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皇家皮影戏苑 揭秘圆明园不为人知的秘密:圆明园里的皇家生活

  圆明园是康熙帝亲自提笔命名的。为什么叫圆明园?园子的第一位主人雍正帝有个解释,说“圆明”二字的含义是:“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其中,“圆”是指个人的品德圆满无缺,超越常人;“明”是指政治业绩明光普照,完美明智。这可以说是中国古代贤明君主的理想标准。那么清朝的皇帝们,在圆明园里是怎样生活的呢?

  祖孙三代赏牡丹

  根据《清实录》记载,康熙帝曾经5次走进圆明园。第一次是在康熙四十六年(1707)十一月十一日,当时圆明园还是后来的雍正帝胤禛的皇子花园。

  康熙帝最后一次走进圆明园,是在康熙六十一年三月二十五日。69岁的康熙帝、45岁的雍正帝和12岁的乾隆帝这前后祖孙三代皇帝实现了历史性的相会,也是史书记载的唯一一次相会。现在看来,这次游园应当是雍正帝精心安排的。康熙帝特别喜欢牡丹花,雍正帝就在圆明园里专门建了一个牡丹台,然后请父皇来观赏。当康熙帝兴致正浓的时候,在花丛中看见了自己的孙子弘历,也就是后来的乾隆帝。

  康熙帝有35个儿子、50多个孙子。这些孙子,绝大多数连爷爷的面都没见过,乾隆帝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见。据说,康熙帝特别喜欢他的机敏和聪慧,后来还当面夸奖乾隆帝的母亲能生这么个好儿子,是“有福之人”。就这样,康熙帝破例将弘历接到身边养育,先是跟随住在畅春园,后来又带着去了避暑山庄,前后有将近半年的时间,直到这年冬天康熙帝病死在畅春园。

  历史上一直有这样一种说法,正是因为康熙帝看中了孙子弘历,所以才在最后把大清江山交给了雍正帝。乾隆帝登基之后,特地在牡丹台题写了一块匾额,名字就叫“纪恩堂”。这一方面表明他对祖父感恩戴德,同时也说明他念念不忘自己就是从这里发迹的。

  紫禁城没有圆明园好

圆明园皇家皮影戏苑 揭秘圆明园不为人知的秘密:圆明园里的皇家生活

  作为皇家园林的圆明园,摆脱了紫禁城高墙的封闭、夏季的燥热和格状建筑的单调。正因如此,圆明园就成了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这五朝皇帝长年居住生活的地方,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咸丰帝逃往热河,园子被英法侵略军烧毁为止。正像乾隆帝诗句所说:“紫禁围红墙,未若园居良。”

  皇帝们通常是在正月元宵节前,就从紫禁城搬到圆明园来。皇太后、皇后妃嫔、皇子公主等家属,也随着搬进园子。入冬后,皇帝全家再由圆明园搬回皇宫大内。每年这样两次浩浩荡荡的大迁居,当时称为“大搬家”。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27451/917345298899.html

更多阅读

史诗电影:圆明园

圆明园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有“万园之园”的美称,原为清代举世无双的皇家御苑。从1709年开始营建,至1809年基本建成,历时一个世纪。此后的嘉庆、道光、咸丰三代屡有修缮扩建,历时150多年。人们习惯上所称的圆明园,实际上是由圆明、长春

珠海圆明新园 珠海圆明新园-环境介绍,珠海圆明新园-历史

珠海圆明新园于1997年2月2日正式建成并开放,它坐落于珠海九洲大道石林山下,占地面积为1.39平方公里,圆明新园集中再现当年北京圆明园皇家园林的宏伟气势,按1:1比例精选圆明园四十景中的十八景修建而成,投资6亿元人民币,是我国首批4A级景区

定期保养清洁 扶手椅 扶手椅-清洁保养

扶手椅具有携带方便,轻巧等优点,价格便宜;为外出旅游用品首选。可拎可背。耐磨耐用、适用于聚会.乘凉.户外休闲等易开易收,收起来后休积小,不占空间,受力点均用皮革加固,经久耐磨.有扶手的背靠椅的统称,除了圈椅、交椅外,其余的都叫扶手椅

开国大典读后感450字 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450字

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450字(一)读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我感到无比的惋惜与愤怒。圆明园位于北京市西北郊,海淀区东部。原为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御苑,占地约5200亩,平面布局呈倒置的品字形,圆明园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三园组成,总面

西安大唐芙蓉园介绍 西安5A级景点介绍――大唐芙蓉园

大唐芙蓉园(Tang Paradise)位于古都西安大雁塔之侧,是中国第一个全方位展示盛唐风貌的大型皇家园林式文化主题公园。早在历史上,芙蓉园就是久负盛名的皇家御苑。今天的大唐芙蓉园建于原唐代芙蓉园遗址上,以“走进历史、感受人文、体验

声明:《圆明园皇家皮影戏苑 揭秘圆明园不为人知的秘密:圆明园里的皇家生活》为网友航帆直上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