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 解密:新文化运动领导人陈独秀墓的6次修建工程

  导读:2010年10月18日,安庆,陈独秀出生之地。这个安徽省的前省城、开风气之先的沿江重镇,如今只是作为一个三级城市,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同样淡出视野的还有陈独秀。长期以来,历史教科书里并没有给予他应有的地位。陈长璞回忆说,当年老屋是安庆有名的陈家大洋房子,有五进三个天井,宅前宅后都有花园,大门楼有一丈多宽,气度非凡。

  陈长璞是陈松年的女儿,陈松年是陈独秀的三子,陈独秀晚年他一直陪伴在父亲身边,从安徽大学化学系肄业的他,1950年去窑厂做工人。1979年后,陈松年先后被安排为安庆市和安徽省文史馆馆员。

  父亲陈松年迁墓

  1938年7月2日,爷爷乘民权轮入川抵达重庆,来接的人很多,有高语罕、张恨水等人。十余天之前,父亲陈松年已经先期抵达重庆。先住在重庆上石板街,北大同学会委托罗汉照顾陈独秀。8月初,应同乡及日本留学时同窗好友邓仲纯之邀至江津,1939年1月迁居邓仲纯开设的医院。翌年迁居江津县偏僻的山岗鹤山坪石墙院。

  1942年5月27日晚9时40分,爷爷病逝。对于这些详细的过程,我不是很清楚。父亲陈松年回忆说:“潘兰珍待我父亲很好,在父亲的晚年全靠她料理服侍。她平时在家很少言语,做事勤快利落,不愧是个工人出身。我们家人对她也很尊重,我们尊之为母,我儿辈呼她二奶奶。我祖母称她二娘子。”

  6月1日,爷爷的灵柩从距江津县三四十里外的鹤山坪,一直抬到县城大西门的外鼎山山麓桃花林邓氏康庄。安葬在康庄。墓地及安葬均由江津名绅邓蟾秋叔侄赞助,碑文:“独秀陈先生之墓”。碑文系先祖亲戚葛康俞书。我们祖籍系安庆市怀宁县白泽湖乡沈家店,爷爷出生在安庆市城北后营。遵爷爷遗嘱,父亲陈松年于1947年5月,将先祖灵柩启运至家乡,也于同年6月1日下葬,与原配夫人高晓岚合冢。碑文“先考陈公仲甫之墓”。

新文化运动 解密:新文化运动领导人陈独秀墓的6次修建工程

  父亲在回忆当年的情形时说:“1947年2月(指农历二月——笔者注),我到江津办理运先父的灵柩,先雇了一只小木船,把灵柩运到重庆,再托重庆浙江会馆迁运。我在会馆办完了手续,最后要在灵柩上刻上先父的名字和接收人的姓名。我不敢在灵柩上刻‘陈独秀’三个字,怕在迁运途中引起麻烦,只好刻上先父科考的名字‘陈乾生’。先父灵柩运抵安庆后,我根据生母临终时的嘱咐,将先父、生母合冢于北郊叶家冲,也没有举行什么仪式,只是立了个碑,刻上‘陈乾生’的名字。”每年清明节,父亲都带着儿女去扫墓、祭祀。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36651/548610062614.html

更多阅读

第9课 新文化运动 第9课新文化运动教案

八年级上历史学科讲学稿第9课 新文化运动课题课型时间主备人审核审批新文化运动新课【学习目标】:1、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了解新文化运动中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论著,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

新文化运动的起止时间 新文化运动后期性质

新文化运动的起止时间  中国学术界有一个很大的毛病,就是说什么都含含糊糊,似是而非。比如五四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这些概念,就没有明确的定义,至少它们的异同,各自的起止时间,就没有准确的界定。还有的,一说就是二三十年代

浅析新文化运动对待传统文化的激进主义 激进女性主义

浅析新文化运动对待传统文化的激进主义说起新文化运动,相信大家都是十分熟知了的。提起新文化运动,不知道大家最先会想到什么呢?是它所属的那段历史?是它产生的伟大影响?或者是新文化运动中那些个性鲜明的传奇人物?很多很多吧......但是,

五四运动前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五四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为20世纪早期中国文化界中,由一群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革新运动。1919年5月4日前夕,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新青年》刊载文章,提倡民主与科学(德先生与赛先生),批判传统纯正的中国文化,并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一方面,以胡适为代表

声明:《新文化运动 解密:新文化运动领导人陈独秀墓的6次修建工程》为网友帅得想毁容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