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梧州市蒙山县 广西梧州市蒙山县2014届高三高考模拟考试(考前演练)语文试题

广西梧州市蒙山县2014届高三高考模拟考试(考前演练)语文试题

一、(12分)

1、下列加点的子注音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卷帙(zhì)    晕车(yùn)     潜意识(qiǎn)   煽风点火(shān)

  B.偌大(nuò)  症结(zhēng)  酵母菌(jiào)   煊赫一时(xuān)

C.笑靥(yè)   央浼(miǎn)   发横财(hèng)   便宜行事(biàn)    

    D.请帖(tiě)   胡诌(zhōu)   补给线(jǐ)     文笔恣肆(zì)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接连发生大地震和核泄漏事件,国家经济已经临深履薄,走到了濒临崩溃的危险边缘,当前,日本正面临着走出经济困境的巨大考验。

B.正所谓“百善孝为先”,父母的养育之恩天高地厚,凡为子女者都应该时时刻刻牢记父母的大恩大德,并以实际行动来报答。

C.阳春三月,阳光明媚,熏风习习,我们来到郊外,欣赏着桃红柳绿的美景,所有的烦恼都付诸东流。

D.在第三产业技术革命大潮已经来临的时候,如果中国能够抓住机遇,掌握未来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向与核心,那么,世界科技中心向东方回归便倚马可待了。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城管局长用真诚之举换来了宽容,我们希望这不是一种公关策略,而是政府部门重视和善待网络民意的体现,更希望成为政府工作的常态和义务。

B.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我们要承前启后,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如果中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在我们这一代损毁了,丢掉了,那我们就是一代罪人。

C.这些图书自然有着多方面的意义和价值,但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它们生动展现了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而成为这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精神档案,从而具有特殊的精神魅力。

D.德川时代的日本实现了“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这其实是得益于中国儒家仁爱观念和众生平等思想的影响的结果。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山下荷塘旁的洼地里的蛙声就像一首首乐曲的旋律,远远近近飘忽而来。我甚至能

清晰地听出某片最大的蛙声来自何处,某片最低沉的蛙声源于哪里。      ,      。

      ,      ,      。

① 于是蛙声、蝉声,蝉声、蛙声,彼此交错,互相铺垫

② 还是融合在众多熟悉或陌生的生命里

③ 它们能让你从心灵深处生出一份依恋、 感激和渴望走近的冲动

④ 蝉也像与蛙事先沟通了似的,嘹亮地唱起了欢歌

⑤ 我不知自己是置身于大自然美妙的音乐中

A.④①⑤②③   B.⑤②③④①   C.④①③⑤②   D.⑤②④①③

中国园林刻意以石创造诗情画意。对于较小的庭院,通常以疏落有致的石块加之玲珑俊秀的石峰来点缀空间。此外,还有一种常见的手法即是在粉墙中嵌理壁岩。如《园林》所云:“峭壁山者,靠壁理也。借以粉壁为纸,以石为绘也。理者相石皴纹,仿古人笔意,植黄山松柏,古梅,美笔,收之圆窗,宛然镜游也。”对于大型园林空间,为避免空旷、单调和一览无余,便借山石将单一的大空间分隔成若干个较小的空间。凡以山石分隔空间,通常都因山石无定形而使被分隔的空间相互连绵、延伸、渗透,从而找不出一条明确的分界线;而以人工建筑为界面来分隔的空间,则彼此泾渭分明。两者相比,前者似乎更能以不着痕迹取胜。

中国古典园林的传统庭园景石造型,有法无式,变化百千,大致可分为两类,一为塑物型,一为筑山型。前者虽只几分形似,但妙在神传,有若中国写意画,介乎似与不似之间;后者仿作自然山体,讲究气势。

塑物型景石,其所选的石材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形状特征,或酷似风物禽鱼,或若兽若人,神貌兼有;或稍以加工,寄意于形。江南庭园里珍贵的塑物型景石,均是以一定的主题来表达景石的意境的,它置于庭中,往往就成了庭园的景观中心,深化园意。不作为庭中观赏的孤赏石时,一般布置在入口、前庭、廊侧、路端、景窗旁、水池边等,以作点缀。

