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捉是形意的母拳,形意的好东西都在这里藏着呢!
形意是一门由博而约的拳术,其理法贯穿于每一式每一手中。形意拳由心意拳衍生而来,心意拳的起源有一说是前辈见鹰熊相斗,感而悟之,以熊形为守,以鹰形为攻,一阴一阳,相符相承,所以形意拳又叫鹰熊(英雄)竞志。
熊形起钻,鹰形落翻。这个起钻落翻的大宗旨就是现在的鹰捉。
鹰捉起手的一钻,正是熊形;后手的一起一落,恰是鹰形。
形意拳总爱讲翻浪劲,什么是翻浪劲儿?就是这个起钻落翻!翻浪劲的母亲是螺旋,父亲是束展,但做为儿子的翻浪劲却比母亲或父亲更有本事——打击效果更好!所以形意拳更强调翻浪。起落、进退、开合都是在围绕着翻浪作文章;硬打硬进也好,脚踏中门也好,仗的也是这翻浪劲。这是基本功,没这个功夫就打不了人!
翻浪劲怎么练出来?就从鹰捉里找,所以鹰捉就成了母拳!

裹践钻的老三拳转身没缘见到,只在网上看过一些论及此的文章,是耶非耶不敢妄加评说,但从一些描述来看,这老三拳的练法应与鹰捉有相通之处,因为它们求的内里的东西是一致的。有人说形意拳的精华裹践钻失传了,笔者不敢苟同。好东西只会越研究越细,越研究越透,谁会放着百元大钞不捡偏去拾一分的硬币?
鸡腿、龙身、熊膀、鹰捉、虎抱头都在鹰捉里面了,形意讲雷声内转,鹰捉也没把它丢了。六艺尽在其中,舍鹰捉而求别法却想通形意拳,无异缘木求鱼。
鹰捉是“动”的学问,前承三体式静态桩法,后引五行拳、十二形的应用拳势。转身以为:鹰捉为形意拳中第一要义,最值得习者下功夫!
以上为一家之见,有不同观点者尽可存疑。
补充:多数的形意练法都把鹰捉和劈拳混为一谈,有用掌的有用拳的,其劲法多找翻浪劲,其中鹰捉的成分多些。尚派把鹰捉提出单练,专求翻浪劲,而劈拳另有一功。尚派劈拳讲肘打,用拳形,更注重锉压之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