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争锋逆转时刻 吾道一出天地逆下句 顺天地之道则生,逆天地之道则死

(一)

《素问·六微旨大论》:帝曰:愿闻天道六六之节,盛衰何也? 

岐伯曰:上下有位,左右有纪。故少阳之右,阳明治之;阳明之右,太阳治之;太阳之右,厥阴治之;厥阴之右,少阴治之;少阴之右,太阴治之;太阴之右,少阳治之;此所谓气之标,盖南面而待也。故曰:因天之序,盛衰之时,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此之谓也。

少阳之上,火气治之,中见厥阴。

阳明之上,燥气治之,中见太阴。

太阳之上,寒气治之,中见少阴。

厥阴之上,风气治之,中见少阳。

少阴之上,热气治之,中见太阳。

太阴之上,湿气治之,中见阳明。

所谓本也。本之下,中之见也。见之下,气之标也。本标不同,气应异象。

(二)

帝曰:善。愿闻地理之应六节,气位,何如?

岐伯曰:显明之右,君火之位也。君火之右,退行一步,相火治之,复行一步,土气治之。复行一步,金气治之。复行一步,水气治之。复行一步,木气治之。复行一步,君火治之。

相火之下,水气承之;水位之下,土气承之;土位之下,风气承之;风位之下,金气承之;金位之下,火气承之;君火之下,阴精承之。


六经之本为:风寒热湿火燥

六经之标为:太阴、少阴、厥阴、太阳、少阳、阳明

天地争锋逆转时刻 吾道一出天地逆下句 顺天地之道则生,逆天地之道则死

足太阳、足少阴之脉互络

足少阳、足厥阴之脉互络

足阳明、足太阴之脉互络

手太阳、手少阴之脉互络

手少阳、手厥阴之脉互络

手阳明,手太阴之脉互络


通过上边的列示,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六经之标本,分别对应的是三阴三阳与六气。

太阳之本为寒,而标为热。为何会有这样的结果呢?就是因为太阳标本之中见少阴之气,少阴之本为热。热使水气化,以生太阳之气。

所以太阳之病分为两种,一种是太阳之气病,一种是太阳之经病。

太阳之气病,即少阴温热之力不足,则气化不及,阳不足以发散到体表之外以温煦全身,而热郁结周身之表,则邪气初客之时,人会感觉到冷,出现恶寒的症状。

太阳之经病:太阳又分为手太阳与足太阳,而太阳以寒水统之,与膀胱之气同。是以足太阳膀胱经主管太阳经之气化,而手太阳则随着足太阳本气化寒。太阳经病之所以会发热,原因在于手太阳。如果手太阳不病,就会随着足太阳而从寒化。若是手太阳病,就会自现其本气,因为手太阳小肠经,太阳为标,小肠为本,标为阳,本为火,标本皆热,所以足太阳寒化之力不足,则手太阳现其本气而热。若是足太阳病热,由于足太阳之本为寒,所以这个热气是从手太阳而化,即足太阳寒化之力不足。

手太阳小肠经循行路线:起于手小指侧端,在大椎穴处与督脉相会,向前进入锁骨上窝,深入体腔,联络心脏,沿食道下行,经胃部,如小肠。其中有一支脉从颊部分出,经眶下,达到鼻根部的内眼角,然后向下斜行到颧部。原文这样写道:其支者,别颊,上?,抵鼻,至目内眦,斜络于颧。

足太阳膀胱经循行路线则是从内眼角睛明穴开始。内经写到: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

所以手足太阳经连通之处当为目内眦。

我们再来看这个手足太阳的运行,这个明显就是接连在一起的一条经络,只不过在目内眦(睛明穴)之处进行了切断。也就是说,精明一穴,是手足太阳的临界点。

那么手三阳自手走头,足三阳自头走足。

手太阳本气为热,其气以升。足太阳本气为寒,其气以降。是以足太阳之降,皆因手太阳之升,手太阳不升,则足太阳不降。整个太阳经病,就会导致手足太阳所行的位置出现各种不舒服。手足太阳经的循行,疏布于人身前后的中间位置。

如果按照《伤寒论》的传经来进行解释,太阳经传阳明,顺经传,这是经络之间的病邪传变。我们看一下足阳明的经络穴位走向。

内经原文:循行部位起于鼻翼旁(迎香穴),挟鼻上行,左右侧交会于鼻根部,旁行入目内眦,与足太阳经相交。

所以,这个目内眦(睛明穴)汇合了手足太阳以及阳明三条经络。其实这个目内眦还是阴跷、阳跷所过之处。


手足阳明交会于鼻翼旁的迎香穴。

从太阳经到阳明经,其实是经络逆行的结果。

如果从气的角度去分析,这个手足太阳以寒气为主导,是以气出问题,则是寒水出了问题,寒水之气与君火之气互为中气,所以从太阳传少阴则是气之变化导致的结果。

但是无论是循经传,还是表里传,都是逆天地规律在逆行。那么这个天地规律是什么呢?就是五运六气,张仲景伤寒立论之本,当为内经运气篇,尤其是五运六气之间的关系,研究透了,整个人人体的运行规律,以及伤寒论就能明白的差不多了。

顺天者昌,逆天者亡。气顺行则生,逆行则死。所以利用经络的治疗上,应当清楚经络之间的衔接点,以及气所属之气,同时还要了解运行的方向,以调整我们人身的不顺之气。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32951/384104687762.html

更多阅读

马祖道一“平常心是道”的思想意蕴 马祖道一

(2013-01-19 16:31:54) 转载▼标签: 杂谈禅 心 前言----唐朝被世人奉为弥勒菩萨化身的“布袋和尚”——契此禅师,曾为世人留有一首著名的《插秧诗》: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马祖道一(约709~788年

绳子未断——禅宗马祖道一大师的故事 禅宗四祖道信大师

“心即是佛”、“平常心是道”,是非常有名的,这句话是马祖弘扬开来的,马祖是禅宗的大人物,经过他的指点,有八十四位开悟的,他首开禅宗丛林制度。丛林制度,就是住在山里搞农业,自食其力,而此前中国的出家人,主要靠化缘为生的。他的弟子百丈怀海

谁与我争锋ppt 争锋·我是HR

     才富HR俱乐部钻石会员2013首次沙龙成功举办  企业成本如何管控?薪酬体系如何彰显公平?劳动争议怎样平息……企业管理永远伴随着层出不穷的问题,但是有问题就一定有方法。如同只要有山,就必然有上山的路。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声明:《天地争锋逆转时刻 吾道一出天地逆下句 顺天地之道则生,逆天地之道则死》为网友你很社会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