筑山型景石造景的特点是非常注重山型,如砌筑山峰,一般成下小上大,似“有飞舞势”之奇峰,如果要使峰筑得更奇、更险,常用岩、壁、峡、洞等手法去强化。作峰还常与岭相辅作景,把挺拔的峭峰置于“翻若长鲸”的伏岭间,对比之下,峰更峭,岭愈顺,逶迤起伏。

和西方相比,石头与中国园林艺术有着不解之缘。石头文化在中国园林文化中有着广泛的艺术价值和精神意境。

  (摘编自杨文会《片山有致  寸石生情——中国古典园林中山石的 审美意境》)

5.下列关于“园林中的山石”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山石是构成中国园林的四大要素之一,是一种必不可少的造景素材,可见其在园林中的地位是最重要的。

广西梧州市蒙山县 广西梧州市蒙山县2014届高三高考模拟考试(考前演练)语文试题

B.园林中的山石又被称为“假山”,它不仅师法自然,而且凝结着造园家的艺术创造,因而还能传情。

C.山石在园林中的用途非常广泛,它能固岸、坚桥、作磴、围池作栏、立壁引泉作瀑等,既可作庭园的点缀,又可作景观中心。  

D.山石、人工建筑在园林中都能用以分隔空间,虽然目的一样,但前者的分隔效果更自然。

6.下列不能证明“中国园林刻意以石创造诗情画意”的一项是 (    )

A.计成在《园冶》中有“片山有致,寸石生情”之说。

B.在扬州园林,有用石象征四季的做法。如以粉墙漏窗为背景,一峰突兀于疏竹丛中,犹如雨后春笋,象征春回大地。

C.古有“园可无山,不可无石”的说法。

D.以粉壁为纸,以石为绘也。理者相石皴纹,仿古人笔意,植黄山松柏,古梅,美笔,收之圆窗,宛然镜游也。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山石成为中国园林抒发情趣的形式, 大概是受了绘画的影响。

B.塑物型景石造景不重形似,只重神似,酷似中国写意画。

C.塑山型景石造景非常注重山形,追求奇、险的效果,以气势取胜。  

D.与中国不同的是,西方园林艺术不注重以山石作为造景素材。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9分,每小题3分)

叶盛,字与中,昆山人。正统十年进士,授兵科给事中。师覆土木①,诸将多遁还。盛率同列请先正扈从失律者罪,且选将练兵,为复仇计。也先迫都城,请罢内府军匠备征操。又请令有司储粮科给战士,遣散卒取军器于天津,以张外援。三日间,章七八上,多中机宜。寇退,进都给事中。景泰②元年,言:“流民杂五方,其情不一。虽幸成编户,而斗争仇杀时时有之,宜专官绥抚。”又言:“畿辅旱蝗相仍,请加宽恤。”帝多采纳。勋戚所置市廛,月征税。盛以国用不足,请籍其税佐军饷。皆从之。帝以兵革稍息,颇事宴游,盛请复午朝故事,立报可。当是时,帝虚怀纳谏,凡六科联署建请,多盛与林聪为首。廷臣议事,盛每先发言,往复论难。与议大臣或不悦曰:“彼岂少保耶?”因呼为“叶少保”。然物论皆推盛才。稍迁左佥都御史,代李秉巡抚宣府。请量减中盐米价,以劝商裕边。复举官牛官田之法,垦田四千余顷。以其余积市战马千八百匹,修堡七百余所,边塞益宁。成化三年秋,入为礼部右侍郎,偕给事毛弘按事南京。还改吏部。出振真定、保定饥,议清庄田,分养民间种马,置仓涿州、天津,积粟备荒,皆切时计。满都鲁诸部久驻河套,兵部尚书白圭议以十万众大举逐之,沿河筑城抵东胜,徙民耕守。帝壮其议。八年春,敕盛往会总督王越、巡抚马文升、余子俊、徐廷璋详议。既往来三边,知时无良将,边备久虚,转运劳费,搜河套复东胜未可轻议。乃会诸臣上疏,言:“守为长策。如必决战,亦宜坚壁清野,伺其惰归击之,令一大创,庶可遏再来。又或乘彼入掠,遣精卒进捣其巢,令彼反顾,内外夹击,足以有功。然必守固,而后战可议也。”帝善其言,而圭主复套。师出,竟无功。人以是服盛之先见。年五十五卒,谥文庄。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六十五》)

