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性违章的危害 违章的危害性

据了解,从2008年起,郑州市每年查处的违章车辆约有22万起,平均每天600多起,主要以违法停车、闯红灯和超速为主。而近两年来,尤其是新交规实行后,加上各种违章查询的方式不断推陈出新,车辆违章的现象有所减少,尤其是今年中国车谷推出的“车行乐 ”手机客户端违章查询,受到了广大河南朋友的追捧,下载“车行乐 ”客户端,大家可以到搜狐、安卓、安智、豌豆荚、360手机助手等软件商城下载。使用车行乐,不仅仅能方便查询自己的违章记录,也能避免自己以后再违章,学到一些违章知识,提醒车主强化安全意识。

下面车行乐 小编和大家浅谈一下闯红灯、违法停车、超速、涉牌涉证这四大郑州车辆违章的危害性。首先说说闯红灯。它的危害体现在会引发交通事故,导致交通堵塞及人员伤亡;还体现在驾照记分变得相当“脆弱”,一不小心就会被扣光。因为新交规中明确表示,对闯红灯违法行为的处罚加大了力度,由过去的记3分提高到现在的记6分。这就在提醒车友们,一个记分周期内连闯2次红灯,驾照便要被公安部门扣留。

其次是违法停车,其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影响城市的形象;二是严重影响交通秩序;三是容易诱发交通事故;四是会引起不良的连锁反应。

再次是超速行驶,这一类交通违法行为已经成为公路交通事故的“罪魁祸首”,而且还是道路交通安全的“第一杀手”。因为超速会影响车辆的安全性能,会导致驾驶员的思维判断失误,会减弱驾驶员对前方事物的认识能力,还会构成对速度的判断能力下降等等。所以车行乐 小编提醒大家一定要控制好车速。

最后一类是涉牌涉证所带来的危害,涉牌涉证主要包括变造机动车号牌、不按规定悬挂机动车号牌、故意遮挡会污损号牌、驾驶无牌无证机动车等,这些违反交规的行为不但会给公安交通管理工作造成很大影响,还会严重危害市民们的交通安全。

所以,不论是闯红灯或违法停车,还是超速行驶或涉牌涉证,这些违反交规的行为给市民、给城市带来的危害都比较大。车行乐提醒车友们务必注重自身素质,强化安全意识,从而降低车辆违章出现的次数,提高车主生活的安全及幸福指数

-----------------www.aIhUaU.com--华丽丽的分割线------------------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它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如果企业事故不断,那就谈不上什么经济效益。从事故统计分析来看,即80 %以上的事故是由于违章而引起的,且大部分又与习惯性违章有关。要有效地预防事故发生,就必须遵章守纪,杜绝违章作业,特别是要坚决纠正习惯性违章作业.

1 习惯性违章及危害

习惯性违章作业,就是指那些违反安全操作规程或有章不循,坚持、固守不良作业方式和工作习惯的行为。违章作业实质上是一种违反安全生产客观规律的盲目行为,因而对安全生产危害极大。习惯性违章的表现形式有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大体有以下几种。

(1) 习惯性违章操作

在正常的设备操作时,有些操作人员养成了有章不循、随心所欲的习惯做法,对规定的操作程序、要领和安全注意事项置之不理,却认为是大惊小怪,不需如此繁琐。因此经常按照一些不良的(但自认为是正确的)或“传统”做法进行操作,致使险情频发,甚至导致事故。

(2) 习惯性违章作业

是指违反安全操作规程、按照不良的工作习惯、随心所欲的进行施工。有些人认为,“只要不出问题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施工方法都行”,这说明确实有人自觉不自觉地用自己的习惯工作方法,取代了安全工作规程中的有关规定,对正确的作业方式反而感到不习惯。

(3) 习惯性违章指挥

是指工作负责人或有关部门的管理者在不太了解施工现场的情况下,追求经济效益思想严重,没有充分地认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违反安全操作规程要求,按照自己的意志或仅凭想象进行指挥。

习惯性违章的危害 违章的危害性

2 习惯性违章特点

(1) 顽固性

习惯性违章是受一定的心理支配的,并且是一种习惯性动作方式,因而它具有顽固性、多发性的特点。如进入施工现场应戴好安全帽,高空作业必须正确系好保险带等措施讲了多少年,但实际总有那么一部分人员有章不循,进入施工现场不正确戴好安全帽,高空作业不系安全带.还辩解说,“多少年都这样干下来了,也未见出什么问题”,“哪有这么巧,上面掉的东西正好打在头上,几十年过来了,我们不是这样在做吗”等等,一旦出了事故还怪运气不好。事实证明纠正一种具体的违章行为比较容易,但要改变或消除受心理支配的不良习惯并非易事,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才能纠正不良的工作习惯。

