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烦焦虑栀子豆豉汤 豆豉和洋葱 解表除烦 药食两用

豆豉

是一种用黄豆或黑豆泡透蒸(煮)熟,发酵制成的食品,主要产于湖南浏阳。古代称豆豉为“幽菽”,也叫“嗜”。中医学认为豆豉性平,味甘微苦,有发汗解表、清热透疹、宽中除烦、宣郁解毒之效,可治感冒头痛、胸闷烦呕、伤寒寒热及食物中毒等病症。现简介几种用法。

栀子豉汤:栀子10克,淡豆豉30克,水煎服,每日1剂。有透邪泄热、除烦解郁之效。适用于发热、心烦不眠、胸闷不舒,甚则坐卧不安等。

豆豉散:豆豉100克,研末,外敷患处,适用于口腔炎。

豆豉灸:将淡豆豉粉末用黄酒调制成6毫米厚的薄饼,用细针穿刺数孔,上置艾炷施灸。适用于痈疽溃后疮色黑暗,久不收口之症。

姜豉汤:生姜、豆豉各30克,水煎服。适用于外感风寒、鼻流清涕、头痛身重、肢体酸楚等。

葱豉汤:葱白1根,豆豉50克,水煎服,每日1剂。适用于轻症外感风寒,症见微恶风寒,或微热头痛、鼻塞流涕、打喷嚏等。如风寒较重,可加麻黄5~10克,白茅根10~30克。

葱豉桔梗汤:葱白2~5根,桔梗、栀子、薄荷、连翘、甘草、竹叶各10克,豆豉30克,水煎服,每日1剂。适用于头痛发热、微寒无汗,或有汗不多、心烦口渴、咳嗽、咽喉痛、胸闷等。

豆豉有解表除烦之功效,可药食两用,如果配伍得当,应用及时,能防病保健。

洋葱

1.维生素缺乏症:取洋葱60克,先净切片爆炒后加香菜适量炒至熟,每日1-2次,连服15-20日即可。

心烦焦虑栀子豆豉汤 豆豉和洋葱 解表除烦 药食两用

2.感冒咳嗽:取洋葱40克,葱白20克.姜片10 克.水煎服,每日1次.连服3-5天.有祛痰止咳的功效。

3.赤响,咽喉炎:取鲜洋葱适量.剥皮捣烂较汁与同量的醋煮沸后饮服。

4.便秘:取洋葱一个,先净生吃或加花生油拌炒吃、连吃数天。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29251/261852451077.html

更多阅读

古方妙用阳和汤 阳和汤方歌

治疗阳虚失眠症 中医汤方的名称,有的就是定义。定义的意思就是用最少数的字,表达这个词的全部意义。阳和汤只有三个字,表达什么意义呢? 中医治病讲阴阳平衡。阳和,就是用阳气来讲和。生了病,阳气不足,阴寒就盛起来了,叫做阴盛阳衰,变生出很

阳和汤 阳和汤的功效主治

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前人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学习,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前的资料,几乎没有功名利禄的水分,医风纯朴,其真实性、实用性、可靠性均很高。“阳和汤”之研究干祖望来历打开了谢观的中国医学大辞典,内谓

考试焦虑症的心理动力学和分析性的心理治疗1 心理焦虑症

考试焦虑症的心理动力学和分析性的心理治疗A.Gerlach曾奇峰译 施琪嘉校德国医学2000年第四期十七卷考试的发展历史和社会功能 当我今天准备就考试恐惧症的问题谈一谈心理动力学派的观点时,我的中国同行告诉我,据他们所知,很多中国

名医论阳和汤 阳和汤鼻炎

陈潮祖:阳和汤出自《外科证治全生集》,原为阳虚寒凝,血滞痰阻而设。其所体现的治法为温阳通滞法。王洪绪及其后学以此方治疗一切阴疽、附骨疽、流注、鹤膝风等症,卓有良效。但其作用原理,陈氏之前,却无人勘透。唯陈氏始从药物作用层次入

声明:《心烦焦虑栀子豆豉汤 豆豉和洋葱 解表除烦 药食两用》为网友潇舞梅魂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