〔注〕①土木:即土木堡。明英宗率领的明军在土木堡被元朝残余势力也先的大军打败,明军全军覆灭,明英宗被俘,史称土木之变。随后,也先便大举入侵中原,直逼北京。

②景泰:英宗被俘后,景帝即位,以第二年为景泰元年。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遣散卒取军器于天津,以张外援        张:扩充

B.畿辅旱蝗相仍                        仍:连续

C.请籍其税佐军饷                      籍:凭借

D.盛请复午朝故事,立报可              报:上奏

9.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叶盛“有卓见”的一组是   (      )

①三日间,章七八上,多中机宜    ② 搜河套复东胜未可轻议

③勋戚所置市廛,月征税          ④ 议清庄田,分养民间种马

⑤盛每先发言,往复论难          ⑥ 沿河筑城抵东胜,徙民耕守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④⑤⑥      D.③④⑤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叶盛常常直言进谏,竭忠尽智。看到皇上因战事逐渐停息而经常进行宴饮游乐,叶盛奏请皇上恢复午朝;后来还奏请皇上清理豪强大户的田地。他的意见皇上大多采纳。

B.叶盛为官关注百姓的疾苦。针对复杂的流民情况,他建议派出专门的官员前去安抚,还建议皇上对受灾的百姓宽免徭役加以救济 。

C.叶盛在军事方面也表现出突出才能。当也先大军逼近都城时,他为备战提出了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也先撤兵后,他得到了晋升。

D.叶盛的固边政策取得显著成效。代李秉巡抚宣府时,积极推行劝商裕边、垦边、积粟备荒等治边政策,使边塞日益安宁。

               

                            第Ⅱ卷(非选择题120分)

注意事项:第Ⅱ卷共4页,请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四、(23分)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盛率同列请先正扈从失律者罪,且选将练兵,为复仇计。(5分)

译文:                                                                 

  (2)帝善其言,而圭主复套。师出,竟无功。(5分)

译文:                                                                 

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竹轩诗兴      张镃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注〕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篆烟:盘香的烟缕。

(1)诗的前两联描写了诗人怎样的竹轩生活?(4分)

答:                                                                     

                                                                         

(2)诗的尾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4分)

答: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第一小题计分。)(5分)

(1)曾子曰:“             ,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不亦远乎?”(《论语·泰伯》)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             。(苏轼《赤壁赋》)

             ,欸乃一声山水绿。(柳宗元《渔翁》)  

(2)子曰:“见贤思齐焉,             。”(《论语·里仁》)

我欲因之梦吴越,             ,湖月照我影,             ,谢公宿处今尚在,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             。(《孟子·告子下》)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22分)

苦夏       冯骥才        

四季是来自于宇宙的最大的节拍。在每一个节拍里,大地的景观便全然变换与更新。四季还赋予地球以诗,故而悟性极强的中国人,在绝句中确立的法则是:起,承,转,合。这四个字恰恰就是四季的本质。起始如春,承续似夏,转变若秋,合拢为冬。合在一起,不正是地球生命完整的一轮?为此,天地间一切生命全都依从着这一节拍,无论岁岁枯荣与生死的花草百虫,还是长命百岁的漫漫人生。而在这生命的四季里,最壮美和最热烈的不正是那长长的夏么?

