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卡夫卡迟到的婚姻
卡夫卡是奥匈帝国统治下的捷克小说家,出生于犹太商人家庭。他有一个非常暴躁的父亲,性格刚强,对自己唯一的儿子态度简单粗暴,他从小就生活在父亲的阴影里,以至于卡夫卡的婚姻也受到了来自家庭的影响。
卡夫卡
卡夫卡曾三次订婚,又三次主动解除婚约,始终没有建立自己的家庭。只是在他离开人世的半年多以前才与一名叫多拉·迪阿曼特的年轻犹太女子同居。卡夫卡的婚姻之所以如此艰难,是因为他不堪的家庭环境影响的。他觉得婚姻并不能给他带来安全感,反而还会掠夺他的灵魂和肉体的双重自由,卡夫卡终其一生都游离于婚姻的城堡之外。
卡夫卡并不是一位缺少爱情的人,身高一米八二的忧郁帅哥在二十出头时就吸引了美丽的菲利斯,随即两人便开始谈婚论嫁,但是很快就被卡夫卡解除了婚约。愤怒的菲利斯叫了几个剽悍的姐妹以虚拟法庭的形式审判了这位“奥地利陈世美”,这一幕被卡夫卡转化为文学形式,构成了《诉讼》的主体。之后卡夫卡又有几次婚约,但无一例外都被他解除了。
有着世界上最焦灼灵魂的卡夫卡根本不适合婚姻,他也为此非常抵触婚姻。但是在他离世前一年,身患肺痨的卡夫卡在一个疗养院里看到了一位正在杀鱼的女孩,说了一句:“如此美丽的一双手,却干着那么残忍的事”。之后这位女孩爱上了卡夫卡,爱情这味药让卡夫卡的病好转,但是好景不长,病情继续恶化。最终,卡夫卡因肺病离开人世。
卡夫卡真的是犹太人吗
弗兰兹·卡夫卡生活在奥匈帝国统治下的捷克,他出生于1883年7月3日。卡夫卡是犹太人吗,这样的问题应该从他的家庭史上来分析。卡夫卡的父亲和母亲都是犹太人,从这方面讲,卡夫卡应该是一位地道的犹太人。
卡夫卡
对于卡夫卡是犹太人吗,这个问题应该是非常明确的。从卡夫卡的出生地来看,他出生于奥匈帝国统治下的波西米亚首府布拉格,也就是现在的捷克西部,那里正是犹太人的聚集地,根据这个条件可以推断,卡夫卡就是犹太人,同时,他的父母都是犹太人,那么卡夫卡是犹太人那是必然的。
“卡夫卡”这个姓氏在希伯来语中,它的含义是“穴鸟”,或者是“寒鸦”。根据史料记载,卡夫卡这个姓氏,很可能是在犹太人遭受迫害期间,奥匈帝国专门为犹太人规定的仅有的几个姓氏之一。这样以来,卡夫卡属于犹太人是非常确定的。所以,在卡夫卡的简介中,他总是会以犹太人的身份出现。
卡夫卡小时候,他的父母对他抱有很大的期望,他虽然身为犹太人,但是父母却将他送到了一所德国人办的文科中学学习。身为犹太人的卡夫卡自小学习的是德语,再加上他与当地的斯拉夫人没有什么来往(当时的布拉格主要是斯拉夫人的聚集地),以至于卡夫卡成为一个性格孤僻的人。他曾在日记中写道:“学校和家庭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要抹杀我的个性。”由此可见,卡夫卡从中学时期就表现出了与世隔绝的倾向。
卡夫卡式的悖谬
卡夫卡是奥地利著名的小说家,出生于奥匈帝国统治时期的布拉格,父亲是一个成功的犹太商人。卡夫卡悖谬式的写作风格跟他的家庭环境,以及他生活的时代环境是分不开的。也正是这种悖谬式的写作方式,让卡夫卡在文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
卡夫卡像
卡夫卡被认为是现代派文学的鼻祖,同时也是表现主义文学的先驱。卡夫卡的作品情节支离破碎,主题曲折晦涩,思路不连贯,跳跃性非常大,语言的象征意义很强,这给阅读和理解他作品的读者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也正是这种匪夷所思的风格成就了卡夫卡悖谬式的文学特点。
对于卡夫卡而言,悖谬不仅是一种哲学概念,同时还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表现方式。他的这种表达方式,昭示着世界的荒诞性和人存在所不可避免的悲剧性。卡夫卡所生活的环境就充满着悖谬,同时他又受叔本华、尼采、弗洛伊德的影响,这让卡夫卡对孤独、恐惧、悲剧意识有了深刻的理解,在这种情形之下,悖谬性思维方式在他的头脑中也就根深蒂固了。
卡夫卡最杰出的作品当属长篇小说《审判》、城堡、和短篇小说《变形记》,这些作品的主题、风格对后来的荒诞派戏剧、黑色幽默小说产生了重要影响。凭借着这些作品,他被誉为20世纪最优秀的作家之一。作为欧洲著名的表现主义作家,他的作品大都是这种荒诞的手法。
卡夫卡的文学成就
卡夫卡成就主要表现在他的文学作品上,他被认为是现代派文学的鼻祖,是表现主义文学的先驱。他的作品对以后各种各样的现代主义流派,都产生过强烈的影响。他与法国作家马塞尔·普鲁斯特,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并称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
