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小豆薏米芡实祛湿水 补脾祛湿的山药薏米芡实粥|中医理论


补脾祛湿的山药薏米芡实粥

如果我们伸出舌头,照镜子观察一下,很多人会发现,自己的舌边布满了齿痕,就是牙齿印。那么,为何会有如此多的齿痕呢?

中医认为,这是气虚的表现,所谓气虚,大抵可以理解成人体的功能低下,机能未能充分运转,此时,气血运行都迟缓。正常喝水进体内,该利用的利用,利用过后的废物,会随着汗液尿液等排出体外,而正气不足之人,则无力全部排出,这样多余的水液潴留体内,导致组织水肿,舌头反应最明显,会胖大,并压在牙齿上,时间久了,伸出来,就有齿痕了。

所以,有齿痕的人,会正气不足,体内水湿重,这两者紧密相关,互为因果。

这样的人往往会出现神疲乏力,精神不振,四肢懈怠无力,自汗,动辄气喘,面色淡白,语音低微,头晕耳鸣,舌苔满布,舌质淡白有齿痕,脉弱等症状。

现在气虚之人非常多,严格地讲,我所见过的普通人群,有齿痕舌的人,大约能占到60%左右。我想主要原因,是现代人缺乏足够的体育运动,而繁琐的日常工作又过于劳累不得休息所致。

赤小豆薏米芡实祛湿水 补脾祛湿的山药薏米芡实粥|中医理论

而饮食不节,逐渐衰老,病后损伤等,也是气虚的原因之一。

今天给这样的人群,推荐一款补气祛湿的食疗方子,叫山药薏米芡实粥。

这个粥里面,最重要的是怀山药。

我在广东出差,经常看到菜谱上写“淮山药”,这是个错误的称谓,应该纠正过来。山药这东西,可不是普通的食物,我认为,它是上天专门为我们调理脾胃准备的厚礼,在补脾的诸多中药里面,我独重药食同源的怀山药。

山药在我们国家应用非常早,古人很早就食用山药,有史料记载,在公元前700多年,各诸侯就把它当做贡品,进贡给周王室。而且山药在中国古代,就被作为药材来使用了。

中医在开方子的时候,往往会写上“怀山药”。为什么叫“怀山药”呢?因为最好的山药大都产于怀庆。怀庆就是我们今天的河南焦作,这个地方有“四大怀药”——怀熟地、怀山药、怀菊花、怀牛膝。怀庆的“四大怀药”是道地药材,所以治病效果也最好,因此很多中医开方子的时候,就写上怀山药,就是指要怀庆产的山药。

但是山药的产地很广泛,目前在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和南方的广西、福建、广东、台湾都有种植,日本和韩国也有种植。但以古怀庆府(今河南省焦作市境内)所产山药最为地道,被称为怀山药或怀山。过去受交通和信息传递限制,以讹传讹,广东、福建等南方地区误以为“怀”是淮河之“淮”,称之为“淮山”。至今在广东、福建、台湾、香港等地区,除极少数行家外,一般卖家在推销山药时,仍都称自己货是地道“淮山”、来自河南,甚至还有人补充说是河南的淮河流域(其实河南境内的淮河一带,基本不产山药)。这种叫法,广泛误传,应该被纠正过来。


古代山药被叫做薯蓣,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神农本草经》里记载:“山药味甘温,补虚羸,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轻身,不饥,延年。”如果把这句话给总结一下的话,它的意思是,山药可以补中益气,后世很多医家都论述过山药有补中益气的作用。

明代医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概括了山药的五大功用“益肾气,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润皮毛”,现在我们通常用山药治疗脾胃虚弱、泄泻、体倦、食少、虚汗等病症。现代人在食疗中常将山药煮粥或者用冰糖煨熟后服用,对身体差、肠炎、肾亏等慢性病均有疗效。

