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与北大 王国维曾拒蔡元培邀请 不愿前往北大任教

    在日本生活的4年多时间,母亲的工作亦不轻松。除了照顾父亲,她还要照顾4个男孩的起居(包括前房母亲——我们称为莫氏母亲所生的3个哥哥,加上母亲潘氏自己所生的四哥),别的不说,光是做衣服、鞋袜,就有忙不完的工作。当时虽有一男仆、一女仆帮忙,仍然要在洋油灯下做到晚上十二时。

  1913年冬,母亲生下我,来年冬天她又怀孕在身。1915年3月,父亲携带全家由日本返回老家扫墓,安排好母亲待产后,又带大哥潜明去日本。1915年7月五弟慈明出生。

  父亲在日本帮罗振玉整理藏书及古物,学术研究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有诗词、戏曲等,最主要的是对甲骨文、金文、汉简的研究,在当时就有世界性的影响。他既为罗氏工作,生活上自然需要依赖其资助,其时正值京都百物飞涨,日常费用,渐觉不充裕。而罗振玉历年印书,所费甚多,父亲不愿再有累于罗氏,欲先返国。

  通过同乡邹安先生联系,父亲得上海英籍犹太人哈同之邀,回上海在哈同创办的学术杂志担任编辑之职。1916年,父亲携带大哥潜明由日本返国,居住上海爱文义路大通路吴兴里392号。1917年,妹松明出生。

  当时在上海,家里人口众多。母亲快生六弟,我已七岁,由三舅带回海宁,住在外婆家。1919年10月,六弟登明出生。

  父亲在上海住了10年,主要是帮忙编书、做研究、写书。

  据蒋君章先生的回忆,上海哈同花园的正式名称是“爱俪园”,园内设有“仓圣明智大学”。蒋先生说,开学仪式时,王国维先生排列第三——校长在最前面,其次是教务长和王国维先生等重要教习。他在小学读书时,即已久仰王国维先生的大名。

  他说,王先生是短短的身体,嘴唇上蓄着八字胡须,瓜皮小帽,缀有红帽结,后面拖着一根长辫子。这是他的特别标记。

蔡元培与北大 王国维曾拒蔡元培邀请 不愿前往北大任教

  在上海的这几年,生活虽然艰难,父亲著作却颇多,渐受国内外学者的注意。外国学者与父亲也常相往来。

  1918年,父亲拒绝了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的邀请,不愿前往北大任教,反而前往仓圣明智大学担任经学教授。日本京都大学有意延揽父亲,也遭到婉辞。

  1919年4月,罗振玉自日本返国,父亲与伯希和(欧美公认的中国学领袖、探险家,也是敦煌盗宝的始作俑者)、罗振玉等在上海会见,论学为乐。日本人狩野直喜将他从伦敦大英博物馆录得的敦煌残卷数篇,提供给父亲,父亲因此得以发表许多有关敦煌残卷的文章。当年10月,父亲开始为乌程蒋汝藻编撰《藏书志》,其后又为《浙江通志》撰写文章,生活相当忙碌。

  1921年,北京大学再度托请马衡代邀父亲前往担任文科教授,不知何故,父亲再度拒绝。或许当时父亲仍为蒋汝藻编写《藏书志》吧。一直到1922年年初,父亲才答应担任北大研究所国学通讯导师,不必前往北京任职,可以在上海继续编书写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29451/630034362225.html

更多阅读

北京大学元培学院 北大元培学院是三本吗

元培计划及元培学院2001-2006级学生专业选择情况小结发布时间:2009-04-27 阅读次数:1630金顶兵邓德华元培计划实验班至今共招收了六届学生。2001级和2002级两届学生已经毕业。2003级、2004级两届在校生也完成了专业分流。2005级学生初

蔡元培:洪水与猛兽

蔡元培:洪水与猛兽2009年04月21日15:29中国青年网  二千二百年前,中国有个哲学家孟轲,他说国家的历史常是“一乱一治”的。他说第一次大乱是四千二百年前的洪水,第二次大乱是三千年前的猛兽,后来说到他那时候的大乱,是杨朱、墨翟的学说

蔡元培 李大钊

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1940年3月5日),字鹤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乳名阿培,并曾化名蔡振、周子余,汉族,浙江绍兴山阴县人,中国著名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916年12月26日出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

蔡元培的北大时代 有关描写蔡元培的书

八十多年过去了,虽然时过境迁,但蔡先生思想已经深入人心。反观现在在经济大潮下的某些大学,却是变形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教师素质显然不足而尤为对学生大放厥词,或狂妄自大曰:当今中国之如何如何强盛,已经无惧于任何外敌;或妄自菲薄曰

声明:《蔡元培与北大 王国维曾拒蔡元培邀请 不愿前往北大任教》为网友心里的钉子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