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作人写过一篇《故乡的野菜》,提到一句这样的儿歌:“荠菜马兰头,姊姊嫁在后门头。”不知道如今,江南的孩子们,还会不会唱这样的歌谣。清明前后,雨水纷至,地里的春草们挨挤着抢先的抽绿开花。江南的草丛里,荠菜这种野菜变的肥美起来;北方乍冷还暖的春天,气温也开始稳定下来,地里的小草,这年头遭开花的也是荠菜。
▲ 春笋

竹类的笋是植物界的生长冠军,毛竹的笋在水量充足的条件下,可以在一天之内生长可以长到半米之多。春笋买回来亦要烫熟,要不然多放一天便多增加一些涩味。春笋虽不及冬笋鲜嫩,但是富含水分的笋块又比冬笋来的脆爽。春笋若嫩些可以油焖,选笋肚的嫩处焖出来最为爽口。儿时不曾尝过笋滋味的我,被外表浓油赤酱,内里却甘爽清口的油焖笋所惊艳。我尝试询问这笋的做法,却发现油焖笋的配料颇为简单:鲜笋、老抽、白糖再加些调味的盐就足矣。
笋若老些则更适合与荤食炖煮。腌笃鲜的做法似乎很多,但是我尝到的那例菜谱却也显的简便。笋要先焯好,去掉的老笋根要在汤里多煮一会,咸肉、鲜肉各半,咸肉要肥腻一些,鲜肉则选排骨或者前腿细瘦一些较好。鲜肉先过滚水去血,原汤撆去浮沫加少许姜片煮开澄清;捞除杂质与姜片,下去血鲜肉与咸肉小火炖煮,汤汁微落,将煮笋根的水补入,肉将半熟则下笋块慢炖。煮腌笃鲜要温火,最好是那种小炭炉,砂锅须加盖,看带鲜的汤气从砂锅盖子里徐徐冒出。笋可以炖久一些,即要熟的时候点一点绍酒继续煨煮。酒气散净,汤汁越发清亮的时候撒少许葱花起锅。若以汤汁泡饭则鲜入精髓。
笋之美,如果不亲自尝其味是不得要领的。正如中国菜肴讲究的鲜字,很难用具体的词汇去形容,因为这个鲜字,并不是像味精、鸡精这样的调味料那样具体,不同的食材都有它不同的“鲜”的形容。
相比藏冬,春对人的影响,恐怕正是人们对“新鲜”这个概念的渴求。每一样春之时蔬,都有它的“新鲜”之处:荠菜味道的鲜美,蒲公英记忆的温故而知新,菠菜平凡的新鲜,以及春笋让人难以忘怀的真正鲜之体验,正是这个季节的馈赠,这个季节可以留给我们可以留恋的风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