其实,在平时的脾胃调理过程中,我对山药的应用特别多,我自己的体会,超过了其他的补脾中药。

脾胃是人体的后天生化之源,我们人体的粮草,都来源于脾胃,所以在调理身体的过程中,有其是在与外邪的作战中,脾胃至关重要。过去老中医诊病,对于危重病人,往往特别重视“胃气”是否还在,如果胃气不在,则往往判断预后不良,而如果胃气尚在,则有很大生机。

而在日常调理中,也是如此,比如孩子的外感,我发现基本都是自己正气不足,无力抵抗外邪导致,所以除了平时要调整正气,在感冒过后,我都会嘱咐孩子家长,给孩子调理几天的脾胃,比如喝两、三天的山药水(用30-50克干怀山药,加1-3克炒鸡内金,熬水喝一天,一天之内喝的水,都是山药水),这样才可以提升体质,防止孩子很快再次遭受外感侵袭。

我现在觉得,山药是强力启动脾胃功能的药物,在一些老人病危的时候,他们的子女会向我求助,问我可以鼻饲什么药?我基本都会推荐怀山药水,往往可以激发老人的脾胃之气,则有抢救的机会,如果脾胃之气绝了,则往往难以救治。

而大家平时用山药来养生保健时,做成粥比较方便。山药粥有很久的历史了,历代很多有关道家养生的食疗方中,往往少不了这个山药粥。那么,这个“山药薏米芡实粥”要怎么熬呢?

我们用干怀山药500克,如果自己有鲜的怀山药,可以洗干净,不去皮,切片,然后在太阳还没有出来之前,放到外面风干,这样再太阳晒也不会变黄了,太阳出来后拿出去晒的,会变黄,这是传统的方法。这种山药片最好自己做,因为现在的药材加工里面,用硫磺熏制是非常普遍的。我们自己按照传统工艺晒,每七公斤会晒成一公斤,而用硫磺熏,则产量会大很多,所以商家乐于硫磺熏。但是,硫磺熏过的山药,对身体不利,所以除非您能买到老字号可靠的干山药,否则我主张自己烘干。

然后放入芡实150克,芡实又叫鸡头米,有收敛、固肾的作用。再放750克薏苡仁。然后,把怀山药、薏苡仁、芡实打成粉末,现在很多超市都有给加工粮食的地方,您除了山药,剩下的食材可以在她们那里买,她们就会给您加工的。

做好以后,服用的方法是:每天一或者两调羹,放入小米,或者大米中,熬粥,每天喝一次,坚持一个月左右,体质会有一个明显的改善的。


那天看到一位电视主持人,她说非常感谢我,之前她的体质,正气不足,整天有气无力的,怎么检查都没有病,但是就是,用她自己的话说是“半死不活”的,后来自己学习养生,看到我书里介绍的这个方子,自己做了服用,结果现在体质明显改变了。


我观察她,现在说话中气比较足,精力确实是旺盛的,一点看不出来曾经的半死不活的状态了。

这个食疗方法,对于舌头有齿痕,正气不足的人,是比较适合的,可以健脾祛湿,比较平稳。

这种山药、薏苡仁、芡实的配合,自古有之,比如在明代缪希雍的著作中,随处可见,在明代另一位名医,号称医林状元的龚廷贤的《寿世保元》中,这种配伍也很多见。

在近代,张锡纯对山药和薏米的配伍也常用,他将生山药、生薏仁共捣成粗渣,煮至烂熟,再将柿霜饼切碎调入,即珠玉二宝粥,随意服之。方中“山药、薏米皆清补脾肺之药”。且山药滋腻,薏米淡渗,两药并用,滋腻与淡渗互济,可久服无虞。更以柿霜饼益肺阴,清肺热,滋肺燥为佐使,能大滋脾肺之阴,诚为至稳善之方。张锡纯曾经治疗一少年,因感冒懒于饮食,犹勤稼穑,枵腹力作,遂成劳嗽,过午发热,彻夜咳吐痰涎,服滋阴补肾及参芪等二月,反致饮食减少,痰涎增加,渐至不起,脉虚数兼弦。脾肺阴分亏损,治以珠玉二宝粥,随意服之,半年后痊愈。

