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时候看过一部叫《美食家》的电影,感叹于"好吃"也居然能称其为"家"。后来才知道这部电影是根据陆文夫的小说改编的,小说里的人物虽然有其原型,毕竟经过艺术加工,不足为信,但现实生活中却有不少文人雅士,不仅在文学艺术上的造诣登峰造极,在吃上也颇有研究,的确当得起美食家的赞誉。
吃得喝得多了,难免手痒下一下厨房,偶一为之尚可,但将做饭作为乐趣的却不多。喜好美食之人大多读过汪曾祺的《故乡的食物》,汪老也是厨艺高手,不过儿子汪朗一回家,他是绝不下厨的。因此美食家们好吃知味,但君子远庖厨。
特别不同的是张大千先生。“以艺事而论,我善烹调,更在画艺之上”的大千先生也是知味之人,曾自创“大风堂菜”。而“大风堂菜”因“此法不传”流传世间的不多,大千圆子汤便是其中之一。此菜肉嫩化渣,咸鲜味美,特别是圆子中加入花椒和葱花,更是极其大胆的创新。今天就根据相关记录还原这道菜品。
主料:猪肉(肥三瘦七)200克配料:瓢儿菜菜心2颗,粉丝40克调味料A:姜2克,花椒1克,葱花5克,盐2克,酱油2克,豆粉10克,鸡蛋1个,汤30克调味料B:冬菜尖(只取最嫩的部分)3颗,榨菜片3片,新鲜黄花3朵,单片木耳5朵,鲜汤500克调味料C:盐2克,胡椒粉少许
制作方法:1、砂锅中加入调味料B,烧开后微火吊出鲜味,保持微沸状态。2、猪肉切丁,剁细(用猪肉馅也可以),加入剁得极细的姜、葱、花椒,加入盐、酱油、鸡蛋清、豆粉后搅拌均匀上劲。3、将肉馅做成圆子(丸子)在汤中汆熟,撇去浮沫,下瓢儿菜心和粉丝,放入盐,胡椒粉调味。
制作小诀窍:1、肉馅不要剁得太细,稍有颗粒感会增加肉香的感觉,搅拌时拌匀即可,不要大力的搅拌。2、粉丝我用的是龙口粉丝,不容易糊汤,用冷水浸泡10-20分钟,下锅后烫一下即可。3、下丸子时注意火力大小,使汤保持微沸状态,这样煮出来的丸子汁多味美,更为细嫩。