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很多人因为工作是比较的忙碌,休息的时间比较的少,所以经常出现头晕目眩的情况,但是有的人会无缘无故的出现晕眩的症状,这和什么有关系呢?您知道这种晕眩跟耳朵有什么关系吗?您知道哪些因素会导致眩晕吗?今天三九小编就为您介绍一下有关生活中出现晕眩怎么办的知识,感兴趣的朋友们赶快来看看啊。
这种晕眩跟耳朵有什么关系
很多人都经历过眩晕,有时反复发作,但却不知道眩晕究竟该看哪个专科。
最近,邓女士就有这个烦恼,她因为反复眩晕多年,每次眩晕发作时,都是在准备休息、坐在床沿躺下或起床时坐起过程中发作,天旋地转,持续1分钟左右才缓解。
由于每次眩晕发作都是在床上,因此邓女士有了“睡眠恐惧症”。她去了几间医院看神经科、心血管科医生,但检查发现她既无高血压病、冠心病,也无脑血管病。
神经科医生建议她找耳鼻喉科医生看看,于是她辗转来到广东省中医院耳鼻喉科就诊。医生经仔细询问病史和做体位检查等,最后确诊邓女士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俗称“耳石症”。
医生给邓女士做了手法复位,很神奇的是,做完后医生让她躺下观察,她已经不觉得眩晕了。回家观察一段时间,眩晕没再复发。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为什么又叫耳石症呢?广东省中医院耳鼻喉科主治医师罗秋兰介绍说,人的内耳有一个器官,叫椭圆囊斑,专门负责人体位置变化时的平衡功能,内有很多碳酸钙结晶附在一层膜上。
碳酸钙是组成石头的主要成分,因此这些内耳的碳酸钙结晶被称为“耳石”,耳石附着的那层膜称为“耳石膜”。
正常状态下,耳石也会脱落,脱落的耳石会被囊斑周围的细胞吸收。
出现病变时,耳石脱落增加及吸收障碍,进入半规管的耳石很难被吸收和移位,当脱落的耳石积聚到一定数量,头部运动到某一特定位置时就会诱发眩晕,这种眩晕持续时间一般较短暂,大多数1分钟左后可缓解,在头位改变时易反复发作。
此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女性发病率较高,是一种很常见的周围性眩晕。有部分病人可能在数天或数月后会自愈,所以称之为“良性”,也有反复发作数月甚至数年的,这部分患者则为“顽固性”。
罗秋兰指出,确诊耳石症有三个条件
(1)有眩晕反复发作的病史;

(2)眩晕在体位改变时发作(如坐着躺下或在床上翻身等过程),一般持续1分钟左右,固定体位可缓解。眩晕发作过程中可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眩晕缓解后无明显不适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