ⅱ考查形式上和难度差别不大,考题内容选材上有所区别。
“新题型”值得关注:
文言文断句题、古代文化常识题、名篇名句语境补写题、古代诗歌比较鉴赏题、实用类文本关联探究题、图文转换题、事件类材料写作题(含时事类材料、故事类材料、应用文)等7类新题型。
第Ⅰ卷(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
大纲要求:
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以及提取信息的准确度和速度。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大纲要求:
充分利用教材,夯实古代诗文知识基础。
古代诗文阅读分三部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大纲要求:
要注重对课本文言知识的积累,对于重点的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等知识要强化训练,注重归纳总结。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大纲要求:
要结合文章,理解记忆,默写要注意整理易出错的高频词汇。
乙 选考题(25分)
第三、四道现代文阅读大题中选一道作答。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近5年全国新课标卷对选考部分考查点和题型相对稳定,均是小说和人物传记;
还应注意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散文、实用类文本阅读的新闻报道和人物访谈等文体复习,做到“以不变应万变”,不遗漏任何考点。
第Ⅱ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
大纲要求:
根据题型变化,做好专项练习。如第17题“图文转换”题需将各种类型的考查模式多做系统复习。
六、写作
【2011-2014年】
作文要求: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2015年】
作文要求有所变动,即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侧重学会解读材料)
大纲要求:
强化作文训练,提高写作能力。
1、立意要新颖深刻;
2、注重积累,灵活运用新鲜素材;
3、语言富有文采,具有时代气息;
4、注意谋篇布局,安排段落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