女人们孩提时的记忆散布在四季,男人们的童年往事大多是在夏天里。这由于,我们儿时的伴侣总是各种各样的昆虫。蜻蜓、天牛、蚂蚱、螳螂、蝴蝶、蝉、蚂蚁、蚯蚓,此外还有青蛙和鱼儿,它们都是夏日生活的主角,每种昆虫都给我们带来无穷的快乐。甚至我对家人和朋友们记忆最深刻的细节,也都与昆虫有关。比如妹妹一见到壁虎就发出一种特别恐怖的尖叫,比如邻家那个斜眼的男孩子专门捕捉蜻蜓,比如同班一个最好看的女生头上花形的发卡,总招来蝴蝶落在上边;再比如,父亲睡在铺了凉席的地板上,夜里翻身居然压死了一只蝎子——这不可思议的事使我感到父亲的无比强大。后来父亲挨斗,挨整,写检查;我劝慰和宽解他,怕他自杀,替他写检查——那是我最初写作的内容之一;这时候父亲那种强大感便不复存在。生活中的一切事物,包括夏天的意味全都发生了变化。

在快乐的童年里,根本不会感到蒸笼般夏天的难耐与难熬。唯有在此后艰难的人生里,才体会到苦夏的滋味。快乐把时光缩短,苦难把岁月拉长,一如这长长的仿佛没有尽头的苦夏。但我至今不喜欢谈自己往日的苦楚与磨砺。相反,我却从中领悟到“苦”字的分量。苦,原是生活中的蜜。人生的一切收获都压在这沉甸甸的苦字的下边,然而一半的苦字下边又是一无所有。你用尽平生的力气,最终所获与初始时的愿望竟然去之千里。你该怎么想?

于是我懂得了这苦夏——它不是无尽头的暑热的折磨,而是我们顶着毒日头默默又坚忍的苦斗的本身。人生的力量全是对手给的,那就是要把对手的压力吸入自己的骨头里。强者之力最主要的是承受力。只有在匪夷所思的承受中才会感到自己属于强者。也许为此,我的写作一大半是在夏季。很多作家包括普希金不都是在爽朗而惬意的秋天里开花结果?我却每每进入炎热的夏季,反而写作力加倍地旺盛。我想,这一定是那些沉重的人生的苦夏,锻造出我这个反常的性格习惯。我太熟悉那种写作久了,汗湿的胳膊粘在书桌玻璃上的美妙无比的感觉。

在维瓦尔第的《四季》中,我常常只听“夏”的一章。它使我激动,胜过春之蓬发、秋之灿烂、冬之静穆。友人说“夏”的一章,极尽华丽之美。我说我从中感受到的,却是夏的苦涩与艰辛,甚至还有一点儿悲壮。友人说,我在这音乐情境里已经放进去太多自己的故事。我点点头。

年年夏日,我都会这样体验一次夏的意义,从而激情迸发,心境昂然。一手撑着滚烫的酷暑,一手写下许多文字来。

今年我还发现,这伏夏不是被秋风吹去的,更不是给我们的扇子轰走的——夏天是被它自己融化掉的。因为,夏天的最后一刻,总是它酷热的极致。我明白了,它是耗尽自己的一切,才显示出夏的无边的威力。生命的快乐是能量淋漓尽致地发挥。但谁能像它这样,用一种自焚的形式,创造出这火一样辉煌的顶点?

于是,我充满了夏之崇拜!我要一连跨过眼前的辽阔的秋,悠长的冬和遥远的春,再一次邂逅你,我精神的无上境界——苦 夏!

 

14.第一段中的画线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6分)

答:                                                                        

                                                                               

15.结合原文,完成(1)(2)题。(6分)

  (1)作者在第二段结尾处写道:“生活中的一切事物,包括夏天的意味全都发生了变化。”请结合原文,指出“夏天的意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分)

  答:                                                                     

                                                                         

(2)请解释第三段画线句“苦,原是生活中的蜜”在文中的含意。(3分)

答:                                                                        

                                                                          

16.文章第五段写作者欣赏音乐《四季》中“夏”的乐章的感受,有什么用意?(4分)

答:                                                                      

                                                                           

17.在文章的结尾段,作者说自己“充满了夏之崇拜”。结合全文,分两点概述作者产 

生“夏之崇拜”的原因。(6分)

  答:                                                                     

                                                                            

 

六、(15分)

