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夕大火 揭秘抗战时期“文夕大火”:戴笠监控焚城计划

  导读:说到长沙抗战,文夕大火是绕不过去的一段历史。在诸多面世的文章中,有一个关键人物却很少有人提及,那就是军统局副局长、“特工王”戴笠。近日,戴笠发给蒋介石的一份电报原件以及各方资料浮出水面,诸多真相得以解密。原来,文夕大火前,军统特务头子戴笠竟然在长沙,严密监控焚城计划……

  一份电报,最终使蒋介石痛下决心毁城

  1937年,日军发动侵华战争,大批城市沦陷。焦土政策开始被国民政府重视,李宗仁还将此策略汇编成册。其时,汪精卫等人对此策略提出反对意见。

  1938年10月13日,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第一处主任贺耀祖、军统局副局长戴笠联名电呈蒋介石,汇报江西九江失陷前未能贯彻焦土作战,被日军获大量物质的情形。原电文为:“九江自沦陷后,暴敌除奸淫烧杀外,并将有历史性及珍贵之物品悉数搬运回国。近将各商店居户搜出之日用品及我军遗弃之大米万余包,分发汉奸与难民以示小惠,或贱价售于苦工以收人心。现市民颇感敌军之来反获利益,宁肯冒险亦不远离。查此实因由我党政军警,对政府坚壁清野、焦土抗战之政策,未能贯彻实行,以致资敌利用也。”

  同年10月下旬,广州、武汉相继沦陷,政府严令实施焦土政策,并责成戴笠与军统人员在武汉督促方案的执行。然而,国民党内部意见不统一,武汉警备司令郭悔擅自先行撤退,焦土计划未能全部完成,最终机场为敌所用。

  戴笠的这份支持焦土政策的电报,以及武汉等地的失地资源被敌利用,最终使蒋介石排除他议,痛下决心烧毁长沙古城。

  严密监控张治中布置计划,以免焚城不力

  自武汉失守后,军统总部临时迁到长沙小吴门外东庄米家花园。遵照蒋介石命令,戴笠在长沙坐镇指挥,严密监控湖南省主席张治中布置焚城计划,以免焚城不力。

  11月10日,日军逼近汨罗江一带,戴笠所领导的军统局开始加紧负责撤离人员,分两批,一批从沅陵转重庆、一批从衡阳转重庆。11日下午,蒋介石查看情况后离开长沙时,戴笠前往火车站送行,在车站遇见酆悌,问及焚城准备情况。酆悌告诉戴笠:已经布置好了,由警备司令部负责,保安处协助。同时问戴笠,是否军统局也来参与?戴笠要求酆悌拿出具体行动计划再决定。当晚,戴笠指派军统长沙站的负责人李人士去了解情况,回复却是还没安排好计划。

  1938年11月12日上午9点左右,张治中接到蒋介石来电(文侍参电):“长沙如失陷,务将全城焚毁。望事前妥密准备,勿误!中正文侍参。”(因蒋介石所发的电报代码是“文”,大火又发生在夜里(即夕),后称此次大火为“文夕大火”。)

  张治中接到电报后,立即召集在长沙的省警备司令酆悌、省保安处长徐权会商,亲自指派警备第二团团长徐崑为总指挥,将所属士兵3人编为一组,共100组,负责焚城。同时通知部属如闻警报声,或看到一处起火,即可行动。

文夕大火 揭秘抗战时期“文夕大火”:戴笠监控焚城计划

  电告蒋介石当时起火与混乱状况,任务“圆满完成”

  11月12日下午,岳阳失陷。军统此时留在长沙大约有200多人,因无车可派,戴笠要求他的秘书曾坚等领队,乘最后一班火车到衡阳,然后步行从广西、贵州到重庆。随后,戴笠亲自在长沙市内视察,看见秩序混乱,也无警察出面维持,打电话给警察局长文重孚厉声质问,并要求文重孚前来面谈。文重孚见到戴笠后告知,接到酆悌的命令,要求警察集结在各自警局待命,待火起即刻撤出城外。于是,戴笠马上给酆悌打电话询问,得到答复:煤油、炸药已经准备好,但仍无具体行动计划。戴笠鉴于此情况,与酆悌约好,决定晚上10点亲赴警备司令部面商。

  11月12日晚9点,文重孚来电话,称酆悌晚上有事外出,届时不必前来。戴笠预感有什么事会发生,马上电话联系酆悌,但对方无人应答。这时戴笠的部下、交通科长胡子萍前来报告,说军统负责运载疏散人员的汽车被警备司令部人员扣留在新军路,用于运送爆破人员与焚城材料。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27551/27484213515.html

更多阅读

抗战时期中国的十大汉奸 抗战时期的中国空军

“汉奸”在《辞海》的解释是“原指汉族的败类,现泛指中华民族中投靠外国侵略者,甘心受其驱使,出卖祖国利益的人。后来推广到其他少数民族,出现了“蒙奸”、“回奸”、“藏奸”等,总的含义没有改变,就是为了自己的私利,投靠外国侵略者,出卖国

抗战时期中国诗歌 中国抗战时期的女特工

抗战时期中国诗歌的历史流向-论文资源-大家论坛或许没有任何一种事变能象一场裹挟了全民族长达八年之久的战争这样给文学的历史进程带来如此深刻的影响。史无前例的战争岁月在彻底改变了民族生存命运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改变了诗人认

抗战时期的国民党“十大名将”(组图 抗战时期国民党军衔

我们要以历史和客观的眼光看待抗战时期的国民党军队。那时国军里也曾涌现出了一批抗日英烈,最有代表性的十大抗日名将依次是:1、张自忠2、李宗仁 3、杜聿明 4、孙立人 5、薛岳 6、卫立煌 7、傅作义 8、戴安澜 9、王耀武10、张灵甫。

抗战时期的晋绥军炮兵 乔方 炮兵 抗战

炮兵团长刘彭祖赠碗炮兵25团证章晋绥炮兵山炮轮子晋绥炮兵在忻口战役中使用过的炮弹壳编者按:近日收到一个刘彭祖赠的瓷碗上书莅浔纪念,应是抗战前参加卢山军官训练团时定制的。刘彭祖,1890生-山西代县人,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先后在晋绥

遵义天气 抗战时期浙大内迁与遵义的现代化发展

     抗战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为从根本上摧毁中国,对我国文化教育进行极尽破坏之摧毁,特别是对我国高校进行了有计划、长时期、大规模摧残和破坏。国民政府为了保存文化命脉,决定实施教育重心内迁。因此,西部省份一时间高校云集,文化

声明:《文夕大火 揭秘抗战时期“文夕大火”:戴笠监控焚城计划》为网友温习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