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行路难 鲍照ppt 鲍照拟行路难其三评鉴 鲍照拟行路难其三

  鲍照拟行路难其三

  《拟行路难(其三)》这首诗歌是以女子的口吻来叙述,但是抒写的不是失恋的哀痛,而是渴望得到爱情,却又得不到的苦闷之情。

鲍照画像

  椒阁中有着用美玉装扮而成的闺房和台阶,其窗户上装饰着花纹,而垂落下来的帷幕是用绮罗所做。其中有一个的名字为金兰,她身穿着细罗衣服,散发出藿香的气息。梅花早已凋零,春燕才展翅高飞,其尾翼伸展开来,呈现出一副参差不齐的画面感。她掀开了帷幕,面对着阳光,看着窗外的景象我,玩弄起枝桠上的鸟儿们。可她却是含歌未发,一副郁郁寡欢的样子。人生的乐趣到底在何方?还不如像水鸭栖息在草野之上,而不是像鹤在空中飞翔,来的痛快和自由。

  全诗采用的是由远及近和由物及人的写作手法,最初呈现在我们的面前的,是女主公家前的景象,奢华的建筑物,从窗户到帷幕,进一步确认其主人的身份是何等的尊贵。诗人赋予她“金兰”一名,金兰被后人称之为同心,其目的富有启示性。

  如果说这首诗歌的前四句都在描绘景象,那么后四句就是描绘人物动态以及内心情感。“春燕差池”象征着时节的更替,这虽然是外界自然的景象,但也是主人公所看所见,是经过他主观色彩的熏陶。她设想外界一派大好春光,经不过内心的向往,最终还是掀开了帷幕,逗弄其窗边的鸟儿们。通过这一细节的描写,侧面透露出其闺房中的主人过的并不开心,身处重重禁锢,让她感到非常苦闷,对外界的向往和争执,她在思索人生的乐趣到底是什么?

  其实这首诗歌的意蕴就在于最后两句,一下子就表明了诗歌的意蕴,但避免了过分的裸露,采用喻体的修辞方法,水鸭比鹤的身份低微很多,然而主人公就想做一只水鸭,可见她想要挣脱富贵的牢笼,向往自由。

  鲍照是哪个朝代的人物

  鲍照出生于415年,卒于466年,字明远,是东海群兰陵人士,就是如今的山东省兰陵县人。他是南朝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跟谢灵运和颜廷之二人被后人称之为“元嘉三大家”。

文学家鲍照

  青年时期的鲍照,大概一直在京口一代度过,虽然他曾经拜见过临川王,毛遂自荐,但是得不到任何重用,但是他不死心,想要用自己的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志向。有人见状,来劝阻他,说:“你身份卑微,怎么可以轻易忤逆大王呢?”鲍照听了之后,甚为恼怒,说:“纵观古今,有多少能人异士被淹没,这是数不过来的。大丈夫活在人世间,怎么可以保留自己的才能,而不去争辩,只是碌碌无为的度日呢?”之后,他果然得到了重用,被封为临川国侍郎。在444年的时候,临川王因病去世,而鲍照也就随之失去职位,在家中闲住了一些时日,之后在始兴王上位的时候,他才继续做自己的侍郎。

  之后,他被任命为海虞令,最后被迁移为永嘉令。在461年的时候,他成为了临海王的一位幕僚,替他出谋划策。同年的时候,临海王被任命为荆州刺史,于是,鲍照就随同前往到江陵,担任前军参军等职位,掌书记之任。在466年的时候,孝武帝去世了,而刘彧杀死了即位太子,而自立为王,于是临海王就联合其余众王想要推翻刘彧的统治,但是在这次斗争中,以失败而告终,而鲍照同样被认定为乱兵,将其斩杀。

  鲍照 拟行路难

  《拟行路难》这其实是乐府组的诗名,是南朝宋鲍照的重要文学作品。一共有18首诗歌,主要抒发了诗人对人生艰辛的感慨,认为自己出身寒门,在这个仕途中的艰难,根本无法前进,深感痛苦。其中还有描绘游子思乡和思妇的作品,其感情表达大多较为强烈,语言刚劲有力,辞藻华丽,多用典故。其诗歌体裁分为五言、七言及杂言句三种类型。

《拟行路难》

  其中《拟行路难》的第十四首,以游子为主体展开阐述,这首诗歌讲述的是身处战场的老兵,讲述其遭遇,抒发了老兵内心的情感,从而揭露出战争给人带来的祸害,对老百姓造成沉重的打压。

拟行路难 鲍照ppt 鲍照拟行路难其三评鉴 鲍照拟行路难其三

  开头两句,直接提到老兵在年轻的时候就从军,到了“白首”仍旧漂泊在外,却不能回归故里。在这里,“少壮”和“白首”形成了对比,加深战争对老兵的摧残,其命运极其的凄惨。老兵到老都不能回归故里,他对家乡和亲人们极其的思念,这种感情刻骨铭心。在诗歌的第三句中就开始对其描绘,“窅窅”二字阐明了老兵身处的战场跟家乡相隔甚远,突出了其远;“日夜隔”写出了离别时间之久,可见老兵对其的思念时间已久;“河关”二字写出了家乡跟自己身处之地中间路途艰辛,阐明其难。就是通过远、久、难,让人再一次体会到老兵的艰辛。