18.某公司经理得知员工的父亲生病,但又因工作无法脱身,所以让小王带上礼物前去看望,下面是经理写给员工的便条的正文,请指出文中5处不得体的地方,并加以改正。(指出错误不改正不得分)(5分)

悉闻家父贵体抱恙,我心诚惶诚恐,本应莅临看望,实因琐事缠身,无法前往,特托小王送上礼品,以表孝心,如有需要,只管吩咐,定鼎力相助。

                                                                             

                                                                            

19.把下面这个长句改写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能改变原意。(4分)

为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大的精神,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书画艺术,由中国网络电视台与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联合主办,北京央媒信诚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具体承办,中国国家画院师生联谊中心协办的“弘扬经典、推崇大家”经典书画艺术创作展演系列活动即将拉开帷幕。

                                                                             

                                                                            

                                                                            

20.请在横线处续写两个句子,要求每个句子都用比喻修辞手法,三个句子形成排比。(6分)

       高三是一条崎岖的山道,奋力攀登,才能登上胜利的顶峰;

       高三是                                                           ;

       高三是                                                           。

 

七.(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日前,陈道明在准备出演话剧《喜剧的忧伤》时,因高烧持续不退被迫临时取消演出。在另一位主演何冰及北京人艺领导的搀扶下,极度虚弱的陈道明登台不断向观众鞠躬致歉,险些栽倒。不少观众拥至台前喊道:“我们理解,陈老师快回去休息。”所有观众都毫无怨言且井然有序地退场。事后,人艺表示将为持票观众安排另一时间段的演出或现场办理退票。除了有的观众应赶回外地等特殊情况退掉了33张票,其余观众均未退票。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4年蒙山县高考模拟演练考试语文答案:

一、(12分,每小题3分)

1.D(A.“潜”应读“qián”。B.“偌”应读“ruò”。C.“浼”应读“měi”。)

2.B(A.临深履薄;比喻做事非常谨慎小心。B.天高地厚:形容恩情深厚。C.付诸东流:比喻希望落空,前功尽弃。D.倚马可待:形容文思敏捷,文章写得快。)

3.C(A.成分残缺,“成为”前缺主语。B.“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并列不当,“优秀”与“精神财富”不搭配。D.句式杂糅,“得益于……的影响”与“是……影响的结果”的杂糅。)

4.A(④句承蛙声写蝉声,应紧接原文;①中的“于是”,表示后一事物紧接前一事物,后一事物往往是由前一事物引起的,因此它应紧接在④之后;剩下的三句是写作者的体验的,因此应让主语是“我”的⑤连接于①后,②中的“还是”在这里表示选择,应紧接⑤后;③是总结性的句子,排在最后。)

二、(9分,每小题3分)

5.A(“地位是最重要的”有误。本文并未述及园林四大要素地位的轻重。)   

6.C(只是证明了中国园林重视用石造景。)    

7.B(“不重形似,只重神似”有误。) 

三、(9分,每小题3分)

8.D(报:批复。) 9.B   10.D(“积粟备荒” 非代李秉巡抚宣府时所为。)

四、(23分)

11.(10分)

(1)译文:叶盛率领同僚请求首先治(或定)护驾不力的侍从的罪,并且挑选将领训练士兵,为复仇作准备(或做好复仇的准备)。(5分。“同列”“正”及“扈从失律者”定语后置句各1分;后两句各1分。)

(2)译文:皇上认为他说得好,但白圭(还是)主张收复河套。军队出击,最终没有取得成功。(5分,“善”“而”“主”“竟”译对各给1分,大意对1分,译错酌扣,扣完即止,不倒扣。)

五、(22分)

12.(8分)

(1)(4分)

描写了清风吹开柴门,刚辟的小径新栽了许多竹子,作者当轩静坐,品茗焚香,细细的竹影洒落在茶碗里,竹叶的清音似乎随着篆烟轻轻飘来的情景(3分),表现了诗人清幽闲雅的生活(1分)。

(2)(4分。言之成理即可。)

