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是怎么形成的视频 台风是怎么形成的

  台风,亦称飓风。是形成于热带或副热带海面温度在26℃以上的广阔海面上的热带气旋。那么,台风是怎样形成的?

  台风的形成

  台风是发生于热带海洋上空的一种气旋。在一个高水温的暖热带洋面上空,若有一个弱的热带气旋性系统产生或移来,在合适的环境下,因摩擦作用使气流产生向弱涡旋内部流动的分量,把高温洋面上蒸发进入大气的大量水气带到涡旋内部,把高温高湿空气辐合到弱涡旋中心,产生上升和对流运动,释放潜热以加热涡旋中心上空的气柱,形成暖心。由于涡旋中心变暖,空气变轻,中心气压下降,低涡变强。当低涡变强,反过来又使低空暖湿空气向内辐合更强,更多的水汽向中心集中,对流更旺盛,中心变得更暖,中心气压更为下降,如此循环,直至增强为台风。

  台风结构

  台风是一个强大而深厚的气旋性漩涡,发展成熟的台风,其底层按辐合气流速度大小分为三个区域:①外圈:又称为大风区,自台风边缘到涡旋区外缘,半径约200-300km,其主要特点是风速向中心急增,风力可达6级以上。②中圈,又称涡旋区,从大风区边缘到台风眼壁,半径约在100km,是台风中对流和风、雨最强烈区域,破坏力最大。③内圈,又称台风眼区,半径约5-30km。多呈圆形,风速迅速减小或静风。

  台风内各种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的水平分布可以分为外层区(包括外云带和内云带)、云墙区和台风眼区三个区域;铅直方向可以分为低空流入层(大约在1公里以下)、高空流出层(大致在10公里以上)和中间上升气流层(1公里到10公里附近)三个层次(图1台风结构示意图)。在台风外围的低层,有数支同台风区等压线的螺旋状气流卷入台风区,辐合上升,促使对流云系发展,形成台风外层区的外云带和内云带;相应云系有数条螺旋状雨带。卷入气流越向台风内部旋进,切向风速也越来越大,在离台风中心的一定距离处,气流不再旋进,于是大量的潮湿空气被迫强烈上升,形成环绕中心的高耸云墙,组成云墙的积雨云顶可高达19公里,这就是云墙区。

  台风中最大风速发生在云墙的内侧,最大暴雨发生在云墙区,所以云墙区是最容易形成灾害的狂风暴雨区。当云墙区的上升气流到达高空后,由于气压梯度的减弱,大量空气被迫外抛,形成流出层,只有小部分空气向内流入台风中心,并下沉,造成晴朗的台风中心,这就是台风眼区。台风眼半径约在10~70公里之间,平均约25公里。云墙区的潜热释放增温和台风眼区的下沉增温,使台风成为一个暖心的低压系统。

  台风在低层主要是流向低压的流入气流。由于角动量平衡,在内区可产生很强的风速,在高层是反气旋的流出气流。上下层环流之间通过强上升运动联系起来,这是台风环流的主要特征。台风中最暖的温度是由下沉运动造成的,它出现在眼壁内边缘以内,这里有最强的下沉运动。在台风低层最大风速半径处,辐合最强,最大风速值半径的大小随高度变化甚小,并位于眼壁之中。

台风是怎么形成的视频 台风是怎么形成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291171/795606609.html

更多阅读

人类是怎么形成的视频 人类是怎么形成的

  在探索人类起源时首先要确立一个前提,即人类是一个生物物种,他只能有一个祖先,不可能是多个祖先。那么人类是怎么形成的?爱华网小编在此整理了人类形成的历史,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人类形成的历史  

海啸是怎么形成的视频 海啸是怎样形成的

  海啸,由风暴或海底地震造成的海面恶浪并伴随巨响的现象,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那么,海啸是怎样形成的?  一,由于海底地震、火山爆发、大滑坡、大塌陷等地质构造变化而引起的巨浪所造成的灾害我们称为海啸灾害.破坏性的

流星是怎么形成的视频 流星是怎么形成的

  流星体是穿行在星际空间的尘埃和固体小块,数量众多,沿同一轨道绕太阳运行的大群流星体,称为流星群。其中石质的叫陨石;铁质的叫陨铁。不过流星是怎么来的呢?以下就是爱华网小编做的整理,希望对你们有用。  流星的形成:  宇

流星是怎么形成的视频 流星是怎样形成的

  微粒与地球相对运动速度很高(11-72公里/秒),与大气 分子发生剧烈摩擦而燃烧发光,在夜间天空中表现为一条光迹,这种现象就叫流星,那么,流星是怎样形成的?  晴朗无月的夜晚,当你仰视夜空时,经常会看见一道明亮的闪光划破夜空,飞流而逝

月经是怎么形成的视频 月经是怎么形成的

  女性进入青春期后,卵巢逐渐成熟,并开始分泌女性激素,子宫内膜随之发生变化而产生月经。下面由爱华网小编为你详细介绍月经的相关知识。  月经是怎么形成的:  月经由来  首先必须了解女性的生殖器官结构及其生理功能,才

声明:《台风是怎么形成的视频 台风是怎么形成的》为网友掌心里的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