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 39 上册 The Phil...2015-03-06 17:04上传积分:100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 49-32015-03-06 23:21上传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 30 上册000012015-03-07 17:55上传积分:300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 30 上册000022015-03-07 17:56上传积分:450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 30 下册000012015-03-07 17:57上传


最近改造一个穿梭质粒发现了问题,可能主要是由于不同菌种中启动区域不一样的原因吧~~!看了看质粒的构建方面的文章,觉得要是重头构建一个质粒还真不容易,质粒的复制起始位点啊,表达盒啊,搜到这篇基础却又很重要的文章。所有构建质粒的同学开

《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四本第二分。该刊由傅斯年(主席)、陈寅恪、赵元任、李济、罗常培(常务)编辑。本期有容肇祖《花月痕的作者魏秀仁传》一篇。魏秀仁,字伯肫,

傅斯年“归骨于田横之岛”傅斯年(1896—1950年),字孟真,山东聊城人,“五四”一代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历史学家。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求学期间恰逢新文化运动的浪潮高涨,他和罗家伦等同学组织新潮社,创办《新潮》杂志,并在《新青年》发表许多文章

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刘凤翰刘凤翰的《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之分析》(香港“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学术讨论会”提交论文)一文指出,抗战期间,敌后战场国军留下的正规军建立的游击队,是共军游击队的2.6倍,枪支数为4倍,作战

傅斯年大事年表道光年间傅氏家族后人合影(中为傅斯年的祖父傅淦)背景为楼北大街相府故宅傅斯年(1896年3月26日-1950年12月20日),字孟真,聊城人,祖籍江西永丰。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学术领导人、五四运动学生领袖之一。曾任中央研究院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