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邕哭董卓
世人皆知董卓之暴行人神共愤,人人得而诛之,但为何会有如此不合群之人,偏偏逆行而为之,在众人得知董卓死后痛打落水狗之际,唯独蔡邕一人跑到董卓身边掉几滴泪,招惹来了杀身之祸,究其原因,难道蔡邕是犯了书呆子气才会做这样的蠢事儿吗?他心中到底打了个什么样的算盘?
董卓剧照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蔡邕是受董卓提拔才在朝为官的,可若说蔡邕是为报董卓知遇之恩才上前哭丧的话,也说不过去,因为董卓是以蔡邕家人性命威逼其就范的,可见二人之间并非存在着知遇之恩,那么蔡邕这场报答伯乐之恩的戏码是做给谁看得呢?答案显而易见,这场戏的最佳观众正是王允,让我们来回顾一下蔡邕哭丧后被抓捕,带到王允面前,他是怎样为自己开脱的,蔡邕说道:“蔡邕没有拥有满腹的才华,但也知仁义二字,岂有叛国而逢迎董卓的道理,只是感慨当年知遇之恩,情不自禁而已,自知罪孽深重,恳请王公原谅,若是能从轻发落削足割耳,留我性命,将手中的汉史编撰完成,戴罪立功,实乃我最大的幸运了。”
从中可见,蔡邕这场戏是在拿自己的性命赌一把,这一番陈词中暗含内容,因众人皆知蔡邕是董卓器重的人,靠山一倒性命难保,故而蔡邕将自己包装成一个黑白分明的人,将对董卓的看法一分为二,罪孽是罪孽,恩情是恩情,他不会因为董卓倒台了便见风使舵,投靠王允,他实际上是在威胁王允,自己实为一个品节高尚之人,且任由史书大业未完成,不能将其杀害。
怎料王允此人,既然斗得过董卓吕布,有怎会看不透蔡邕的小伎俩,不听旁人劝诫决然将蔡邕斩首。
董卓和马腾
董卓和马腾有什么关系呢?二人在董卓进京前皆在西凉一带活动,而董卓从西凉无名将领成为令东汉王室忌惮的拥兵自重的将领,全靠了马腾韩遂这一支反叛势力,才使得董卓一步登天,此话从何说起呢?
董卓剧照
董卓被任命羽林郎后,负责解决西羌问题,但并非一帆风顺,前期讨伐征战中虽屡立战功,官位节节攀升,但在与黄巾军一战中,大败获罪,一切名利皆付之东流。而这之后的东山再起便和马腾韩遂有关系了。
韩遂举兵造反,马腾也加入其中,这支反叛军队势如破竹,因此登上了西凉舞台。而此时的董卓正是戴罪立功的急切时候,一路杀伐,而马腾韩遂所带领的部队像是遇上了死敌,逢战必输,节节败退,董卓也因此屡屡立下战功,将其官位俸禄刷上了最高点,成为了东汉末年州郡割据势力中最为强大的一支。也是这个原因才会有何进觊觎他的军事实力,借董卓之手助其斩除朝中宦官势力,怎料到历史跟何进开了个大玩笑,没能等到董卓大军,反倒莫名其妙地丢了性命,使得狼子野心的董卓趁虚而入,钻了汉室大权流落在外的空子,挟天子迁都城,犯下一系列泯灭人性的暴行,将东汉王朝推向了万劫不复之地。之后三国乱世也在这期间氤氲而起,董卓一人引发了中国历史上的近百年乱世。
袁绍董卓
袁绍与董卓二人瓜葛很深,当初董卓奉何进一纸诏书进京领命,便是袁绍向何进进言欲灭宦官必将借郡守之力,故而走出了引狼入室的第一步。
袁绍杀敌董卓进京
这之后,董卓与袁绍便是一路高唱对台戏,二人水火不容,但这也在情理之中,何进被杀受,袁绍带兵冲进皇宫,杀得鸡飞狗跳,敌我难分,此时时局大乱,竟无人发现少帝已被宦官遣送出宫,正主失踪,这边外戚与宦官斗得鱼死网破,而另一边竟让仅有三千人马的董卓捡了个便宜,成为护送少帝回宫的唯一军队,入主京城,掌控大局。
董卓占了袁绍如此大的便宜,二人自然不能和睦相处,而且一时得势的董卓也丝毫未有与袁绍共分天下的打算,反倒第一招便要废立何进与袁绍一手拥立的少帝,直击袁绍的核心利益。