卡夫卡
卡夫卡成就不只限于他的文学作品上,他的写作手法也是首屈一指的。他之所以能成为现代派文学的鼻祖,主要表现在他作品的主题曲折晦涩,情节支离破碎,思路不连贯,跳跃性很大,语言的象征意义很强,这给阅读和理解他的作品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卡夫卡笔下描写的都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他们生活在这种充满矛盾的混杂世界里,时刻感觉到恐慌,不安,孤独,迷茫,遭受着强烈的压迫却从不敢反抗,一直向往着明天,却又看不到出路。他的作品描绘出的一幅幅画卷,会让人们感觉到一阵阵震惊和恐惧,他一直在为人类的未来担忧。
卡夫卡一生的作品有4部短篇小说集和3部长篇小说。但是他的作品在他生前都均未发表,3部长篇小说也都没有完成。也许这是文学史上的一大遗憾,但是他开创了现代派作品书写“非英雄”或“反英雄”的先例。此外,卡夫卡还留下了大量的书信作品,这些书信作品掺杂了卡夫卡个人大量思想性的东西,在文学和艺术价值上,丝毫不亚于他正规的文学作品。
卡夫卡在文学史上有绝对的地位
卡夫卡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德语小说家,作为西方现代派文学宗师的卡夫卡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无人能及的,他的作品不讲求故事的明晰性,经常采用寓言体,而背后的寓意言人人殊,永无定论,这也让卡夫卡的作品风靡整个欧洲大陆。
卡夫卡与父亲
卡夫卡被认为是现代派文学的鼻祖,同时也是表现主义文学的先驱,在这方面,卡夫卡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无可厚非的。卡夫卡的作品思路总是那么不连贯,跳跃性很强,主题曲折晦涩,这无疑给读者带来不小的困难。虽然卡夫卡的作品难读,但是只要能读进去,摸清作品的脉络,一定会受益匪浅的。
卡夫卡的创作风格是表现主义,同时他也是在表现主义文学创作上最有成就的人。他创作的主要时期是在一战前后,当时的社会经济萧条,社会腐败,人民穷困潦倒,这一切使得卡夫卡的一生都生活在痛苦与孤独之中。于是,这种孤独感与恐惧感,成为了卡夫卡创作的永恒的主题。
卡夫卡一生的作品并不是很多,而且,他在去世之前,他的女友按照他的意愿,已经将他生前的大部分作品都烧毁了。但是,这些遗留下来的作品,对后世的影响却是极为深远的。卡夫卡的小说以荒诞的手法揭示了一种充满非理性色彩的景象。他被三四十年代的超现实主义视为同仁,四五十年代的荒诞派视为先驱,六十年代的美国“黑色幽默”奉为典范。
对卡夫卡的综合评价
卡夫卡是现代派文学的先驱,他创作的风格是表现主义,同时他也是表现主义作家中成就最高的,后人对卡夫卡的评价也很高。他的作品总是那么不拘于常理,思路不连贯,跳跃性非常大。虽然他的作品给读者带来不小的困难,但是他却给文坛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卡夫卡与恋人
卡夫卡的一生是充满不幸的,他从小就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导致他的性格是如此的孤僻。他生活的时代和社会环境,都给他的思想和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卡夫卡生活的时代正是奥匈帝国的末年,当时的社会环境非常复杂,民族矛盾十分尖锐,这样的生活环境,再加上他内向的性格,使他把写作当成唯一的精神寄托。
卡夫卡的影响是遍及全球的,然而他的同时代的人却并不理解他。我们现在能全面的了解卡夫卡,是因为他留下了诸多作品,这些作品让后人对卡夫卡的评价更加全面。能让这些作品完整的保存下来,这要得益于马克斯·布洛德先生,卡夫卡临终时曾嘱咐他烧毁所有的手稿,然而马克斯并没有这么做,而是将他的手稿整理出版,为世界文坛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卡夫卡41岁时,死于肺病,这让后人的感觉就是卡夫卡是一位身材瘦小,体弱多病的病秧子,然而事实并不是如此。卡夫卡的身高是一米八二,相貌非常英俊,有一双清澈的大眼睛,这跟他的写作风格完全不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