主要运用了虚写(或联想、想象)手法(1分)。作者想象冬季雪压竹枝,配以凌寒开放的梅花,更显清净雅致的情景(1分),表现出诗人高洁、闲雅的情趣(2分)。

13.(5分)(每空1分。有错、别、漏、添字的,该空不得分;答案串位的该空不得分;书写潦草、字迹模糊的,当错别字处理;两题都答的,按第一题评分。)

(1)士不可以不弘毅  死而后已  苟非吾之所有  虽一毫而莫取  烟消日出不见人

(2)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一夜飞度镜湖月 送我至剡溪  渌水荡漾清猿啼  曾益其所不能

14.(6分)(从结构、内容两方面作答。)

(1)承上启下(1分),前文将自然四季与生命四季巧妙联系起来,此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突出夏季的作用(1分),引出下文对夏的感悟(1分)。

(2)两个“最”的反复和反问句式的运用(1分),突出了对夏天的赞美之情(1分),奠定了文章的情感基调(1分)。

15.(6分)

(1) (3分)在无忧无虑的童年时代,酷热的夏天充满快 乐(1分);遭遇人生的艰难后,

难熬的夏天象征了人生的苦难(2分)。

(2)(3分。)苦难从根本上说(1分)能磨砺人的意志,让人成为生活中的强者(2分)。

16.(4分。)突出了作者对夏天的独特感受(或喜爱)(1分),强调(衬托、或呼应了上文)对夏天的深刻认识(2分),丰富(或充实)了文章的内容(1分)。

17.(6分,每点3分。大意对即可。)

(1)夏天酷热难耐,象征人生的苦难(1分);但苦难能使人坚韧苦斗,成为生活中的

强者(2分)。

(2)夏天用自焚的形式创造出火一样辉煌的顶点(1分),启发人们迸发昂扬的斗志和激情,充分发挥才干,创造人生的辉煌(2分)。

六、(15分)

18、①悉闻——获悉、得知  ②家父——令尊 ③诚惶诚恐——十分着急(挂念)

④莅临——前往    ⑤鼎力相助——定当效劳  (共5分,对1个给1分)

19.解析:本题考查长句改短句的能力。这是一个包含了复杂状语的长句,先要把句子的主干提炼出来,然后将复杂的状语和定语都改成短句即可。

答案:“弘扬经典、推崇大家”经典书画艺术创作展演系列活动即将拉开帷幕。此次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书画艺术。活动将由中国网络电视台与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联合主办,北京央媒信诚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具体承办,中国国家画院师生联谊中心协办。(找对主干句给2分,写对另外两个句子给2分)

20.(5分,比喻贴切各1分,行为及作用合理且能呼应喻体各1分,形成排比2分。)

示例:高三是一片广袤的果园,辛勤劳作,才能采摘丰硕的果实;