董卓入京后,手段残暴,无人敢对其肆意妄为的行径当面指责,而袁绍对于废帝一事不得不站出来反对,因为他所在的立场是唯一一位与少帝有直接利益关系的官员,虽然袁绍并没有改变最后废帝的结局,愤然离开朝堂。
但公开与董卓作对并非给袁绍带来不好的影响,反倒使其成为反对董卓暴政队伍中的核心人物,成为十八路诸侯联军盟主,地位显赫。在董卓较量的这盘棋袁绍并未输,以何进名下小小的中军校尉一职换来了具有政治名声的盟主地位,在汉末拥有四州之地,成为一支不容小觑的割据势力,这盘棋算得上是赢家了。
董卓是谁
董卓,三国时期东汉权臣,出身于豪强家族,其家乡所在地区极为殷富,与西北羌人聚集地相邻。董卓自幼养尊处优,少年时期性情便极为放纵,顽劣至极,无人可以教训他。
董卓剧照
虽然董卓为人粗猛,但在处事方面极有谋略,常常在羌人部落中游走,凭借其富裕的家庭背景,与当地羌族首领交好,而且董卓身强力壮,通晓武艺,马上功夫更是了得,加之其凶狠果断的性格,当地人都敬畏其三分,周边羌人也都趋炎附势。时机日渐成熟,董卓趁势发展自己的势力,拉拢迎合自己的羌人及豪强,并且收罗亲信。为了广招贤才,董卓家中几乎每日摆酒迎客,款待羌人豪强,以取得他们的支持和忠诚。
除了结交羌人,董卓还在暗中大批收罗落魄草寇、地痞无赖,甚至与他们称兄道弟,是他们成为自己的死忠之士。前期的董卓在当地豪强中极有威信,朝廷在解决西羌问题时,便看中了董卓的影响力,任用其为羽林郎,征战时期,董卓的勇猛强悍的特性得到了展现,纵横冲杀,左右开弓,一时威震四海。
如此,借着战时的功绩与日渐丰满的羽翼,董卓一步步离自己的最终目标越来越近,他的野心也日益膨胀,在乱世中因其残暴的性格使其一路高升,手中所握权利无人能及,废黜少帝刘辩,扶植幼帝汉献帝,壮大董家势力,逐步问鼎中央政权。
董卓性格
董卓做为三国历史中最为重要的人物之一,其人物个性极为鲜明,残忍暴力、贪婪好色在他的身上皆演绎到极端,在他独霸汉室政权后,残暴的性格更是得到放大化,变本加厉地残害俘虏,滥杀无辜,霸占妇孺,掠夺财务。
董卓剧照
董卓出身于豪强世家,家族财大气粗,对董卓更是宠爱,使其少年时期便为所欲为,不加节制,少年时期随着身体日益健壮,所学本领日渐精湛,年轻气盛的他到处惹是生非,欺善霸弱,与当地豪强称兄道弟,更是拉拢地痞流氓,明目张胆地掠夺平民财物妻女。
对于董卓肆无忌惮的恶行无人可以压制,反倒因其嚣张的气焰,一路攀升,世人皆攀附其势力,使其气焰日益高涨,野心也随之强大。
东汉末年,董卓掌控中央政权后,更是不加收敛,鼓动将士见家底殷实者,上门掠夺,展开了“受牢”运动,到处杀人放火,奸淫妇女,搜刮财物,是洛阳城内犹如人间地狱,人心惶惶。
一日,董卓邀请众臣赴宴,董卓心情大好,招呼群臣不要拘束,畅怀痛饮。官员心中极为不安,不知董卓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酒过三巡后,董卓神秘地对众臣说道为大家喝酒助兴,随即击掌示意,士兵将战场俘获的几百名战俘押解到会场中心,命令士兵割舌头、斩手足,挖眼睛,整个会场成为了血腥的屠宰场,一旁的官员皆呕吐不已,只有董卓引以为乐。
董卓死后
公元192年4月,王允与吕布篡谋好行刺计划,令同乡人骑都尉李肃与其他勇士共十余人冒充侍卫,埋伏在北掖门附近。当董卓的步辇经过时,吕布示意李肃,李肃飞身上前行刺,不料董卓内穿铁甲,为能刺中要害仅伤其臂膀,受惊后的董卓跌落马车,惊呼:“吕布何在!”吕布现身声称是奉皇帝诏令,讨伐贼臣,其他余众一改不予追究,令此事速战速决,不托泥带水。
