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曰:“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
《神农本草经》曰:“人参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一名人衔,一名鬼盖;生山谷。”
任之堂里,人参用量也比较大,但很多学生不知道为何要用人参,在哪种情况下用比较好。
有个抑郁的病人过来,男,三十多岁。
老师一摸他的脉说,这个脉双关郁,寸不足,你想高兴也高兴不起来。
他点了点头说,是啊,我就是高兴不起来,为何人家叫我去吃逍遥散,吃了没管用呢?
老师说,你这病,在逍遥散的基础上加一味药会管用些。
大家都在想,到底加什么药呢?能够解郁的,能够令人开心的?是郁金、香附,还是合欢皮、夜交藤,或者是玫瑰花、木香?

老师摇摇头说,都不是,加上一味人参。
于是给病人开加强版逍遥散加30克人参。
大家都不解,这人参是补气的,怎么郁脉还要用补气的呢?气不是郁在那里吗,不进去不会郁得更厉害吗?
但见病人吃完药后来复诊,整个人舒缓了很多,说,大夫,吃了你这药后,我能够舒服一点了,心中也高兴一点,气没那么堵了。
大家才问老师这加人参的道理,。
老师说,加与不加,差别很大。你们摸到病人脉象坐下去,是胸中大气不够,你们再想,当你劳累疲乏,干活干到快倒下没气时,你还能笑得出来吗?你们回去参参,为何治抑郁要大补膻中之气,稍加顺气的药,这抑郁就开了。
后来还是老师揭晓了答案,老师说,《黄帝内经》有句话叫“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左寸脉侯的正是膻中,你膻中这个气海的气不足,人是不可能真正地喜乐起来的。
大家才豁然开朗,老师接着又说,临床上关于治抑郁的报道多得很,但他们很多忘了这个膻中为喜乐之官,这个关键如果没提到,就等于没入门。膻中它是人喜乐发出来的地方,这里没气,人就抑郁,所以很多抑郁是长期操劳过度,胸中气耗的缘故,这就是为何要用人参来补气为君药。逍遥散那些在这里只能充当臣使来顺顺气而已。
大家马上想到,原来老师那么重视人参的质量,而且还特别从太白山调来野生的党参,就是因为每天碰到郁脉郁病的人群实在太多了。你治病无非就是让病人能吃能拉能顺能开心,真正能在开心层面上作用的药非常少,能够直接影响到精神的,又对膻中有补益作用的,在《神农本草经》估计只能找出人参了。
为何人参有这么大功效,老师叫大家去回归《神农本草经》,结果一看《神农本草经》,里头关于人参只有二三十字的描述,却没有半字多余,特别是它补五脏,又能明目,开心,益智。很多人想不到这人参不是解郁之药,它何以能开心益智?
老师笑着说,人五脏元气足,自然开心,所以从这《神农本草经》来看,这人参才是真正解郁第一品。
参究提示:1、膻中者,喜乐出焉。2、膻中气不足,人就不高兴起来。3、人参能补膻中气所以能解郁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