所以,我们通常都把山药当做食物,但是,它确实可以救命,可以帮助我们的脾胃恢复健康,我总是说这样的话,这是上天给我们的恩赐,我们不懂得接着,那是我们的愚昧。

那天看到电视片,拍摄挖取冬虫夏草的状态,我心里想,按照这个疯狂劲头,估计很快这东西就会没有了。这和好多中药的命运是一样的,比如人参,古代的时候用的是上党的人参,后来明代的时候被人们挖光了,就绝迹了,于是从明代开始,东北的人参进入了我们的视野,这就是东北人参,到现在,野生的人参基本都快绝迹了。所以,张仲景的方子里面的人参,与我们现在用的人参,并不是完全相同的。

上次我去河南焦作温县,发现同样的命运,可能还有道地的怀山药。在那里,一种叫做垆土的土壤,是上好的怀山药的真正生长环境,这种垆土主要集中在大约十多公里长,一公里宽的面积里,地方不大,而且,这种垆土里面的怀山药,个头长不大,种一次,这土地就要休养五到八年,才能再种,这地只能种别的养着。所以既辛苦,又效益不佳。

这样,投机取巧的行为出现了,很多人,从河北进的细长笔直的山药,号称怀山药,就在村子旁边的公路边一摆,说我这就是怀山药。于是,不明就里的人就如获至宝地买走。现在,据说村子里有些年轻人,也开始这样卖了,这比祖辈辛苦挖地赚钱容易很多啊。

所以,我担心,如果不加以培育,这种山药可能日后都会消失。这种臻品怀山药,是上天给我们宝贝,如果我们贪图安逸,以劣品冒充臻品,我相信,老天爷会把它收回去的。

后来,看到我的好兄弟新杰与村子里面联合,保护这种平地垆土怀山药,我也乐于推介,希望此事可以帮助到这个品种的保护。他们的微信公众号是“怀山药坊”,各位可以了解一下,下面的一篇文章,就是他们公众号里面发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27951/896024249086.html

更多阅读

赤小豆薏米芡实祛湿水 祛湿---薏米赤小豆汤

薏米赤小豆汤的功效主要就是祛湿,能够祛除体内的湿气,非常适合夏季及体内湿气较重的人食用。能当饭吃,是祛湿健脾的佳品。 薏米它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赤小豆”,也有明显的利水,消肿,健脾胃之功效,因为它是红色

祛湿薏米怎么选 薏米怎么吃能祛湿

 薏米怎么吃能祛湿爱华阅读配图  薏米是入脾的,可以健脾除湿。薏米则味甘淡,渗利即利水渗湿,像疏通水道一样将水排走。一般性属寒凉,和作为果实、种子及质重的药物多为沉降药,沉降则能渗利。  薏米性凉而沉降,是常用的利水渗

春季怎样祛湿 春季吃什么能祛湿

 春季吃什么能祛湿爱华阅读配图  1、黑豆:黑豆性味甘平,能补肾益阴,健脾祛湿。适合脾虚、浮肿人士。建议读者可用黑豆煲汤或煲水代茶。  2、生薏米:生薏米性味甘淡,能健脾祛湿。适用于脾虚泄泻、水肿及风湿人士。建议读者可

补脾益气 大枣掰开泡水补脾益气

    具有补脾益气、养血安神功效的大枣,是老百姓家里的养生“明星”,然而大家可能不知道,一些不当的冲泡细节可能使大枣损失不少药效。大枣果皮坚韧不好消化,如果整颗冲泡,很难将其有效成分完全溶出,因此最好将其掰开再冲

声明:《赤小豆薏米芡实祛湿水 补脾祛湿的山药薏米芡实粥|中医理论》为网友我落泪的情绪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