(2) 继承性

有些工作人员的习惯性违章行为并不是自己发明的,而是从一些老师傅身上“学”、“传”下来的,当他们看到一些老师傅违章作业既省力,又未出事故,也就盲目效仿,就这样又把这些不良的违章作业习惯传给了下一代,从而导致某些违章作业的不良习惯一脉相承,代代相传。

(3) 排它性

有习惯性违章的人员固守不良的传统做法,总认为自己的习惯性工作方式“管用”、“省力”,而不愿意接受新的工艺和操作方式,即使是被动参加过培训,但还是“旧习不改”。

3 习惯性违章作业的心理状态

人的行为总是受思想活动支配的,习惯性违章行为也必然与错误的思想活动相关。从事故分析可以看出,事故责任者大多存有以下心理状态。

(1) 麻痹大意心理

只考虑正常的、顺利的情况,忽视了不正常的危险情况,对可能导致的危险估计不足或根本未有察觉,因而造成险情或事故。如临时用电不用正规的连接方法,而直接将线头插进插座,结果造成线路直接接地、短路或人员触电;在采石施工中,不能很好地观察整个宕面的险情,不戴安全帽进行入塘口,实施爆破作业不按规定设立警戒、撤离人员等;所有这些都是由于麻痹大意心理所致。

(2) 侥幸心理

明知某种做法属违章行为,可能引起不良后果或事故,但自认为并非每次违章作业都会发生事故,以前也这样做过都没有出问题,这次也不会出事,哪有这么坏的运气。因此,在侥幸心理的支配下,挺而走险,形成习惯性违章作业的不良习惯。

(3) 自以为是的心理

争强好胜,蛮干胡干,不顾后果,有的对自己工作范围内的设备构造和性能并不熟悉,也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但却自以为是,对自己过分自信,根本不把安全操作规程或他人提出的建议放在眼里,从而在设备发生异常情况时,判断或操作错误,造成事故或扩大事故。

(4) 求快图省事的心理

在工作中为了早下班或为了赶施工进度,人为的改变和缩短作业程序.有人虽然在工作岗位上,但心里总想着自己的私事,因此在工作中心急求快,置规程于不顾,只图赶进度,最终酿成事故。

4 习惯性违章作业的危害性

对安全工作来说,可以认为“习惯性违章作业无异于自杀”,“习惯性违章指挥等于杀人”.有人认为这一提法言过其实,但仔细分析不难看出是很有道理的。习惯性违章危害性突出在一个“习惯”上,人们对偶然发生的违章行为看得较清楚,纠正也较容易,对习惯性的违章行为,由于见得多了,反而认为是正常行为,因而对事故失去了应有的警惕性,给安全生产留下了事故隐患。

在实际工作中,并不是每起习惯性违章都能引发事故,所以有些人员对这种行为满不在乎.习惯性违章不但发生在现在的某些人身上,而且还将影响到几代人。因此,习惯性违章的危害性比偶发性违章的危害更大。

综上所述,习惯性违章就某次具体的行为,可能未引发事故,但这只能是侥幸而已,而确实是一种潜在的险情,一旦这种险情与环境或某种因素结合,就会变为现实的事故。俗话说“撒什么种子结什么果”,如果撒下“习惯性违章”这领种子,得到的必然是发生事故的“苦果”。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30951/421793816490.html

更多阅读

浅谈如何纠正习惯性违章保障生产安全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和尚出家后,开始学剃头,老和尚先让他在冬瓜上练习,小和尚每次练习完剃头后,将剃刀随手插在东瓜上。有一次,小和尚在给老和尚剃头时,也习惯性地将剃刀随手插在了老和尚的头上。”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习惯性的

生化危机3服装 服装企业的“危?机”

      在09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的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中,时装零售商H&M和Barneys赞助发布了一起“环保时装秀”。这场以环保为主题的时装秀展示了从玉米中提取出来的纤维制成的如丝绸般光滑的面料,从沸腾的牛奶中提取出来的牛奶

第9节:房地产行业的“危”与“机”(1)

系列专题:《后危机时代的中国机会(企业篇)》  第一章  房地产行业的“危”与“机”  ——访中体奥林匹克花园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总裁陈顺  进入21世纪后,中国楼市价格产生了怎样的波动?  房子卖不出去的原因在哪儿?

声明:《习惯性违章的危害 违章的危害性》为网友淡淡绿茶香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