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细胞性乳腺炎 浆细胞乳腺炎易误诊为癌 专家亟待制订统一标准

  “浆细胞性乳腺炎不同于一般的哺乳期化脓性乳腺炎,很多人不认识这种病,把它误认为一般细菌感染,或误诊为乳腺结核,最可怕的是误诊为乳腺癌误切乳房。”中国中医药协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委员表示,伴随着这部分乳腺疾病发病人群的增多,医学界亟待尽快制定科学、规范的统一认识标准。

  20日,代表“TOP100中国乳腺名医堂”会诊成都蜀都乳腺医院,并联合该院学科带头人汪晓阳共同成立了“浆细胞性乳腺炎学术组”,引入中西医结合治疗,定期为四川地区的基层医生和患者分享最全面的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治疗和认识。

  据了解,浆细胞性乳腺炎又被称为“活着的癌症”,是乳腺炎症中最为复杂的一种疾病,多发生在育龄女性,高峰年龄为30~35岁,70%左右的浆细胞乳腺炎病人伴有乳头内陷畸形。

  “该疾病临床上误诊率高,按一般炎症治疗,伤口经久不愈,或反复红肿破溃,造成乳房多个瘘管,病程可长达数年之久,此时临床治疗常见全乳房切除,术后乳房外形损害大,患者心理负担较重。”专家有着多年的临床经验,她每个月都会接触到这种病情的妇女。“到院就诊的很多患有该疾病的女性最焦虑、最压抑的就是这种病所导致的家庭破碎,以及对以后的生活没有信心。”

  “我到第一家医院,医生让我直接手术,到另外一家医院,医生又让我先控制炎症再观察治疗。”前来咨询的患者王女士告诉记者,她对这种不同医院给出的差距很大的治疗方法表示很纠结和困惑,也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浆细胞性乳腺炎 浆细胞乳腺炎易误诊为癌 专家亟待制订统一标准

  “我们没办法去评定谁对谁错,因为医学界目前对这个疾病还没有一个科学的共识和治疗标准。不像乳腺癌,发病到了哪一个阶段,大家都有相应的规范治疗方法。”专家坦言,之所以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因为这种疾病本身在不同阶段的临床表现差异很大,治疗方法多样,业界又没有统一的治疗方法,医生多根据自己的诊疗经验进行治疗。

  值得关注的是,伴随着乳腺疾病的不断高发,近年来,全国关注“炎症性”乳腺疾病已逐渐增多。

  “从召开的医疗学术研讨会内容看,不论是西医还是中医,大家都在试图制定这样的规范、标准,来推动诊疗水平的发展,但要统一标准,这不是一个简单短时间就能实现的过程,还需要所有的同行一起努力。”专家表示。

  当前,女性患乳腺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乳腺癌已成为威胁我国女性健康的头号恶性肿瘤,每年约有19.8万妇女死于乳腺癌。

  对此,专家建议,40岁以下女性每年做一次乳腺彩超检查,40岁以上女性每年做一次乳腺彩超和钼靶检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延伸阅读:身上长了一颗痘竟致癌症病发静脉血栓致死人数超癌症艾滋车祸乳腺癌 重庆女性癌症第一杀手首都国际癌症论坛举行 肿瘤将“分级诊疗”中国每年211万人死于癌症:"穷癌"高发"富癌"增多腋下出现此物竟是癌症在作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28951/378342877297.html

更多阅读

乳腺囊性增生的饮食 乳腺增生的饮食禁忌

乳腺囊性增生饮食中吃什么呢?平时要多富含纤维素的蔬菜、白菜、豆制品、海带、鱼类、酸奶。白菜里含有一种化合物,约占白菜重量的1%,能帮助分解雌激素。乳腺囊性增生饮食豆制品则含有异黄酮,能有效抑制乳腺癌的发生。乳腺囊性增生饮食鱼

林毅中医外治法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 肉芽肿性乳腺炎自愈

林毅使用中医外治法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体会林毅为广东省中医院乳腺科学术带头人,全国名老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乳腺病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2次荣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第二、四批老中医药

浆细胞性乳腺炎 浆细胞性乳腺炎治疗

近年来,浆细胞性乳腺炎的病人在临床上逐渐增多,由于其初期出现的乳房肿块与乳腺癌十分相似,肿块软化形成脓肿,溃后易形成瘘管,且不易愈合或反复溃破,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痛苦。浆细胞性乳腺炎是一种被称作炎症、其实并非细菌性感染的乳腺导

哺乳期乳腺炎 哺乳期乳腺炎-简介,哺乳期乳腺炎-发病原因

哺乳期乳腺炎常发生于第一次分娩后,根据病变发展过程分以下两种类型:淤积性乳腺炎和化脓性乳腺炎。产褥期乳腺炎即急性乳腺炎时乳房的化脓性感染,几乎所有病人均为初产妇,发病多在产后3~4周,临床主要表现为乳房的红、肿、热、痛,局部肿块、

急性乳腺炎 急性乳腺炎-疾病简介,急性乳腺炎-病理原因

急性乳腺炎(acute mastitis)是乳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是乳腺管内和周围结缔组织炎症,多发生于产后哺乳期的妇女,尤其是初产妇更为多见。有文献报道急性乳腺炎初产妇患病占50%,初产妇与经产妇之比为2.4∶1。哺乳期的任何时间均可发生,但以

声明:《浆细胞性乳腺炎 浆细胞乳腺炎易误诊为癌 专家亟待制订统一标准》为网友挣脱那枷锁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