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青铜器 西周青铜器 西周青铜器汇集

西周的礼制和刑罚西周是继商代之后中国青铜时代的全盛时期,西周的统治阶级在血缘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宗法、分封、等级、世袭制度,以及严密的礼制与刑罚制度。以宗法制为基础的周礼,是体现等级差别的各种典章制度和礼仪规定,主要用以调节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不同等级的贵族所使用的礼器,其组合各不相同。庶人不得使用贵族的礼仪。刑罚主要是控制和镇压平民和奴隶的手段。

长囟铜编钟【西周 高.8.5-48厘米、铣距25.4-27.5厘米,陕西省长安县普渡村出土,编钟是周朝贵族在举行祭祀、宴享等活动中使用的主要礼乐器】(下左图)

鬲从铜簋盖【西周 通高7厘米、口径24.6厘米、盖内铭文96字,记载了一个较完整的关于诉讼的案例,对研究西周时期土地制度及诉讼情况有参考价值】(上右图)

大盂铜鼎【西周 高101.9厘米、口径77.8厘米,传陕西省眉县出土,此鼎内壁有铭文19行291字,记载周康王二十三年九月册命贵族盂的史实】(下左图)

禹铜鼎【西周 高54.6厘米,传陕西省岐山县出土,禹铜鼎腹内壁有207字铭文,是记录周王朝与南淮夷、东夷之间的关系以及西周军制的重要资料】(上右图)

虢季子白铜盘【西周 长137.2厘米、宽86.5厘米、高39.5厘米、重215.3千克,陕西省宝鸡市出土,此铜盘的内底铸有110字铭文,是现今发现商周时代青铜器中最大的铜盘】(下图

)

西周的经济: 西周的经济文化进一步发展。到了西周后期,新的生产关系的因素开始出现,社会面临大变革时代的前夜。西周时的土地制度,全国土地名义上皆归周王所有,即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各级贵族和平民从周王那里分到的土地,只有使用权,不能转让和买卖。在青铜冶铸方面,西周中期以后许多铜器上铸有长篇铭文。原始瓷器的制作已经比以前普遍,并且在建筑上开始使用瓦。

召铜卣:西周 高9.5厘米、器内铭文44字,记述周王将位于毕地的土地“方五十里”赏赐给召,是研究井田制的重要材料】(下左图)

格伯铜簋【西周 高31厘米、墓内铸有铭文82字,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土地交换情况】(上右图)

琱生铜簋【西周 高22.2厘米、口径21.9厘米、足径18厘米器,内铸有104字铭文,记述琱生在一次关于田地的狱讼中,得到本族宗主的庇护,达到了多占地的目的。】(下左图)

酉继承祖先的官职,管理农业生产者及部分奴隶】(上右图) 师酉铜簋【西周 通高22.5厘米、口径19.1厘米、足径20厘米,此器及盖内壁积肥106字铭文,记载了周懿王命令师

盠方铜簋【西周 高22.8厘米,陕西省眉县出土,其内壁铸出的长篇铭文,反映了西周的军事制度】(下左图)

板瓦【西周 宽24厘米,陕西省扶风县出土,中国古代在建筑物上使用瓦,最早出现在西周早期】(上右图)

王室衰微大国争霸: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今河南省洛阳市),开始了大动荡的春秋时代。东迁后,王室的势力大为衰落、强大的诸候展开了激烈的相互战争。齐桓公、晋文公、楚庄公、秦穆公以及吴、越等大国相继称霸。春秋晚期、各诸侯国的卿大夫势力逐渐壮大起来,出现了“礼乐征伐自大夫出”的局面。

洹子孟姜铜壶【春秋 高22.1厘米、口径13.4厘米,这个铜壶颈部内壁有铭文142字,记述田洹子之父死后,齐侯请命于周王,为死者举行多种典礼】(下左图)

西周青铜器 西周青铜器 西周青铜器汇集

素命]铜镈【春秋 高66厘米、口长44厘米、口宽34.8厘米,1870年山西省荣河县后土祠出土,此器上有铭文173字,记述[素命]的祖父鲍叔有功于齐,齐侯封邑与人民,[素命]以此勉励自己,并铸此镈祭祀其亡母仲姜】(上右图) 嵌赤铜鸟兽纹铜壶【春秋 高32厘米,传1923年山西省浑源县季峪村出土,春秋末年今浑源一带属北方民族建立的代国,战国初期代国为赵所灭】(下左图)

址于1952年被发现】(上右图) 铜方壶【春秋 高84.5厘米,1961年山西省侯马市出土,铜壶出土地侯马一带,春秋时为晋国晚期都城新田所在地,遗

王子午铜鼎【春秋 高67厘米、口径66厘米,1979年河南省淅川县下寺2号墓出土,作器者王子午系楚庄王之子(下左图)

辈的事业,要永保四方的土地】(上右图) 秦公铜簋【春秋 高19.8厘米、口径18厘米,传1924年甘肃省天水县出土,此器内有铭文123字,记述秦景公继承前

吴光铜鉴【春秋 高35厘米、口径57厘米,1955年安徽省寿县蔡侯墓出土,铜鉴内壁有铭文52字,为吴王光嫁女于蔡所作的媵器】(下左图)

夫差用剑(上右图) 吴王夫差铜剑【春秋 全长59.1厘米、剑身宽5厘米,1976年河南省辉县出土,此剑近镡处有篆书铭文10字,为吴王

鸟形铜鼎【春秋 高16厘米、长22.9厘米,1952年河北省唐山市贾各庄出土,该器出土地属燕国,燕国是周王室同姓诸侯国】(下左图)

6字,为蔡侯申作器。蔡侯申即蔡昭侯。】(上右图) 蔡侯申方铜壶【春秋 高79.8厘米、口长18.5厘米、口宽18.3厘米,1955年安徽省寿县蔡侯墓出土,此壶颈内有铭文

