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斯凡德罗的建筑作品 密斯凡德罗作品 密斯凡德罗的建筑理念

密斯凡德罗生平

密斯凡德罗是德国现代主义建筑家,和赖特、勒·柯布西耶、格罗皮乌斯四人齐名,被并成为四大现代主义建筑师。

密斯凡德罗的照片

密斯凡德罗1886年3月27日出生于德国亚琛,在当地念完了初级和中级课程,毕业后和父亲在雕塑店里工作。1902年搬到柏林后,在布鲁诺·保罗事务所当学徒。在离开保罗事务所后,密斯凡德罗已经具备了在建筑学方面的一定知识和能力,并于1907年完成了他人生第一个建筑设计里尔建筑。随后密斯凡德罗又来就到彼得·贝伦斯事务所工作,这是密斯凡德罗生平的建筑业的起步,也是对他影响最大的一次经历。在那里他认识了彼得·贝伦斯,学到了许多建筑学方面的知识。不久之后就成了可以单独完成设计工作的杰出建筑师。

1928年,密斯凡德罗建立了十环学社,并于第二年任德意志制造联盟第一副主席。之后又任德绍和柏林包豪斯学校校长。在此期间,密斯凡德罗设计建造了土根哈特住宅

1937年,是密斯凡德罗生平第一次游历美国,从第二年起,便在美国定居,于1944年加入美国国籍。在美国期间,他主要担任芝加哥阿尔莫理工学院建筑系主任,并于1958年退休。

退休后的密斯凡德罗依然在自己家里从事设计工作,1959年,得到了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金质奖章。1963年,由于其对建筑行业的杰出贡献,美国约翰逊总统亲自授予起自由奖章。

1969年 8月19日,密斯凡德罗在美国芝加哥去世,终年83岁。

密斯凡德罗作品

说起密斯凡德罗作品,首先不得不提及都由其亲手设计的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德国馆。这座占地1250平方米的展馆,可谓是密斯凡德罗一生中最著名的建筑之一。

密斯凡德罗的作品之一柏林新国家美术馆

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德国馆始建于1929年,是为了在德国开展的巴塞罗那博览会设计的。这座建筑从竣工到拆除,前后仅存在了不到半年时间。这座展览馆在当时,并没有引起许多媒体的注意,反响比较平淡,然而时隔二十五年,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德国馆却被后人誉为建筑学上的杰作,因此又于1985年起进行重建。如今我们见到的展馆,即是重建后的。

在展馆之内,展出的物品寥寥无几,因为它要展现的不是其他艺术品,其建筑物本身就是一座杰出的艺术品。这座展馆是以密斯凡德罗技术与文化融合的理想而建成的,他摒弃了展览会一成不变的富丽堂皇的风格,跨入了文化、艺术领域,成为了当代建筑史上的杰作。

在密斯凡德罗的作品中,柏林新国家美术馆也是可以和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德国馆并驾齐驱的现代建筑作品之一。它始建于1962年,历经三年时间完工。美术馆整体分为两层,一层在地面之上,一层在地下,主体以八根钢筋柱子支撑,四周用玻璃代替墙面,远观像是一个巨大的玻璃盒子。这座美术馆目前在平时并不开放,仅作为临时展览时采用。在其中展出的一些美术作品,基本上都布置在地下层。这也是密斯凡德罗人生的最后一件作品,在其去世后才得以建成,是密斯凡德罗毕生探讨的钢筋与玻璃美学的完美结合,因此后人也称其为钢筋玻璃结构的“帕特农神庙”。

密斯凡德罗建筑风格

密斯凡德罗建筑风格主要集中体现在对钢筋框架结构以及玻璃在建筑中的运用,主要体现了其极度简洁的风格。在他的建筑作品中,都可以体现出整洁和框架外露的外观特点和灵动的流动空间、精致的内部细节等内部特点。

密斯凡德罗的作品西格拉姆大厦

在密斯凡德罗的建筑中,通常可以见到他拥有直线特征的风格设计,但他在使用中,并不固定和僵化地运用,而是结合实际的现实效果和技术而定。在对公共场所,如美术馆、博物馆等设计中,常常采用对称手法以及正面、侧面描绘的手法相结合。

密斯凡德罗建筑风格最大的特点就是注重细节。他本人曾经说过:“细节就是上帝”。在他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就经常教导他凡事要注重细节,以及细节决定成败等观念。这对密斯凡德罗的影响很深,以致于他在从事建筑行业之后,对材料、做工、技术等方面都是精益求精。虽然密斯凡德罗并没有受到过什么正规教育,也没接受过传统的建筑学课程,但他一直跟随他的父亲以及名师学习,让他对石材、施工有了丰富的技术。

