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中学2014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四次周练试题.]我国某边防站(海拔4 900米)的驻防官兵在艰苦的条件下。为改善生活试种蔬菜。他们先盖起简易阳光房,但种的蔬菜仍不能生长。后来,他们又在简易阳光房中搭架,架上盆栽,终于有了收获。回答1~3题。
1. 盖简易阳光房改造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 )
A.热量 B.水分
C.土壤 D.光照
2. 在简易阳光房中再搭架盆栽,蔬菜才能生长,解决的问题是 ( )
A.蒸发量大 B.多虫害
C.地温低 D.太阳辐射强
3. 该地流传一句歌谣,早穿皮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形成该地“早穿皮袄午穿纱”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①白天大气反射作用强 ②夜间大气逆辐射弱 ③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
④大气吸收太阳辐射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1.A 2.C 3.B
解析 边防站海拔4 900米,很容易分析出来地势高,热量不足,故第1题选A。盖起简易阳光房,提升了局部的气温,但地温仍然较低,所以在简易阳光房中搭架,架上盆栽,在距地面一定的高度进行蔬菜种植。第3题。白天应考虑的是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的大小,而夜晚需考虑的是大气逆辐射的强弱影响。
4. (2013·高考地理上海卷.)2012年11月18日,我国一名帆船运动爱好者驾驶“青岛号”从青岛出发,于2013年4月5日成功返回,创造了新的单人不间断环球航行世界纪录。12月下旬,“青岛号”在海上过了两次圣诞节。这说明“青岛号” ( )
A.自东12区向东越过了日界线
B.自西12区向东越过了日界线
C.自东12区向西越过了日界线
D.自西12区向西越过了日界线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地球自转运动意义、日界线时期换算问题。自西向东跨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日界线西侧大部分为东12区,东侧为西12区。说明是自东12区向东穿过日界线,在日界线西侧过了第一个圣诞节(12月25日)后,日期减掉一天(12月24日),海上航行1天后(12月25日)再过第二个圣诞节。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5. (2013·广东江门、佛山模拟)2013年2月15日,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州发生陨石坠落事件。闯入地球低层大气并发生爆炸的陨石雨,可能引发 ( )
A.高山雪线上升 B.卫星导航失灵
C.地面建筑受损 D.太阳辐射增强
答案 C

解析 坠落的陨石到达地面将会使地面建筑受损,危及人类生命财产安全。
(2013·高考地理海南卷.)某海洋考察船的航行日志记录:北京时间8时太阳从正东方海面升起;桅杆的影子在正南方时,太阳高度为60°;日落时北京时间为19时45分。据此完成6~8题。
6. 日志记录当天,该船航行在 ( )
A.北太平洋 B.南太平洋
C.北印度洋 D.南印度洋
7. 日志记录当天,该船的航向可能是 ( )
A.正北 B.东北
C.正南 D.西南[来源:学科网]
8. 日志记录当天考察船经过的海域,当月的天气状况多为 ( )
A.阴雨绵绵、风微浪缓 B.晴朗少云、风急浪高
C.晴朗少云、风微浪缓 D.雷雨频发、风急浪高
答案 6.D 7.B 8.C
解析 第6题,本题考查区域定位。根据日出的方位是正东,判断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全球昼夜等长,日出的地方时应为6:00,而该地地方时为6:00时,北京时间为8:00,说明该地位于120°E以西30°,所以该地经度为90°E;根据正午时桅杆的影子在正南方,所以该地位于南半球;根据正午太阳高度为60°,说明该地纬度为30°S。所以该地位于南印度洋。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第7题,该日全球昼夜等长,全球日落的地方时为18:00,而此刻北京时间为19:45,则日落时船所在经度位于120°E经线的西侧约26°,约为94°E,与日出所在经度90°E相比,船往东方航行,东南或东北无法具体确定。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第8题,该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气压带和风带位置未发生显著偏移,30°S附近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天气晴朗,风速较小。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据报道,我国有大量的污水未经处理排入各种水体,每年浪费的水在600亿 m3以上。据预测,我国本世纪上半叶年用水量将达到7 000亿 m3~7 500亿 m3,即在现有供水量的基础上增加1 387亿 m3至1 887亿 m3。现在绝大部分地区江河可供引、提水的条件已基本利用,进一步利用潜力不大,即使实施几大跨流域调水工程后,其总调水量不会超过400亿 m3~500亿 m3。全国现有地下水开采量已占可开采总量的46%左右,华北地区已过量开采。据此材料和所学有关知识完成9~10题。
9. 解决华北供水紧张问题,以下措施不可取的是 ( )
①中水作饮用水 ②尽力杜绝水的浪费 ③加大南水北调步伐 ④加大地下水的开采力度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 C
解析 中水作饮用水目前并不能为广大居民接受;加大地下水的开采力度,可能会引起地面沉降,沿海地区可能会造成海水入侵。
10.南水北调全部实施后 ( )
①可能解决北方缺水问题 ②可能造成南方缺水 ③可能使华北地区地下水位上升,引起土壤次生盐碱化 ④可使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发生难以预料的变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C
解析 南水北调全部实施后,可能解决北方缺水问题;可能使华北地区地下水位上升,引起土壤次生盐碱化。
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目前家庭农场已经在我国一些地方涌现。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据此,完成11~12题。