王子婴次铜炉【春秋 高11.3厘米,传1923年河南省新郑县李家楼出土,器内壁有铭文7字,意为王子婴次之炉。据研究,这个婴次可能是吴王之子(下左图)

大父为季姬嬉所作媵器】(上右图) 鲁伯大父铜簋【春秋 高25.4厘米、口径20.1厘米,1970年山东省历城县北草沟出土,此簋内底有铭文18字,是鲁伯

虢太子元徒铜戈【春秋 全长17.1厘米,1957年河南省三门峡市上村岭虢国墓地1052号墓出土,戈上有“虢太子元徒戈”6字铭文,可知墓主人为虢国太子(下左图)

(上右图) 曾仲游父铜壶【春秋 高66厘米,1966年湖北省京山县出土,此器盖内与壶口内壁均有铭文12字,为曾仲游父作器】

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文化:以铁器的推广使用为标志,春秋时期的生产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春秋时期除使用块炼铁外,还掌握了冶炼生铁的先进技术。铁器的使用使大规模开垦荒地成为可能,促进了私田的发展,同时也为手工业提供了锐利的工具。春秋时期,在青铜冶铸方面发明了错金、错银、嵌红铜等新工艺。侯马大批铸造陶范的出土,显示出这一时期青铜冶铸业和采矿业的规模很大、水平很高。春秋中期以后,各诸侯国已经大量使用货币。金属货币的流通,促进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春秋是社会大变革时期,出现了老子、孔子等思想家、教育家和孙武等军事家,其学说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金镡金首铁剑 【春秋 长38.7厘米,1957年河南省陕县后川出土,这是迄个为止所发现的少数春秋时期铁器之一】(下左图)

右图) 曲尺形铜构件【春秋 长42厘米、宽16厘米,1973-1974年陕西省凤翔县姚家岗出土,这种构件目前发现较少。】(上

栾书铜缶【春秋 高48.8厘米、口径16.5厘米,此器为栾书子孙祭祀祖先而作,但多年来习称栾书缶。】(下左图)

青铜铸造工艺的较高水平(上右图) 兽头形陶范【春秋 残长8.1厘米、高11厘米、厚6.2厘米,1961年山西省侯马市铸铜遗址出土,此范反映了这一时期

铜空首布【春秋 1956年山西省侯马市出土的耸肩尖足空首布,形体较大,一般通高为13-15厘米左右,每件重量(含布首泥芯)在34-44克之间,这是迄今考古发现的中国最早的金属铸币】(下左图)

等,整简一般为35字左右。抄成于西汉大帝、景帝至武帝初期。】(上右图) 银雀山《孙子兵法》竹简【1972年山东省临沂县银雀山1号汉墓出土,整简长27.6厘米,墨书隶字,每简字数多少不

汉族的前身华夏族,是由很多民族不断融合发展起来的。早期的华夏族主要是指居住在黄河流域中原文化区的夏、商、周等族,他们的经济文化水平发展较高,最早进入阶级社会、建立起中国早期国家。夏至春秋时期是中原文化区周边各族的重要形成时期。这些具有本地、本族特色的文化、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与中原文化频繁交流,逐渐融会。这对于以后汉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铜鼎【夏家店下层文化,高53.9厘米、口径37.7厘米,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翁牛特旗出土,这是中国北方青铜时代早期的文化遗存(下左图)

铜器中难得的珍品。】(上右图) 龙虎铜尊【商时期 高50.5厘米、口径44.9厘米,1957年安 徽省阜南县出土,此尊当属淮夷文化系统,是商 时期青

四羊铜尊【商时期 上口最大径44.4厘米、高58.6厘米,1938年湖南省宁乡市出土】(下左图)

铜人头【商时期 高37.5厘米,1986年四川省广汉县三星堆出土,铜人头的形象当与蜀人中的巫师有关】(上中图) 铜镜【齐家—卡约文化 直径14.6厘米、边厚0.15厘米、钮高0.5厘米,传甘肃省出土,这面铜镜是中国青铜时代极少量的早期铜镜之一】(上右图)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32451/100022217022.html

更多阅读

论西周礼乐制度 礼乐制度

关键词: 西周、礼乐制度、宫廷音乐、音乐教育、音乐美学思想、“礼乐治国”。 概述:任何一件事物只要有诞生便会有发展,音乐亦是如此。音乐的诞生与人类的劳动以及社会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可以说音乐起源于劳动,且服务与人类社会。在

西周成王------姬诵 姬诵

姬诵周成王(公元前1055年—前1021年)。汉族,姓姬,名诵,是中国西周第二代国王,谥号成王。周武王之子。武王克商后在位4年卒,“ [1]天下闻武王崩而扳”,成王即位时年少,由周公姬旦摄政,引起管叔、蔡叔、霍叔等的不满,制造谣言说周公想谋篡王位,联

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 公元前21世纪

西周史论(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周族有着悠久的历史,长期在陕甘一带活动,后以岐山之南的周原为主要的根据地。至公元前11世纪初,周族的力量日益强大。它一面征伐附近小国,扩充实力;一面把它的都邑从周原迁到今天长安县沣水西岸,建成

器物的名称怎么念 丨青铜器常见33个生僻字 生僻字怎么打

古代青铜器的名称,由于很多器皿现在都不再使用了,所以伴随着这些器皿的名字也就成了生僻字。1、銎[qióng](音穷),指古代兵器或工具上安装柄把的孔,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解释为“斤斧之孔所以受柄者”。2、盉[hé](音和),盛酒器和盛水器,大

声明:《西周青铜器 西周青铜器 西周青铜器汇集》为网友尐龍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