  “讲死”附近的两句诗歌,写出了老兵对自己那远在家乡妻子的怀恋,老兵将要在胡马迹而死,其死的原因不详,无非就是战死或者是老死,跟之后的“能见妻子难”,两者之间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虽然跟妻子分别已久,但是对其的思念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淡忘,反倒是与日俱增。

  老兵对自己坎坷一生的无奈,唯独只能讲自己无边的思乡之愁化作成长长的慨叹。

  

  鲍照诗歌

  鲍照作为南朝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他的文学成是多方面的,他的诗、赋等都各有众多名篇,但其主要的仍然是诗歌。《拟行路难》18首那就不用说了,肯定是他诗歌的巅峰之作,在其它一些较不知名诗歌中,其实也有一些精品,例如《代白头吟》讲述的也是诗人对不公正遭遇的不满,同样另有深意。

《代白头吟》原文

  志士他的正直,就跟红色的丝绳一般,他的高洁,就跟玉壶冰一般。奈何惭愧的是自己早已失去那些意气,唯独无穷的遗憾伴随至今。每个人都不会惦记旧恩,世情就是这样,倘若有一天你衰弱了,那么就不会能够帮扶你。人只要衰败下去,无论你做出多少丰功伟绩,也不会入他人法眼。那些小人就跟老鼠一般,四处的钻寻,跟苍蝇一样,肆意的进谗言。野鸭虽然有五德,但依旧被人宰杀,反倒黄鹄无用,却成为珍禽。如今的帝王用人,远中近佞,让那些后来者居上,真让人痛心。自由以来,能人都遭到疏远,像你这般的志士甚多,却还不是依旧抚胸叹,感到无线愤慨。

  这首诗歌在前面两句,连用了两个比喻,喻指自己的正直和高洁,但是依旧遭受到无端的猜忌。身处官场,只要是犯了一丁点的错误,就会导致身败名裂。诗人痛恨那些小人,就跟无用苍蝇一般,借用野鸭和黄鹄,从人们珍惜黄鹄看出,人情只会是好新厌旧。之后连用了六个典故,进一步说明君主对志士的不重用,让人感到胆寒。并在最后的时候总结,这种现象从古至今都如此,无人都够改变,唯独个人独自哀叹。

  鲍照拟行路难其五

  《拟行路难》(其五)这首诗歌表达了自己对人生艰辛的感慨,自己本就是一介布衣,出身寒门,功名利禄对自己来说只不过是浮云一般,身份地位的贵贱这只不过是上天安排的。

鲍照画像

  你不会在意河边生长的杂草,冬天的时候枯萎而死,春天到来,万物复苏,杂草又开始茁壮的生长,铺满整个河岸。你不会在意城墙上的太阳,夜晚被云雾遮掩,等到明天清晨才会出来。我几时候才能够出名和成功,待我这一去之后,那就永世进入黄泉。奈何人活在时间,痛苦的时日长久,而欢乐的时间极其短暂,只有在年轻的时候,才会意气风发和拥有喜悦的表情。我渴望能够实现自己的抱负,唯独床前那少量的卖酒钱依旧在。功名利禄这些都不关我的事情,这都得看老天的安排。

  这首诗歌的前两句描述的是自然规律,草枯萎,来年就会重新生长,太阳落下,次日就会上升,跟之后一句诗人怀才不遇形成鲜明的对比。诗人希望困境只是一时的,希望终将到来,但是久久不来,自己都要步入暮年的哀叹。“人生苦多欢乐少”把自己心中的无限哀叹和忧愁尽情展现出来,诗人已经不是正值青年,整日的哀叹,只好留下一些酒钱,用来迷醉自己,缓解自己忧愁。最后一句是全诗的重点,“非”和“付”这二字极度地体现了诗人对门阀垄断的不满,但是又无力为天的无奈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30351/305111383305.html

更多阅读

鲍照诗歌的创新 关于创新的诗歌朗诵

一、生平与个性1、生平。鲍照(约414~466)字明远,祖籍上党,后迁于东海(今江苏涟水附近)。出身寒微,少有文思,“幼性猖狂,因顽慕勇”。(《侍郎报满辞阁疏》)隋王通说他是“古之狷者”。(《中说·事君篇》)《南史》本传载:时临川王刘义庆爱好文义,招聚

《拟行路难》教学设计吴淑梅 拟行路难其四教学实录

《拟行路难》 教 学 设 计吴 淑 梅一、教学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拟行路难》选自《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二语文选修教材,这本书着重从文学鉴赏的角度引

拟行路难赛课导学案 拟行路难其四阅读答案

《拟行路难》学案 设计人:刘增国学习目标(1)掌握诗歌的内容(2)培养学生把握诗歌情感的能力(3)感受作者在逆境中的抗争精神,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学习重点(1)了解作者及其生平,掌握诗歌的内容(2)培养学生“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阅读能力学习步骤:一、

声明:《拟行路难 鲍照ppt 鲍照拟行路难其三评鉴 鲍照拟行路难其三》为网友永不止步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