董卓死后
尽管董卓出行前后护卫近百余人,层层守卫,滴水不漏,但只能放得了外贼防不了家贼,吕布仅靠一纸假诏书便使上百士兵弃甲投降,可见董卓在生死关头却要为自己平时的所作所为买账,无人甘愿为其卖命。董卓要为自己买的账不只这些,当他滥杀无辜,采用极刑重典,搅得朝野上下动荡不安,就该料到他倒台的那一刻,要付出多大的代价。董卓首级被取下的那一刻,其随行侍卫仅受惊迟疑片刻后,便高呼万岁,丝毫未有为主报仇之意。董卓死讯不胫而走,街头巷尾皆是高呼庆祝,百姓饮酒助乐,妇孺士人皆卖掉首饰笔墨,换来钱财买酒买肉,摆酒庆贺,街市道路拥堵得水泄不通。
董卓的尸首被弃置街头,天气炎热,身上的油脂化成了水状,流到了地上,看守尸体的官兵做了个灯芯,将其点燃,一脸连烧了好几天。早受董卓迫害过的家族门生将其尸首烧成灰烬,撒遍山头。而董卓的家属极其老家的家族长幼皆难逃灭门惨死,下手之人皆为董卓的原来的部下。
董卓老婆
董卓此人淫乱的恶名早已臭名昭著,最后连死都是因女人而与一子吕布反目成仇从而招来杀身之祸,可见对美色的垂涎是饮鸩止渴的一丝温存,没有防备却丢了性命。三国中董卓的淫贼形象到底刻画了几分,一本《三国演义》仅仅在董卓身上在青涩上颇费了笔墨,可见董卓的淫乱已病入膏肓。
貂蝉与董卓剧照
既然如此一个贪图美色之人,那么他的正宫之妻又是何人呢?坊间总是拿貂蝉和董卓说事儿,但说貂蝉是吕布的妻子尚且合理,若是硬要将貂蝉与董卓凑为一对儿实在是委屈了貂蝉,在小说《三国演义》中也未曾提及貂蝉是董卓的妻子,只说董卓将貂蝉带回府中为侍妾,正经名分也为曾给她。可见董卓的妻子另有其人,且为其诞下一女。
董卓的原配是羌人女子,性情暴戾,与董卓如出一辙,可见当地的风土人情不适合调教出通情达理、遵循礼教之辈,此羌人女子同样出身豪强世家,其父是羌人首领,嫁给董卓之后,一心为其大业筹谋,可谓名副其实的贤内助,因此,在董府中,董卓最为敬重之人除了他的母亲就是妻子。董卓取得如此精明的老婆本是一件喜事,可是这为羌人女子几近女子嫉妒之心,使得董卓永无安生日子可过,这才导致这位正室未曾有过实名记载,仅以董氏相称。
董卓祸乱后宫
万恶淫为首,董卓执政残暴,引发诸侯激愤群起而攻之,却为能拿他怎样,而最终董卓却因美色而死于义子吕布手中,可见对美色的垂涎是饮鸩止渴的一丝温存,没有防备却丢了性命。
董卓祸乱后宫
三国中董卓的淫贼形象到底刻画了几分,一本《三国演义》仅仅在董卓身上在青涩上颇费了笔墨,可见董卓的淫乱已病入膏肓。
董卓到底淫乱到什么程度,这还得从董卓进京说起,何进一纸诏书,引狼入室,使董卓篡夺汉室政权,废黜少帝,另立傀儡皇帝,将朝堂政局尽握手中,私欲野心却欲求不满,竟胆大妄为到染指后宫的地步,幼帝尚未年幼,不懂后宫之事,董卓便趁机占这个便宜,夜深入宫,留宿龙榻,宫中侍女公主皆遭其玩乐,淫乱后宫本是死罪,但董卓恍如入无人之境,大摇大摆地进大摇大摆地出,将皇宫当作自己的温柔乡。
不久之后,宫内的女子已经玩腻了,董卓便将魔爪伸向了民间,常常带领一支队伍在街头巷尾抢夺民女,与将士同乐。之后更是变本加厉,为自己建立了一处行宫,将民间二十以下十五以上的貌美女子拘禁与此,以供长期玩乐,可见其变态的性意识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正是如此的天性使董卓在大权在握之时,被人抓住致命的把柄,中了王允的美人计,利用吕布对貂蝉的爱慕,挑拨其二人之间的关系,吕布为红颜一怒之下杀了董卓。
爱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