高三是一条奔腾的大河,勇敢搏击,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参考译文

叶盛,字与中,昆山人。正统十年进士,被授予兵科给事中一职。明军在土木堡全军覆灭,众将大多逃回。叶盛率领同僚请求首先治护驾不力的侍从的罪,并且挑选将领训练士兵,为复仇做准备。也先逼近都城,叶盛请求取消内府军匠的差役,把他们充入军队为准备出征而操练。又请求令有关部门储备粮草供给战士,派溃散归来的士兵到天津取武器,以扩充军力。三天时间,上呈奏章七八次,大多切中要害。也先撤退后,叶盛晋升为都给事中。景泰元年,他向皇上提出:“流民混杂有来自五方的人,他们的情况不尽相同。虽然有幸成为编入户籍的平民,然而斗争仇杀时时发生,应派专职官员安抚。”又提出:“京城附近旱灾和蝗灾接连发生,请皇上对这些地方的百姓宽免徭役加以救济。”皇帝大多采纳。皇亲国戚所设置的集市,每月征税。叶盛以国家费用不足为由,请皇上用这些税款补充军饷。皇上都听从了他的建议。皇上因为战事逐渐平息,经常进行宴饮游乐。叶盛请求恢复午朝的旧例,皇帝立即批复许可。当时,皇上虚心地接受大臣的建议,凡是六科联合署名的建议请求,大多是叶盛与林聪为首。朝廷大臣商议政事,叶盛常常先发言,反复辩论诘难。参与商议的大臣有的不高兴地说:“他难道是少保吗?”因此叫他“叶少保”。然而舆论都称赞叶盛的才华。不久叶盛升任左佥都御史,代替李秉到宣府任巡抚。向皇上请求酌量减少商人运送军需物资时运费中盐米折算的比价,来鼓励经商活跃边贸使边境地区富裕起来。又推行官牛官田法,开垦田地四千多顷。还用屯垦剩余的积蓄购买战马一千八百匹,修建城堡七百多座,边塞更加安宁。成化三年秋,叶盛进京任礼部右侍郎,偕同给事毛弘巡视南京。回京后改到吏部任职。他出京去真定、保定救济饥荒,奏请皇上清理豪强大户的田地,分别饲养民间的种马,在涿州、天津设置粮仓,积蓄粮食以备荒年,这些都切中时弊。满都鲁各部长期驻扎在河套地区,兵部尚书白圭主张派十万大军大举驱逐他们,沿黄河筑城抵达东胜,迁移老百姓到那耕种防守。皇上觉得他的建议很宏伟。八年春,命叶盛去会见总督王越、巡抚马文升、余子俊、徐廷璋进行详细商议。到三边后,叶盛了解到当时没有良将,边境防备长久空虚,转运物资耗费人力物力,攻下河套收复东胜的主张不能轻易提出。于是联合众臣上疏,认为:“防守是长久之计。如果一定要决战,也应实行坚壁清野,等到敌人疲惫地撤退时袭击他们,使他们受到重创,有望遏止他们再次来犯。又或者乘敌人入侵时,派遣精兵前去捣毁他们的老巢,使敌人返回,然后内外夹击,肯定会大功告成。然而必须防守坚固,然后才可以考虑出击。”皇上认为他说得好,但白圭(还是)主张收复河套。军队出击,最终没有取得成功。人们因此佩服叶盛的先见之明。叶盛五十五岁去世,谥号文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27351/506762764990.html

更多阅读

广西梧州骑楼城 广西藤县有什么好玩的

来梧州前,在网上查询了相关资料,知道了梧州骑楼。到梧州后,趁工作之余,去骑楼城逛了逛。梧州骑楼具有典型的岭南风格,同广州上下九的骑楼差不多,但梧州的骑楼群规模更大,保护的也好些,还有自己独有的特色,比如墙上的铁环和水门。从梧州骑楼的

广西梧州二手车 广东游客“养活”着广西梧州旅游业

    紧挨着中国富有的广东人,广西梧州市的旅游业得到迅猛发展。梧州旅游局局长庄扬今天向记者透露,这两年梧州接待的几百万游客中,广东人至少占八成。  被评为“中国最佳旅游线路——广东必游热线”的广东肇庆千里旅游走廊,其线

梧州宝石城 梧州人工宝石产业发展之我见

广西梧州被誉为“世界人工宝石之都”,全世界80%的人工宝石出自梧州,有10万多人的从业队伍,年产量达120多亿粒。自1982年诞生第一家人工宝石加工厂以来,经过20多年的发展,梧州宝石产业已成为梧州市的特色产业和支柱性产业。     梧州

人工心脏之我见 论文 梧州人工宝石发展之我见

青岛盛文集团副总裁 周嘉生     广西梧州被誉为“世界人工宝石之都”,全世界80%的人工宝石出自梧州,有10万多人的从业队伍,年产量达120多亿粒。自1982年诞生第一家人工宝石加工厂以来,经过20多年的发展,梧州宝石产业已成为梧州市

广西梧州制药 广西制药企业如何在GM阴影下突围

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资讯显示:“在国家首轮GMP认证当中,全国有3959家企业达标,预计年内仍将有800多家药企因达不到GMP认证标准而退出市场。”经过刮遍祖国大陆的GMP认证风暴,大陆药企剩下将会在4000家左右。从广西区食品药

声明:《广西梧州市蒙山县 广西梧州市蒙山县2014届高三高考模拟考试(考前演练)语文试题》为网友去掉浮华虚夸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