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手书楞严经
白居易一生创作了100多首禅诗。本文收集并注解了一部分。这些诗歌有四种类型:1. 亲近高僧,2. 参拜名寺,3. 斋戒体会, 4. 学佛心得。
《孤山寺遇雨》
拂波云色重,洒叶雨声繁。
水鹭双飞起,风荷一向翻。
空蒙连北岸,萧飒入东轩。
或拟湖中宿,留船在寺门。
《山下留别佛光和尚》
劳师送我下山行,此别何人识此情。
我已七旬师九十,当知后会在他生。
如满禅师住持洛阳佛光寺,他曾经对唐顺宗关于佛的提问有过一段精彩的对答,受到唐顺宗的器重,在当时很有名望。这是白居易到佛光寺朝山归来,如满禅师送他下山时所赠的诗。白居易在佛光寺小住后,辞别佛光禅师下山,但佛光禅师坚持要送他。这样的情分一般人是不知道的。
《香山寺二绝》
空山寂静老夫闲,伴鸟随云往复还。
家酝满瓶书满架,半移生计入香山。
爱风岩上攀松盖,恋月潭边坐石棱。
且共云泉结缘境,他生当作此山僧。
“酝” 指酒
《仙游寺独宿》
沙鹤上阶立,潭月当户开。
此中留我宿,两夜不能回。
幸与静境遇,喜无归侣催。
从今独游后,不拟共人来。
《僧院花》
欲悟色空为佛事,故栽芳树在僧家。
细看便是华严偈,方便风开智慧花。
“华严偈” 华严偈:即《华严经》。该经梵本传说有十万偈。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五:“《华严经》有百千偈,故名‘百千经’。”晋译《六十华严经后记》:“华严经梵本凡十万偈。”因此《华严经》又称《华严偈》。该诗中《华严偈》,亦可泛指佛教之经籍。
“细看便是华严偈”该诗将深奥的华严义理赋予一株芳树,在愉悦的审美中,抒发诗人的禅悟。体现出了诗人深厚的遣词用字功力和佛学造诣。

《欢喜二偈》
得老加年诚可喜,当春对酒亦宜欢。
心中别有欢喜事,开得龙门八节滩。
眼暗头旋耳重听,唯余心口尚醒醒。
今朝欢喜缘何事,礼彻佛名百部经。
《赠僧五首·钵塔院如大师》
师年八十三,登坛秉律凡六十年,每岁于师处授八关戒者九度。
百千万劫菩提种,八十三年功德林。
若不秉持僧行苦,将何报答佛恩深。
慈悲不瞬诸天眼,清净无尘几地心。
每岁八关蒙九授,殷勤一戒重千金。
“每岁八关蒙九授,殷勤一戒重千金” 八关斋戒,是当天受,当天持,一日一夜为度。八关戒的内容是在五戒的基础上增加了:六、不着香华发蔓,不香油涂身;不歌舞倡伎,不故往观听。七、不坐卧高广大床。八、不非时食。白居易此处说他每年九次受八关斋戒,可见他的诚心。
《在家出家》
衣食支吾婚嫁毕,从今家事不相仍。
夜眠身是投林鸟,朝饭心同乞食僧。
清唳数声松下鹤,寒光一点竹间灯。
中宵入定跏趺坐,女唤妻呼多不应。
“衣食支吾婚嫁毕,从今家事不相仍” 支吾,表示可以对付,衣食支吾意即对穿衣吃饭要求不高,能应付就行。下一代男婚女嫁已完毕,不需再操心,可以集中精力到自己的修行上了。对很多在家修行的居士,看到白居易这首诗一定是感触很深的。这时一般来说,人已过中年,此生时间所剩不多,前半生忙忙碌碌,现在真正能够放下一切,专注修行了。
“跏趺坐” 双盘
《斋戒》
每因斋戒断荤腥,渐觉尘劳染爱轻。
六贼定知无气色,三尸应恨少恩情。
酒魔降伏终须尽,诗债填还亦欲平。
从此始堪为弟子,竺乾师是古先生。
“六贼”比喻色、声、香、味、触、法六种尘境,“《涅盘经》卷二三所说:“六大贼者,即外六尘。菩萨摩诃萨观此六尘如六大贼。
“三尸” 道教徒说人体里面有三个虫子,专门记载人的过失,在庚申那天去报告上帝
“竺乾” 印度的别称,也指佛陀,称佛陀为“竺乾公”。
“古先生”是道教对佛陀的敬称。
《寄韬光禅师》
一山门作两山门,两寺原从一寺分。
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
前台花发后台见,上界钟声下界闻。
遥想吾师行道处,天香桂子落纷纷。
“一山门作两山门,两寺原从一寺分”介绍杭州法净寺(中天竺寺)和.法镜寺(天竺三寺)的历史关系。直至当今,两寺的门牌号还是同一个:西湖区天竺路112号。
“遥想吾师行道处” 蜀地名僧韬光禅师辞师出游,他师父嘱咐说:“遇天可前,逢巢则止。”唐穆宗长庆年间(821-824)当他游至灵隐寺西北巢枸坞时,正值白居易(字乐天)任杭州刺史,心想:“吾师命之矣。”遂卓锡于此,建立韬光寺。
素食黄金时代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