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手抄报内容资料 重阳节手抄报内容

 

重阳节的习俗:

登高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赏菊并饮菊花酒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阳节手抄报内容资料 重阳节手抄报内容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33351/851984448544.html

更多阅读

感恩母亲手抄报资料 2015感恩母亲手抄报内容资料

2015感恩母亲手抄报内容资料1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 ――孟子.2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4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5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6可怜天下父母心7全世界的母

世界无烟日手抄报资料 世界无烟日手抄报内容资料

世界无烟日手抄报内容资料烟草是生长在南美洲的一种野生植物,最初印第安人将烟叶口嚼或做成卷烟燃烧吸吮。烟草在全球盛行了200多年,直到20世纪,人类才开始认识到烟草对人类的危害。1977年,美国癌肿协会首先提出了控制吸烟的一种宣传

珍爱生命的诗句 珍爱生命手抄报内容资料

珍爱生命手抄报内容资料1、什么是生命?生,就是无中生有,就是创造,就是事物的存在。命,就是期限,就是过程。生命,就是一段有限的存在,一个无中生有然后复归于无的过程。人生不过一世,草木不过一秋。生命,本于无,止于空。你从来处来,将向去处去

爱国手抄报内容 祖国在我心中手抄报内容资料

祖国在我心中手抄报内容资料我们爱你啊,中国!当灿烂的太阳跳出东海的碧波,帕米尔高原依燃是群星闪烁。当北国还是银装素裹的世界,南疆早以洋溢着盎然的春色。啊,我们爱你啊,中国!我们爱你---奋斗书写的史册,汗水浇灌的硕果。松树的伟岸,岸

教师节手抄报内容资料 国庆节手抄报内容资料大全

国庆节手抄报内容资料大全国庆节手抄报内容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旗面为红色象征革命。旗上的五颗五角星及其相互关系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星用黄色是为着在红地上显出光明,四颗小五角星各有一角

声明:《重阳节手抄报内容资料 重阳节手抄报内容》为网友岁月无声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