密斯凡德罗建筑风格又体现在其大胆、完美和简单。他在建筑施工中,并不注重对装饰材料的选择,而在于房屋结构的稳定。因此在他的建筑作品中,我们经常可以见到他将建筑学的完整和朴实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正是由于他建筑风格的独特性和完美性,使他奠定了现代建筑之父的地位,也使他成为了当代建筑的先驱。

密斯凡德罗建筑理念

从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德国馆这座是世界著名的建筑中,我们可以一窥密斯凡德罗建筑理念中“少就是多”、“流通空间”、“全面空间”等观点。

密斯凡德罗的建筑作品 密斯凡德罗作品 密斯凡德罗的建筑理念

密斯凡德罗的作品范斯沃斯住宅

所谓的“少就是多”,并不是指空白和拥挤,而是指精简和完美。在密斯凡德罗的建筑中,他着力表现出其结构的特点,而往往在他设计作品时,又不完全被结构所限制。他的设计从结构中发出,并精心要求结构的完美。这正如密斯凡德罗本人所说“建筑与形式的创造无关。”在二十世纪以前,西方建筑主要已复杂繁冗的古典主义为主,其建筑建构也往往大得令人咂舌。因此在二十世纪科技快速发展的同时,密斯凡德罗正是钢筋和玻璃为主体建筑理念的先驱。

“流通空间”换言之,就是一种流动的,贯通的,隔而不离的空间作为建筑理念,有别于以往传统的封闭式,或者全面开放式的建筑设计。这种设计以理性为主,营造出随意、自由的室内外空间,增强了建筑的实用性。

“全面空间”又被称为“通用空间”,这是密斯凡德罗建筑理念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出来的。“流通空间”的主要原理,是将一个整体的空间,分隔成几个连贯的小空间,而“全面空间”又是将这其中分隔的部分移走,依旧留下一个整体的空间。如果不能理解,我们可以举个例子。就像中国古代的屏风,放在室内,将房屋在有需要的时候分成前后两部分,甚至是多部分。而在需要的时候,又可以将屏风移走,留下一个完整的空间。这符合了人们对建筑内部结构的随意改造的需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35551/506175883644.html

更多阅读

贝聿铭在中国的建筑作品 贝聿铭的建筑作品赏析

国际级建筑大师贝聿铭在世界各地留下了很多著名的 建筑作品,到目前为止他在中国的作品共有六件,覆盖了中国大陆、台、港、澳四地。下面就以时间为序来参观一下吧。一、1956年- 1963年东海大学路斯义教堂,台中虽以年代久远,但外观依然

勒·柯布西耶建成作品年表 勒柯布西耶的建筑作品

01 Villa Fallet 佛莱别墅  年代:1905  类型:别墅  国家:瑞士  建筑地址:1, chemin de Pouillerel – 2300 La Chaux de Fonds拉绍德封  简要说明:该项目由美术学校教师拉弗拉特尼尔介绍,由17岁的柯布西耶进行设计。  02Vill

书法家杨德民的书法作品 书法家作品欣赏

书法家杨德民的书法作品 北京智侨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中心《艺术中华》杂志社强势推荐艺术家杨德民(墨轩),雅居斋斋主,1963年5月出生于西安市长安区郭杜街,1985-1990年在西安中国书法函授大学进修深造,并毕业于中国西安书画函授大学。现

密斯·凡德罗的建筑理想 密斯凡德罗

“要赋予建筑以形式,只能是赋予今天的形式,而不应是昨天的,也不应该是明天的,只有这样的建筑才是有创造性的。”——密斯·凡德罗密斯·凡德罗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Ludewig Mies van derRohe,1886-1969)是二十世纪中期世界上最著名

米罗的绘画作品 米罗作品星空的寓意

霍安·米罗(Jean Miro,1893~1983)出生在蒙特罗依一个金匠世家。早期作品含有立体主义、野兽主义、表现主义和民间艺术的成分。米罗身材十分矮小,有一双碧蓝的眼睛,晚年鹤发童颜,打扮得象个乡下人,平时沉默寡言,可他的抽象性超现实主义的作

声明:《密斯凡德罗的建筑作品 密斯凡德罗作品 密斯凡德罗的建筑理念》为网友错把当饭囧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