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要讲好中国故事”。什么是“中国故事”?我理解的“故事”,肯定不是指一般意义上的文学故事,一定是有明确的定义。我的理解,指的是中国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是我们不断艰难探索、艰难前行的中国道路。中国要发展,但不能走老路,更不走西方叫我们走的路。我们必须紧紧依靠中国人民开创自己的美好新生活。可能很艰苦,但得自己走。我想,这就是“中国故事”的内核。
讲好“中国故事”有广义的理解,也有一个比较狭义的理解,那就是在文学范围内来认识和把握。“故事”这个词是文学的基本术语,很容易融进去。我们如何用文学的方式介入我们这个时代,讲好“中国故事”,这是我们当代文学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任务。当然,如果要讲到文化的本质,也必须谈到文学。因为文学最讲创新和独创。如果没有这样的品质,文化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因此,文学在文化发展中的地位非常特殊。对我们这样一个文化源远流长的大国来说,一个时代的文学水平就决定了一个时代的文化水平。
我想介绍3本书,通过这些作家的作品所透露出来的思想文化信息,来看文学要讲好“中国故事”,中国作家正在积极探索,努力进取。
第一本书是何建明的长篇报告文学《国家》。这部作品讲述了中国政府在利比亚危机时,为了保护在利比亚的华人的安全,调动国家的力量,在短短的十几天内,将几万名中国侨民撤出的全过程。这样大规模的国家行动,新中国成立以来是第一次,在当今世界上也是第一次,可以说是一个奇迹。作品全方位真实生动地描写国家行动,表现国家主题,塑造国家形象,在我们的文学作品中,也是第一次,所以意义很重要。现在看来,这部作品至少有两点特别值得我们重视:
其一,作品主题表达,透露出一种大国思维的特质。我们知道,相当长时期以来,中国一直被帝国主义列强所欺凌,一直处于落后状态。这种状况,在文化上就会形成一种积贫积弱的思维方式,从而影响一个民族的文化气质,在文学作品中也必然会有所表现。但现在的中国和过去不一样了,在世界性的格局大调整中正在争取主动性,正在改变我们弱国思维中的某些基因,反映到文化文学上来,就是我们需要建立起大国强国的意识,支持和反映国家民族的这种时代冲动,我们的文化也必须有与时代相称强大起来的冲动和格局。《国家》正是敏感地捕捉到这样一种时代文化变化的信息,在作品的主题表达中,体现出来了。作品通过中国外交官那种运筹能力,那种公关能力,那种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方式,看到了中国人的精神风貌和风度,也就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精神风貌和风度。我们不再是积贫积弱和世界对抗的样子,我们已经具备了和世界平等对话的能力和实力,我们正在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力量,成为人类共同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二,这部作品提出的“国家叙述”的文学思想理念很有创新意义。这是指文学思想方面的贡献。我们现在的文学思想,过多受到西方文学思想的影响,更多地从人性的层面上去把握文学与生活、文学与时代、文学与社会的关系,强调文学的人性意义和价值,很少或者说不会从国家民族层面上去认识和把握,很少人能真正认识到当今努力塑造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形象的重要性。所以作者提出了报告文学要强化“国家叙述”,让国家的形象挺立起来,来面对这个世界,这可以说有一定的创新意识。这部作品提出了“中国故事”的主题以及主题方式,非常有价值。
第二本书是诗人骆英的诗集《7+2登山日记》,还有作家出版社刚出版的《骆英诗选》。骆英可不是一般的诗人。他原名叫黄怒波,是一个大企业家,也是一个很有成就的登山运动员。他登过世界七大最高峰和走过两个极地。当今世界上能够完成这个项目的人,只有20多人,中国占7人,黄怒波是其中之一。然而,他比别人更为了不起的是,他还会在珠穆朗玛峰上写诗,在极地写诗,进行文学创作。他的《7+2登山日记》以及《骆英诗选》中的大部分诗作,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完成的。可以说,他是世界上第一个登上7座高峰,走完2个极地的诗人。这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近代以来,我们都在模仿西方人写新诗,都在人家的诗学规范中写诗,都在学习别人的文学经验。什么时候中国人也能给世界诗人提供新鲜的经验,这也是文学“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之一。有意思的是,黄怒波做到了。他所占有的诗歌资源,是世界上最独特的文化资源。那种完全超越人的极限的生存环境所形成的感情和感觉,以及艺术的表现状态,和在平地里完全不一样,是我们这些山下的人所无法想象的。他就是在这样的生存条件下捕捉诗歌的情感,并以日记的方式,把诗句实时记录下来。他的诗歌里那些感受和表达,是我们所无法企及的,属于诗人独特的发现和创造,是他对我们人类精神经验的重要贡献,是中国诗人的重要贡献。
第三本书是莫言的《檀香刑》。莫言得诺贝尔文学奖当之无愧。莫言正是在小说虚构艺术的积极探索中形成了 自己独特的价值和贡献,从而引起世界的瞩目,获得世界声望。《檀香刑》就是其代表性作品。这部作品在世界现代文学的影响中,创造性地找到了恢复中国传统小说本性和品质的叙述方式,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叙事文学的虚构想象能力和内在张力,把当代中国小说品质提高到可以与当代世界文学对话的水平。

莫言的作品,是文学意义上典型的“中国故事”之一种。由于莫言的突破,我们看到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关系。很长时间以来,我们无法谈论中国文学作为世界文学的组成部分而存在,但是莫言的成功,让我们认识到,我们完全可以从这个文化层面上评价中国文学,提出中国文学为人类文化进步事业作出自己应有贡献的使命与任务。
通过以上3部书,意在梳理一下写好“中国故事”的一些文学思想和创作上的脉络,从中争取让人看到中国当代文化的进步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