11.影响家庭农场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
A.市场 B.劳动力
C.未开垦的土地 D.气候
12.未来我国家庭农场不断发展首先取决于 ( )
A.粮食总产量的稳步增长
B.国家优惠政策的落实
C.乡村交通运输条件改善
D.农业科技投入的增加
答案 11.A 12.B
解析 第11题,据材料可知,家庭农场是商品化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主要收入,说明农产品主要面向市场,市场决定了家庭农场农业生产的数量和类型。第12题,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田到户,农业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商品率也低,而家庭农场属于新型农业经营,实行专业大户承包土地,这首先要国家政策的放宽和优惠政策的推行。
近年来,随着海洋旅游业的蓬勃兴起,国际游艇制造业发展步伐加快,游艇业面临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福建省福州、厦门等地游艇制造业得到了显著发展。据此完成13~14题。
13.与美国西部沿海加利福尼亚州相比,我国福建省游艇制造业具有的竞争优势是( )
A.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运输成本低
B.国内消费能力强,游艇市场需求量大
C.造船技术先进,游艇品质好
D.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相对低廉
14.下列地区中不属于福建省游艇出口主要对象的是 ( )
A.非洲 B.东南亚
C.大洋洲 D.北美洲
答案 13.D 14.A
解析 第13题,两者相比,均多优良港湾,但是美国经济更发达,劳动力成本更高,技术更先进;我国的优势主要是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相对低廉。第14题,东南亚旅游业发展迅速,大洋洲、北美洲经济发达,旅游业发达,对游艇的需求量较大;非洲大部分地区经济相对落后,旅游市场对游艇的需求量不大。
镉主要与锌矿、铅锌矿、铜铅锌矿等共生,是炼锌业(有色金属冶炼业)的副产品。镉通过废气、废水和废渣排入环境,比其他重金属更容易被农作物所吸附,从而进入食物链,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据此回答15~16题。
15.下列农业产区的农作物镉含量最有可能超标的是 ( )
A.松花江流域 B.淮河流域
C.雅鲁藏布江流域 D.湘江流域
16.某研究机构对我国镉污染地区江河进行采样,以下月份中水样镉浓度最低的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答案 15.D 16.C
解析 第15题,湖南省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达,湘江上游分布有大型铅锌矿。第16题,我国夏季降水多,河流水量大,对污染物的稀释作用强。
钓鱼岛全称“钓鱼岛列岛”,其大致位置为(25.75°N,123.47°E)由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北小岛、大南小岛、大北小岛和飞濑岛等岛屿组成,总面积约7平方千米;我国福建省福州市的经纬度约为(26°05′N,119°18′E)。据此完成17~18题。
17.钓鱼岛与福州的距离约是 ( )
A.199 km B.399 km
C.599 km D.799 km
18.6月22日,当北京天安门广场上人民英雄纪念碑影子最短时,太阳位于钓鱼岛的( )
A.东南方向 B.西南方向
C.东北方向 D.西北方向
答案 17.B 18.B
解析 第17题,纬度相差1°的经线弧长约为111 km,经度相差1°的纬线弧长约为(111×cos α)千米(α为所在地纬度数)。钓鱼岛与福州的纬度大致相当,因此计算时纬度差可忽略不计;两者的经度差约为4°,故结合选项可知,两者之间的纬线弧长约为399 km,即钓鱼岛与福州的距离约为399 km。第18题,当北京天安门广场上人民英雄纪念碑影子最短时,北京当地时间是12时,此时太阳位于北京的正南方向,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而钓鱼岛的经纬度为(25.75°N,123.47°E),故太阳位于其西南方向。
截至2011年7月,我国已建成了全国1∶10 000土地利用基础数据库,对50万人口以上城市、重点地区和国家级开发(园)区的土地利用实现了动态监测,有效保护了耕地资源。“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建成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基本农田4亿亩,其中新增耕地2 400万亩,为粮食持续丰收提供保障。据此回答19~20题。
19.土地利用基础数据库和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分别依托 ( )
A.GPS、GIS B.GPS、RS
C.GIS、RS D.RS、GIS
20.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核心工作是 ( )
A.改善农业水利条件
B.培育良种
C.提高农业技术水平
D.大力开发耕地后备资源
答案 19.C 20.A
解析 第19题,土地利用数据库依靠地理信息系统建立和管理,对土地利用的动态监测需要借助遥感技术。第20题,高标准农田的主要参考指标是旱涝保收,需要具有灌溉和排水保障,实现途径是修建水库沟渠等农业水利设施。
[解题技巧]
文字材料解读型试题的题干有一段或几段文字材料构成,考查考生阅读、理解材料的能力和灵活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无论材料如何繁杂,都是为考查能力服务的,材料呈现的是现象,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结合设问来阅读文字材料。方向更具体,目标更明确,分析更具有针对性。分析文字材料时,需要做到:
(1)确定信息分析方向,搁置无用信息。
(2)确定与相关知识的联系方向。
(3)确定能力考查的方向。认识材料揭示的本质,要善于抠字眼,准确把握“题眼”即关键词语,这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突破点。
对于文字材料解读型的非选择题,不仅要根据要求分析材料,与所学知识建立联系,还要善于归纳整理,用精练准确的语言来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